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豫南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11月...

更新时间:2022-01-14 浏览次数:62 类型:竞赛测试
一、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环顾我们身边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不断翻新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 .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B . 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将于12月19日举行 C . 2021年9月15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在西安开幕 D . 2020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达5135亿
  • 2. 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
    A .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B . 文化力量决定一切 C .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 . 文化是人创造的
  • 3. 在学习“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内容时,张同学认为文化与文明是一回事。下列观点能够反驳该同学观点的是(   )

    ①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②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③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

    ④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习近平同志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 哪一个民族 ,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 ,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 ,这个国家 、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这是基于( )

    ①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 民族强

    ②文化是防范西方霸权主义的根本力量

    ③当今世界,文化是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④一个民族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优秀的家庭,始于陪伴 ,陷于教育 ,忠于三观 。孩子是否拥有正确的“三观”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            

    ②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

    ③忠于三观是因为三观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④人的文化素养取决于家庭环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1年9月,《开学第一课 》 邀请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李亚中、讲述李大钊清正廉诘、以身作则的优良品质。李大钊生活俭朴,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党的事业 ,或用来帮助同志 、接济贫苦青年,以至于当年北京大学发薪水时不得不预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与他夫人,以免他家中断饮。李大钊清正廉洁、一心为党的优良品质 (   )

    ①说明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②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

    ③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食粮       

    ④是推动民族复兴的直接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全人类面对严峻挑战,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从文化生活角度,面对上述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   )

    ①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②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③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维护国际安全 

    ④人类文明走向一致,消除文化多样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看待世界文明时强调,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这说明(    )

    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各有特点,应该走向一致

    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应当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

    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同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看法不同

    ④每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特殊本质是其存在和发展最有魅力的原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1高三上·宝安月考) 2021年9月9日,中俄双方首次在线上举办“中国文化节”,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俄语频道、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文化频道、中俄头条客户端等中俄主流媒体,向俄罗斯人民展现独特的东方艺术、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庆祝民族节日可以展现民族文化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下列关于传统思想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传统思想都是精华②传统思想影响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

    ③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 11. 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  )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④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2. 2021年9月30日《长津湖》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给观众带来心灵的极大震撼,受到普遍好评。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

    ①人民群众满意与否是衡量文艺作品价值的根本尺度

    ②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③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价值追求

    ④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1年中秋晚会在“月城”四川西昌举办。今年的中秋晚会,设置了《月到中秋》、《月之故乡》《月圆梦圆》三个篇章,最突出的是部分节目展现了航空航天、奥运会和即将到来的冬运会等时事热点,融思念团圆和家国情怀于一体,传统文化与时事热点并重。晚会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为观众呈现出一台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时尚冲击力的晚会。由此可见,中秋晚会的成功(    )

    ①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体制机制的创新  

    ②表明文化创新立足社会实践,紧跟时代步伐

    ③在于正确处理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彰显了科技创新为观众带来巨大的视听震撼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1高三上·石家庄开学考)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中包括强基计划专业的古文字学,特别引人注目。汉字从起源到如今,在不断的演变中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是书写中华文化的载体,今天的中国人仍能通过汉字读懂古人的智慧。材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  ②汉字文化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汉字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国际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称:“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四大发明对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曾做出过巨大贡献,而四大发明之所以能传到国外,正是缘于古丝绸之路……这说明 (    )

    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化独领风骚

    ②中国的科技文化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③商业贸易是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中国的这些成就,代表着全人类所取得的成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新冠肺炎疫情让网友们就安徽六安是读“liù ān”还是读“lùān”吵翻了天。部分主播主张读“liù”,其依据是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六”只有“liù”一种读音;还有一部分主播则主张地名应该充分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见,“六”应读“lù”音。这些分歧表明(    )
    A .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往往因人而异 B . 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C . 对同一认识对象存在多个正确认识 D . 人的认识影响实践发展的结果
  • 17. 春种秋收、夏忙冬藏,中国人不遗余力地滋养、开发脚下的沃土。事稼穑、丰五谷,就能养家糊口;知诗书、达礼义,方可修身养性。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文化基因,浸满了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甚至成为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材料表明(    )

    ①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知书达礼具有直接现实性,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

