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复习微专题37 生态系统的结构

更新时间:2021-11-27 浏览次数:7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种群实际大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的食物网中E共占据两个营养级 B . 从图乙中可知,物种2的种内斗争最剧烈 C . 若生物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A增加10kg,至少需要B130kg D . 图甲所示的全部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群落
  • 2. 南宋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描绘了一副宁静闲适的农田景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稻田里的水稻、青蛙等动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 B .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显著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C . 雄蛙通过叫声吸引雌蛙,属于行为信息,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D . 蛙在该生态系统中是第二营养级,调查成蛙的数量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 3. 如图为某海洋调查小组调查南极附近部分生物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有的生物与该地区所有微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B . 从图中分析可知,该地区的群落特点具有垂直结构 C . 图中能体现生物之间捕食关系,不能体现竞争关系 D . 由于捕鲸使鲸数量减少,则海鸥与企鹅的竞争加剧
  • 4. 下列关于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 在祼岩、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 . 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D . 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
  • 5. (2021·广东) “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
    A . 黄鸟种群 B . 生物群落 C . 自然生态系统 D . 农业生态系统
  • 6. (2021·中山模拟)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北起东莞桥头镇,南至深圳水库。下列关于深圳水库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库中各种鱼类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一个水生生态系统 B . 水库中多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 . 东深供水工程中随水而来的鱼卵和鱼苗不会对当地生物造成影响 D . 水库中鱼类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可以反映人类活动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 7. (2021·枣庄模拟) 集团内捕食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还捕食另一种天敌。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短翅蚜小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集团内捕食现象,其中短翅蚜小蜂既是猎物又是食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B . 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C . 若移走短翅蚜小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 D . 瓢虫、短翅蚜小蜂和蚜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 8. (2021·大连模拟)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B .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全是自养生物,但不一定都是绿色植物 C . 在一个食物网中,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 . 尽管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可用同一结构模型表示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的共同点
  • 9. (2021高三下·湖北月考)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流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全来自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B . 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鸡与虫为捕食关系 C . 图中既处于第三营养级,又是次级消费者的是蛙 D . 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都位于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
  • 10.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开发和建设责无旁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的方向 C . 少量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D . 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群落的丰富度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二、综合题
  • 11.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对某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103kJ)

    465

    X

    Y

    呼吸消耗量(103kJ)

    96

    22.8

    3.8

    未被利用(103kJ)

    290

    33.5

    2.6

    分解者分解(103kJ)

    14

    2.2

    微量

    1. (1) 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
    2. (2) 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将不同季节的调查结果转换成坐标曲线,这种曲线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
    3. (3) 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又叫。由上表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 (4) 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鲻鱼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欲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某区域进行人工养殖,还需定期投放饵料。此时,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5. (5) 该湿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已成为该地区湿地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一颗璀璨明珠。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12. (2021·诸暨模拟)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经过一段时间生态工程的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 (1) 在废墟上回填土壤后发现重金属污染严重,重金属可通过逐渐富集,危害人类健康。可选择种植对重金属吸收能力(填“强”或“弱”)的植物,并对种植后的植物集中回收处理,达到消减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2. (2) 在建造果园过程中,发现在果园中混合种植70%的紫花苜蓿和30%的夏至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蚜虫的数量。该方法属于控制动物危害技术中的。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蚜虫数量降低的原因是。蚜虫数量降低后,其天敌瓢虫及食蚜蝇的主要活动范围从叶片向下转移,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
    3. (3) 该生态工程的类型是,是否成功主要看该生态系统的能否长期保持稳定。
  • 13. (2021·枣庄模拟) 今年的全国两会,“水环境保护”再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农村污水”、“修复”、“水污染防治”等关键词写入了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微山湖曾经因为大量生活污水的流入,造成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导致金鱼藻(沉水草本植物)逐渐减少,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

      ①蓝藻与金鱼藻分布于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金鱼藻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②治理水华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捞、投放化学杀藻剂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其中,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

      ③经过大力治理,微山湖中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少数游客将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湖里,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2. (2) 为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新型农村污水处理池,示意图如下:

      ①厌氧池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这些微生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

      ②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以后,出水口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请结合示意图分析具体原因是(答出2点),这样的水质可以用于喂养牲畜、浇灌菜园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