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开学...

更新时间:2022-03-18 浏览次数:47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雅鲁藏布江河谷加查一米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3800米,年均降水量514mm。下图示意该段河谷沙丘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加查一米林段河谷沙滩面积最大的时间是(   )
      A . 3-5月 B . 6-8月 C . 9-11月 D . 12-次年2月
    2. (2) 加查一米林段河谷流动沙丘的形成过程是(   )
      A . 流水、风力搬运——流水沉积——风力堆积 B . 流水、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沉积 C . 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搬运——流水沉积 D . 流水搬运——流水沉积——风力搬运——风力堆积
    3. (3) 该河段挡沙墙的修建对流动沙丘影响最小的是(   )
      A . 沙丘高度 B . 沙丘走向 C . 沙丘粒径 D . 沙丘面积
  • 2.  2019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输煤管道一种渭输煤管道项目实现了主体贯通。项目设计每年从陕北往关中输送优质原煤1000万吨。神木首端场站将50mm以下的洗混煤破碎至6mm以下,按照51%至53%的配比制备成水煤浆,再通过5座加压泵站将其输送至关中泵站。如图为神渭输煤管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管道运输的优点是(   )

      ①连续性强②损耗小③平稳安全④机动灵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 (2) 该项目的完成对神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 . 解决煤化工优质煤成本高的难题 B .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 . 有利于节约当地水资源 D . 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
  • 3.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 . 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 . 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 . 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 . 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2. (2) 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4. 下图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示意图”,该管道线经南疆后,与西气东输线路相接,其天然气主要输往江浙一带。读图完成问题。

    中亚天然气输往江浙,对江浙一带的有利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张②促进常规能源开发③大幅缓解就业压力④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下面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1. (1) 图中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   )
      A . ①太阳辐射 B . ②地面辐射 C . ③大气逆辐射 D . ④削弱作用
    2. (2)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 . B . C . D .
    3. (3) 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因为(   )
      A . ①增强 B . ②较强 C . ③减弱 D . ④不变
  • 6. 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

    图中①~④中,地震多发的区域是(   )

    A . B . C . D .
  • 7.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
      A . 北半球 B . 南半球 C . 东半球 D . 西半球
    2. (2) 若AB线是太平洋上的60°N,则这个海域中的丙称为(   )
      A . 北太平洋暖流 B . 加利福尼亚寒流 C . 阿拉斯加暖流 D . 千岛寒流
  • 8. (2019高一上·西湖月考) 下列人类活动,打破了水循环过程在局部地区的平衡并将带来不良后果的是(    )
    A . 修建水库 B . 跨流域调水 C . 大面积排干湖泊、沼泽 D . 久旱时实施人工增雨
  • 9. 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如果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   )
      A . 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 B . 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 C . 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 D . 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
    2. (2) 前些年,涌泉一度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

      ①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降雨           ②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

      ③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 ④绿化南部山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完成问题。

    1. (1) 地形区甲、乙所对应的自然带依次是(   )
      A . 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 B . 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C .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D . 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2. (2) 导致乙地与甲地自然带差异的原因是(   )
      A . 大气环流 B . 厄尔尼诺现象 C . 地势高低 D . 人类活动
  • 11. 读“某国1960年~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 . 1963年~1972年 B . 1975年~1986年 C . 1985年~1990年 D . 2000年~2010年
    2. (2) 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 人口就业压力大 B . 城市人口比重大 C . 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D . 人口老龄化严重
  • 12. (2020高二上·肇庆月考)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问题。

    1. (1) 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 . 地形平坦 B . 水源充足 C . 陆路交通方便 D . 水陆交通枢纽
  • 13. 下表为某年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kg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产量/kg

    1956

    997

    2495

    3150

    人均产量/t

    1.2

    1.0

    0.6

    0.8

    人均耕地面积/hm2

    145.6

    186.6

    2.1

    37.9

    1. (1) 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
      A . 缩小生产规模 B .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C . 大量增施氮磷钾肥料 D .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 (2) 最有可能大规模生产谷物的国家是(   )
      A . 甲、乙 B . 丙、丁 C . 乙、丁 D . 甲、丙
二、综合题
  • 14. 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a表示作用、b表示作用、c表示作用。
    2. (2) 乙图是,其形成原因是作用,分布于河流入海口。丙图是,其形成原因是作用,多分布于地区。
    3. (3) 乙图所示的地貌,以面积大小论,我国的地区面积最大。丙图表示的地貌,以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的地区较为典型。
  • 15. 下图是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2. (2) 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
    3. (3) 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
  • 1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选址的有利条件是,由此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因素的影响。
    2. (2)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A市拟在右图所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3. (3) A市计划在周围地区建一旅游度假区。请简述你的理由。
  • 17.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较为肥美的草原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图

    材料二:图2为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状况与人类活动平均强度变化示意图

    1. (1) 图1中山脉的大致走向是;呼伦湖属于(淡水/咸水)湖,判断理由是
    2. (2) 呼伦贝尔市发展乳制品加工业的主导因素是。“十二五”规划期间该市欲打造“绿色能源之都”,是因为资源丰富。
    3. (3) 1958-2004年,该草原沙化面积的总体趋势是,其根本原因是
    4. (4) 为了防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