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更新时间:2021-12-21 浏览次数:6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安顺月考) 下图是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不考虑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如果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 能进行无氧呼吸 B . 如果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装置乙中液滴不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 . 如果装置甲中液滴不移,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 D . 实验中,装置甲中的液滴移动的量可以代表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 2. (2021高三上·安顺月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细胞内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的反应都在叶绿体中进行,呼吸作用的反应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B . 光合作用可以产生还原型辅酶Ⅰ,呼吸作用可以产生还原型辅酶Ⅱ C . 光合作用产生的O2可以供给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也可用于光合作用 D . 光合作用只有合成反应,没有分解反应:呼吸作用只有分解反应,没有合成反应
  • 3. (2021高三上·安顺月考) 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皮肤破损较浅,破伤风芽胞杆菌容易大量繁殖 B . 降低温度、隔绝氧气有利于粮食的储存 C . 中耕松土、适时排水能促进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利于植物的生长 D . 呼气酒精测试仪显示屏由蓝变绿再变黄,即可判定为酒驾
  • 4. (2021高三上·靖远月考)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 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mg/(100cm2/小时) C . 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75mg D .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将下移
  • 5. (2021高三上·贵州月考) 下列有关光合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和红光 C . 4种色素中,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D . 绿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多于类胡萝卜素含量,因此叶片呈绿色
  • 6. (2021高三上·贵州月考) 为探究某绿色植物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某科研小组在夏季晴朗的一天进行了相关实验,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实线表示胞间CO2浓度,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 B . 根据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可知,15~16时CO2浓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C . 中午11~12时,叶片为避免失水过多,会关闭部分气孔 D . 15~16时,该植物没有积累有机物
  • 7. (2021高三上·贵州月考)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创可贴要求透气性好是为了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 B . 百米赛跑时,人体释放的CO2少部分来自线粒体 C . 利用醋酸杆菌发酵制作食醋时,应给予充足的O2 D . 中耕松土能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促进根系的生长
  • 8. (2021高三上·贵州月考) 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阶段与②阶段分开进行的原因是受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的限制 B . 缺失叶绿素b的植株在①阶段产生的物质③比正常植株产生的多 C . 影响②阶段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和CO2浓度等 D . 通过①②阶段,光能会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
  • 9. 光呼吸是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高O2、低CO2条件下进行的一个生化反应。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该过程中,有机物在被分解转化的过程中消耗O2放出CO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呼吸过程与细胞呼吸的本质是相同的 B . 光呼吸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也能顺利进行 C . 停止光照,光呼吸强度不会变化 D . 降低O2浓度或提高CO2浓度,有助于作物增产
  • 10. (2021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光照1h(光强度相同),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再暗处理1h,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光照后质量变化/mg

    +4

    +5

    +6

    +6

    暗处理后与光照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A . 光照1h时间,第四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B . 光照的1h时间内,第四组植物合成葡萄糖总量为11mg C . 黑暗1h时间,第一、二、三组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 . 表格中四组,光合作用强度依次增大
  • 11. (2021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 B . 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C . 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 . 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 12. (2021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有关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因缺 Mg 影响叶绿素合成,则 b 点将向左移动 B . ab 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 点以后开始合成有机物 C . bc 段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 . c 点以后增加光照,光合作用强度也不再增加
  • 13. (2021高三上·海安开学考) 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 . 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 . 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转运蛋白 D . 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 14. (2021高三上·兰州月考) 在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A . 一定是无氧呼吸 B . 一定是有氧呼吸 C . 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 . 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 15. (2021高三上·兰州月考)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按顺序装人A、B、C三支试管和D、E、F三支试管中,在六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将其中A、B、C三支试管放置于有氧条件下,D、E、F三支试管放置于无氧条件下,均保温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砖红色最深的是B和E B . 用酸性重铬酸钾检验,橙色变为灰绿色的是D和F C . 能够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只有C D .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溶液变成黄色的有A、C、D、E
  • 16. (2021·蚌埠模拟) 用等容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表(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透光玻璃瓶甲

