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汇编06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更新时间:2022-01-13 浏览次数:13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德州) 下图表示几种微生物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白酒的酿造先后利用了乙和丙 B . 甲、乙、丙、丁都有遗传物质 C . 酿制酸奶用的微生物与甲同一个类群 D . 用光学显微镜就能观察到的有甲、乙、丙、丁
  • 2. (2021·滨州) 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关于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错误的是(  )
    A . 利用酵母菌发酵使面包松软可口 B . 利用霉菌和乳酸菌发酵酿造白酒 C . 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和泡菜 D .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
  • 3. (2021·济南) 如图为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丙比较,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乙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       C . 丁主要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D . 图中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 4. (2021·淄博) 如图为酵母菌发酵现象的装置,瓶内加入了适量温开水、糖和酵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瓶中加入温开水的目的是给酵母菌提供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B . 酵母菌以瓶中的糖作为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属于自养 C . 气球胀大说明说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气体,经检验是二氧化碳 D . 取下气球能闻到酒味,说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酒精
  • 5. (2021·枣庄)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病毒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后,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个体增殖 B . 真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细菌分布广泛,与繁殖能力强和利用芽孢度过恶劣环境有关 D . 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使生物圈中的碳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
  • 6. (2021·枣庄)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满足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制作酸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B . 真空包装的食品“鼓袋”就不能食用 C .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 D . 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 7. (2021·济宁)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中,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生物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B . 有些②在环境不适宜时可形成芽孢 C . 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 ②、③都是真核生物
  • 8. (2021·东营) “苇草”成金,“编”废为宝。乐安苇编是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苇编的防霉非常重要,下列哪组条件下的苇编作品最容易发霉?(   )

    A . 低温、干燥 B . 常温、干燥 C . 低温、潮湿 D . 常温、潮湿
  • 9. (2021·烟台) 夏天食物很容易腐败。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 蔬菜、水果冷冻保存 B . 熟牛肉真空包装 C . 鲜牛奶灭菌冷藏 D . 海产品腌制晒干
  • 10. (2021·烟台) 157年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是怎样发生的。对其实验过程的分析。你不认同的是(  )

    A .  把肉汤煮沸是为了灭菌      B . 腐败不能自然发生     C . 细菌在肉汤中靠分裂的方式繁殖       D . 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中
  • 11. (2021·青岛) 下列相关食物常用保存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新鲜蔬菜——低温冷冻法 B . 果脯——渗透保存法 C . 袋装香肠——真空包装法 D . 干蘑菇——脱水法
  • 12. (2021·潍坊) 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做了经典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如图为该实验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简单       B . 噬菌体必须寄生在大肠杆菌的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C . 侵染细菌时,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中 D . 噬菌体外壳蛋白是由大肠杆菌的DNA控制形成的
  • 13. (2021·菏泽) 有关下列三种不同类型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都可在有机物丰富的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B . 甲、乙、丙都有遗传物质 C . 制酸奶用的微生物与甲是同一个类群 D . 生物乙属于真核生物
  • 14. (2021·菏泽) 新冠肺炎如今仍在全球大肆传播,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措施。我国新冠疫苗的生产和全民免费接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根据前期新冠肺炎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仅接种一剂次灭活疫苗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三周后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冠肺炎病毒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它属于传染源 B . 第一次接种后,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仍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原因是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或者是产生的抗体较少 C . 接种新冠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 带口罩也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 15. (2021·菏泽)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白酒的酿造过程是制曲→发酵→糖化→蒸馏 B . 利用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 C .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胰岛素 D . 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多莉”
二、综合题
  • 16. (2021·青岛) 微生物家族种类繁多,有的能危害人类健康,有的能造福人类生活。图一表示能引起人类感染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图二和图三表示人类可用来制作食品的两种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图一相比,图三所示生物的结构特点是。图三所属生物类群的某些个体能够形成,以抵抗不良环境。
    2. (2) 据图一可知,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专家提醒人们在接种第一剂灭活疫苗后,仍要戴好口罩全方位做好防护,原因是。因此,接种者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后注射第二剂相同的灭活疫苗进行强化。科研人员不能直接利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来培养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株,其原因是
    3. (3) 某超市有一批超过保质期的酸奶出现涨袋现象,酸奶中含有图二、图三所代表的微生物。袋中如果有酒味,那么引起涨袋现象的气体是。图二生物还可以用来制作的食品有(写二种)。
  • 17. (2021·泰安) 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 (1) 在结构方面,与植物、动物、真菌的细胞不同,细菌虽有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快速繁殖及某些细菌形成休眠体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其生殖方式及休眠体名称分别是
    2. (2) 有些细菌对人类有害。如结核杆菌可引起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为低热、盗汗、咳嗽、咳血等。当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第二道防线起防御作用时,体液中可将其消灭的细胞是。通过接种卡介苗可预防肺结核,卡介苗可刺激人体的产生相应的抗体,提高对肺结核的抵抗力。
    3. (3) 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如“吃油”细菌能将石油分解成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将一种“吃油”的天然细菌,培养成含多个其他种类“吃油”细菌基因的生物工程细菌,然后对天然细菌和生物工程细菌的“吃油”能力进行了检测,操生物工程细菌作如下:①分别在等量的天然细菌和生物工程细菌菌落中加入40mL石油;②每天测量石油的体积,共测4周,结果如曲线图所示。由图可知,天然细菌和生物工程细菌经过4周分解的油量依次是mL。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生物工程细菌比天然细菌

三、实验探究题
  • 18. (2021·东营) 泡菜因其醇香酸脆,制作方便,为人们所广泛喜爱。但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了泡菜制作,并进行了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胡萝卜)洗净沥干水分,切成条状放入干净的泡菜坛中。

    ②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冷却后的调味汁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没过蔬菜即可。

    ③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将泡菜坛放在阴凉处。

    ④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每种泡菜至少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

    图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1. (1) 由实验数据可知:用胡萝卜制作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mg/kg。分析曲线可知制作的泡菜天后食用更健康,3种蔬菜中最适合作为泡菜原料。
    3. (3) 泡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4. (4) 发酵过程中,存在于蔬菜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的方式大量繁殖。
    5. (5) 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