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实验专项复习07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

更新时间:2021-12-26 浏览次数:22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 . 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C . 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 . 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 ℃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 2. (2021七下·鱼台期末) 小红和小华在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他们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装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试管A和试管B内,搅拌均匀,再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发现A不变蓝,B变蓝。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淀粉被唾液分解成了其他物质 B . 淀粉能使唾液发生变化 C . 唾液将淀粉转变成了葡萄糖 D . 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
  • 3. (2021七下·船营期末)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 . 将馒头切成碎屑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 C . 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 . 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4. (2021七上·东营月考) 下表是某校生物小组的实验记录,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盐酸

    温度

    37℃

    37℃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A . 探究淀粉遇碘液是否变蓝 B . 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C . 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D . 探究盐酸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 5. (2021·济南) 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
    A . 识别血细胞——人血的永久涂片  B . 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馒头碎屑       C . 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洋葱鳞片叶  D .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萌发的大豆种子
  • 6. (2021·南县)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的咀嚼       B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需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       C .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测定反应速度实验中,读取抓住尺子时手指上缘的刻度
  • 7. (2021·常州) 下图为某同学探究“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葡萄糖 B . 2号试管中的淀粉会被唾液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 C .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D . 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 8. (2021·龙东) “淀粉遇碘变蓝”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原理。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原理的是(  )
    A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 . 检验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 C .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D .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Ⅰ号

    Ⅱ号

    Ⅲ号

    馒头处理

    适量碎屑

    加入液体

    唾液2毫升

    清水2毫升

    唾液2毫升

    搅拌情况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0℃

    10分钟后滴加碘液

    变蓝

    A . 实验现象为①不变蓝、②变蓝 B . 变蓝说明淀粉被消化了 C . 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D . Ⅱ号和Ⅲ号可形成对照,变量为温度
  • 10. (2021·长春模拟)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通过水浴对实验装置进行恒温处理,下列最适宜的水浴温度是(   )
    A . 0℃ B . 17℃ C . 37℃ D . 57℃
  • 11. (2021·平邑模拟) 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 .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 . 通过本实验可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
  • 12. (2021·历下模拟) 如图所示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各试管中均加入少许等量淀粉糊,1、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清水,2、4号试管中各加入2mL唾液,充分搅拌,如图处理5分钟,然后向冷却后的各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2号试管 B . 1号和4号试管形成对照,变量为温度 C . 本实验把唾液换成胃液不影响实验结果 D . 1号和2号形成对照,证明了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 13. (2020八下·济宁期中) 如表是几位同学探究实验的记录,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现象

    1

    2毫升唾液+淀粉糊

    37℃10分钟

    碘液

    2

    2毫升清水+淀粉糊

    37℃10分钟

    碘液

    3

    淀粉糊

    0℃10分钟

    碘液

    A . 若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变蓝的是2号 B . 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2毫升唾液 C . 该实验可以得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D . 水浴保温前应该在试管中进行搅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 14. (2019七下·九江期中) 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步骤。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则应该选择哪两组进行对照?(  )

    1

    2

    3

    加入的物质

    馒头碎屑+2mL唾液

    馒头碎屑+2mL清水

    馒头+2mL唾液

    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10min

    37℃水浴10min

    37℃水浴10min

    加入碘液

    2滴

    2滴

    2滴

    A . 1和2 B . 1和3 C . 2和3 D . 任意两组均可
  • 15. (2020·北京模拟) 下图为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将试管放到37℃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的温度 B . 两个试管中加入浆糊的量可以不一样 C . 将两个试管放到温度越高的热水中,实验效果越好 D . 步骤D中加碘液后2号试管会变蓝
  • 16. (2021·柳州) 如图是淀粉分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在生物体外也能进行 B . 过程②在小肠细胞内进行 C . 过程①和②可在同一器官进行 D . 过程①和②的产物都具有甜味
  • 17. (2016·昌邑模拟)

    探究“馒头在口腔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会变蓝色 B . 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 . ①②试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
二、实验探究题
  • 18. (2021·滨州)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据此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温度

    水浴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现象

    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2

    馒头块+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4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0℃

    1. (1)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
    2. (2) 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3. (3) 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试管进行对照。
    4. (4) 预测实验现象,只有号试管不变蓝色,原因是
    5. (5) 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
  • 19. 如图所示是表示消化液消化食物的某一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A、B试管内各注人的是2毫升     
      A . 蛋清稀释液 B . 维生素C溶液 C . 淀粉溶液 D . 葡萄糖溶液
    2. (2) 图4A、B试管内应再用滴管滴入一滴     
      A . 双缩脲试剂 B . 加碘的淀粉溶液 C . 0.9%的生理盐水 D . 碘液
    3. (3) 探究结果:图4溶液不变色的是,另一支试管呈
    4. (4) 该实验的变量因素是有无
三、综合题
  • 20. (2021七下·灵石期中) 如图是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化学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各器官的排列顺序。请据图回答:

    1. (1) 曲线甲是的消化,曲线乙是的消化。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 (2) 字母C代表的器官是______。
      A . 食道 B . C . 小肠 D . 大肠
    3. (3) 蛋白质在中进行消化,其终产物是

      A.A和B   B.B和C   C.C和D   D.A和C

      E.葡萄糖   F.氨基酸   G.脂肪酸

    4. (4) 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如下表),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5分钟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1分钟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2分钟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5分钟

      不变蓝

      请回答: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根据实验你认为吃饭时应该(填“狼吞虎咽”或“细嚼慢咽”),其原因是

  • 21. (2016·襄阳)

    馒头是用小麦的面粉制成,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取甲、乙、丙三支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甲: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

    乙:2mL淀粉溶液+2mL清水→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

    丙:2mL淀粉溶液+2mL唾液→100℃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

    1. (1) 在该探究实验中能形成组对照实验.

    2. (2) 面粉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小麦(一种单子叶植物)种子的

    3. (3) 制作馒头时,人们常将面粉、水与一种单细胞真菌和成面团,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面团会逐渐膨大、松软.此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是(填“克隆技术”、“发酵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4. (4) 小麦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这与根吸收水分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 (5) 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既与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密切相关,又与细胞内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两种结构是

    6. (6) 如图是某植物一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曲线.在A,B,C,D,E时分别选择一片大小、朝向、叶龄相同的叶,摘下后既放入酒精中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清水冲洗,最后同时比较五个叶片的颜色,其中蓝色是最深的是时所取的叶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