    透光玻璃瓶乙

    不透光玻璃瓶丙

    4.9mg

    5.6mg

    3.8mg

    A . 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B . 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 C . 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0.7mg D . 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mg
  • 17. (2021·深圳模拟) 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以得出(    )

    A . 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 B . 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与群体呼吸速率增加有关 C . 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限制群体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叶面积系数 D . 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应尽可能地提高植物的叶面积指数以提高作物产量
  • 18. (2021·浙江) 渗透压降低对菠菜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图甲是不同山梨醇浓度对叶绿体完整率和放氧率的影响,图乙是两种浓度的山梨醇对完整叶绿体 ATP 含量和放氧量的影响。CO2以HCO3-形式提供,山梨醇为渗透压调节剂,0.33 mol·L-1时叶绿体处于等渗状态。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等渗相比,低渗对完整叶绿体 ATP合成影响不大,光合速率大小相似 B . 渗透压不同、叶绿体完整率相似的条件下,放氧率差异较大 C . 低渗条件下,即使叶绿体不破裂,卡尔文循环效率也下降 D . 破碎叶绿体占全部叶绿体比例越大,放氧率越低
二、实验探究题
  • 19. (2021高三上·广西月考) 呼吸熵(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 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过毒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同答下列问题: .

    1. (1) ①~④过程均需要酶的参与,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作用的机理是,其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物质A、E分别表示
    2. (2) 图2所示实验乙中,KOH溶液的作用是
    3. (3) 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 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移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填序号)过程: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填序号)过程。.
    4. (4) 试用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问题: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变黑腐烂,为什么?
  • 20. (2021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是某课题小组对某原种水稻及其突变体光合作用强度的研究结果(实验过程中两种水稻的细胞呼吸速率保持相对稳定,且均为5μmol.m-2.s-1)。据图及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稻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形成ATP,这些ATP将用于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进而形成糖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为
    2. (2) 控制光照的强弱、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是指
    3. (3) 实验条件下,在光照强度为12x103Lx时,突变体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与原种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的比值为,将突变体水稻从4x103Lx的光照强度环境中突然转移至12x103Lx的光照强度环境中,短时间内其叶肉细胞中C3含量(上升/下降/基本不变);
    4. (4) 氮在土壤中主要以硝态氮(硝酸盐)和铵态氮(铵盐)的形式存在,现已配制相同浓度的硝酸钠营养液和氯化铵营养液,若要探究其中哪一种氮肥更有利于突变体水稻的吸收和生长,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21. (2021·河南模拟) 地膜覆盖,是指生产中用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下图1表示采用地膜种植的棉花叶片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测定装置图(图中烧杯内溶液:探究光合作用时为二氧化碳缓冲液;探究呼吸作用时为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棉花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填图中的标号),表示光饱和点的是(填图中的标号)。图中Ⅲ点对应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
    2. (2) 图2装置中小烧杯内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有研究人员提出用图2装置测定植物呼吸速率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设置对照组,请你参照图2装置,给出对照组的设计方案
    3. (3) 研究人员测得在20℃,适宜光照条件下,图2装置中植物吸收CO2的速率为1.5mg/h;20℃,黑暗条件下,氧气充足时,图2装置中植物释放CO2的速率为0.5mg/h,若在20℃给该植物12h光照,12h黑暗,则该植物24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的量是m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三、综合题
  • 22. (2021高三上·安顺月考) 莲藕是广泛用于观赏和食用的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图1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图2中A、B分别表示某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莲藕的气孔导度(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提取和分离莲藕叶片中叶绿体内的色素,使用的试剂分别是。突变体与普通莲藕相比,经过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在滤纸条上哪两种颜色的色素带将会变窄?。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
    2. (2) 莲藕切开后极易褐变,这是由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关反应引起的。将切好的莲藕在开水中焯过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
    3. (3) 在2000μmol·m-2·s-1的光强下,普通莲藕的总光合速率为μmol·m-2·s-1
    4. (4) CO2被利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为此处可以为CO2的固定提供。据图2判断,突变体莲藕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请写出判断的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