    ③诗书礼义来源于生产实践,影响人们的处世态度

    ④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处世哲学是自发形成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8. 2021年5月15日,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此次火星探测(    )

    ①使得我们对主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②印证了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③让人们在探索火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

    ④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科学实验研究发现,小分子硫醇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也为新型“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    )

    ①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传统认识在实践发展中逐步被推翻

    ③新认识为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人类在认识的指导下可以创造新的具体物质形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着力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业务协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表明(    )

    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能够更好地为民造福

    ②构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

    ③系统优化是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必须遵循的重要思维方法

    ④树立创新意识是正确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产业共生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某一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可以用作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从而最高效地利用资源和最大程度减少生产废物。产业共生得益于(    )

    ①摆脱客观联系的制约,打造新业态    ②尊重联系的条件性,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生产    ④调整事物的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借助于Al算法,饿了么外卖平台建立了高效率的外卖服务流程,推动了外卖交易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高效运转。由流程图可以发现(    )

    ①技术创新有助于人们建立具体的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外卖平台内部结构的改变会导致服务质量的提升

    ③联系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

    ④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零和游戏”和共赢理念相对立,它是指如果我们把赢棋计算为“+1分”,把输棋计算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零和游戏”(    )

    ①只反映了该事物数量的变化,忽视了事物的发展

    ②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理论和规律的正确总结

    ③缺乏辩证思维,片面地看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反映事物内部要素此消彼长、优化组合的整体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绿叶变为红色,并产生香气的主要过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是红茶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特有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    )

    ①发酵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偶然关联的过程

    ②发酵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过程

    ③红茶加工中的发酵是自在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④红茶品质与发酵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篇》),指出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张拭《论语解序》)

    ②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道德经》)

    ③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吕祖谦《东莱博议·葵丘之会》)

    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一档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美”上热搜,被央媒点赞,受亿万网民热捧,节目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了20亿次,火出圈。

    《唐宫夜宴》是由郑州歌舞剧院排练演出的,从舞蹈的编排到场景的展示,从演员的妆容到身上的服饰都充分彰显了令人震撼的黄河文化之美。舞蹈形式新颖,舞美效果层次递进,14位活泼灵动的“唐朝少女”如同在古画中穿行,俏皮可爱的舞姿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让虚拟影象与现实舞台交相呼应,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串联起多件国宝级文物和古代名画,营造出了一种“博物馆奇妙之夜”的感觉。谈及创作,该歌舞编导说,当看到博物馆里的乐舞俑造型后,我们就思考如何用艺术的手法把唐代乐俑的生活场景、动感情愫融入作品,契合我们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审美追求和价值认识,最终确定14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进行呈现。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出圈的原因。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兰考民生艰难、百姓贫苦。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靠群众,开启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兰考自然环境,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

    “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兰考县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业,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2017年,兰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8年,兰考入选中国“幸福百县榜”。

    1. (1) 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

      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 (2) 班级学习园地“如何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栏目征稿,请列举两个写作

      要点。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如何让它们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口说话”?总书记提出的“激活之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在被生动活泼地实践。

    福建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将在第44届世界产大会参加申报。泉州西街116号“洲紫新筑”,原是一座兼具中西方特色的洋楼,政府出资修缮后,变身为“1915艺术空间”,担起古城文化与当代艺术交流的使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朱熹当年在武夷山中著述时写下的。近年,朱子文化传承日趋活络,一群青年对武夷山五夫镇废弃的烤烟房重新改造,打造成了一片“网红”民宿群,民宿边的万亩荷塘也替代了古老诗中的半亩方塘。夏日坐在窗前,看荷花亭亭玉立,天光云影排徊,成了游客与朱子交流的有趣一幕。

    在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上,郑州歌舞剧院演出的舞《唐宫夜宴》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刷屏无数。该舞蹈运用5G、AR技术,为舞演员秀逸韵致的舞姿“锦上添花”,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成功将大唐盛世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无限可能。

    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创新意识,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际形势比较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新中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美军侵入台湾海峡,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把战火烧向我国东北边境。面对强敌的侵略行径和战争威胁,中国要不要出兵参战,要不要同美国进行战争较量,这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党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经抗美援朝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有人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能解决新中国成立后所面临的一切国际问题。结合材料并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