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

更新时间:2022-01-24 浏览次数:92 类型:月考试卷
一、 选择题(15分)
  • 1.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 . 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 . 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 . 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 . 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 2. (2018·南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 .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 .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 .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 3. 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由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这一转变发生在( )
    A . 十月革命爆发期间 B .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 .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中
  • 4.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试验,即“追随理想的试验、面对现实的试验、回归理想的试验”,其中“面对现实的试验”应指(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斯大林模式
  • 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 交战双方是帝国主义国家 B . 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 C .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 .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 6. “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俞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
    A . 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 武装起义推翻国内的沙皇专制统治 D . 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 7. 列宁曾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 . 美国和日本 B . 英国和德国 C . 德国和法国 D . 美国和德国
  • 8.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A .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 9. 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 )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联      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③④
  • 10.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 . 国家干预经济 B . 建立法西斯专政 C . 兴建公共工程 D . 实行计划经济
  • 11.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战场的残酷 B . 法西斯的暴行 C . 纳粹的暴政 D . 种族的灭绝
  • 12. 罗斯福曾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那么,在这个“日子”发生的事件是(   )

    A . 慕尼黑阴谋 B . 日军偷袭珍珠港 C . 诺曼底登陆 D . 美国轰炸南联盟
  • 1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日德兰海战 D . 马恩河战役
  • 14. 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其中心措施是(   )
    A .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B . 国家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 . 整顿银行 D . 调整农业
  • 15. “它”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它”是指(   )
    A . 《联合国家宣言》 B . 《开罗宣言》 C . 《雅尔塔协定》 D . 《波茨垣公告》
二、非选择题(45分)
  • 16.             
    1. (1) 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 (2) 一战中,交战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如德国的飞艇、英国的坦克等。这些新式武器的出现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请你简要分析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内在联系。
    3. (3)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此你有何认识?请举例说明。
  • 17. 材料一: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

    材料二:苏联的“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这种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18. 材料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文件的签署?它的签署有何意义?
    2. (2) 图一、图二两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民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走向了联合。结合漫画及所学知识,列举这种联合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说出图二中三位漫画人物的名字。
    3. (3) 依据材料回答,德、日法西斯的结局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结局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4. (4)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你认为当今世界各国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5. (5) 下图体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和标志性事件。请填充图表。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

    材料三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传记《罗斯福》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材料四  著名学者黄安年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

    1. (1) 图中1933年美国失业率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在“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3. (3) 罗斯福执政时期,“他推翻的先例”的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他是如何解决人民失业问题的? 
    4. (4) 你怎样理解“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这句话?
  • 20.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请简答问题。
    1.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是哪一军事集团? 
    2. (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说明了什么?
    3. (3) 一战后建立的“和平制度”指什么?如何评价它?
    4. (4)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的预言准确吗?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