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2-23 浏览次数:1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日光温室内向下挖掘一定的深度形成的下沉式日光温室,利用地温的稳定性,使保温性能比非下沉式日光温室提高,但下沉深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地温的增加。温室北部的土墙白天充分吸收光照热量并及时储存,夜间缓慢将热量释放到温室内,较好地为蔬菜生长提供自然热量。下面图1为宁夏四个地区所在位置示意图,图2为下沉式日光温室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下沉式日光温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宁夏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在夏季使用 B . 采光面最好朝向南偏东 C . 红寺堡在宁夏四个地区中日光温室下沉深度最大 D . 贺兰在宁夏四个地区中日光温室下沉深度最大
    2. (2) 宁夏四个地区中,下沉式日光温室土墙蓄热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
      A . 红寺堡 B . 吴忠 C . 中卫 D . 贺兰
  • 2. 东风波是在信风带内缓慢向西移动的低压槽,多出现在南北纬5°-30°的海洋上空,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加勒比海地区的东风波轴线从地面向上稍微向东倾斜,近地面的空气在波轴后侧辐合,在波轴前侧辐散。读加勒比海地区1500米高空的气流流场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阵雨带产生降水的原因是(   )
      A . 西行气流受地形阻挡 B . 地面受热气流上升 C . 低压槽东侧气流上升 D . 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2. (2) 图中近地面的四地中(   )
      A . 甲地此时吹东风 B . 丙地此时吹东南风 C . 丁地经历了降水过程 D . 乙地一天内将有降水过程
  • 3. 罗布泊原为湖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与积盐中心之一,干涸过程中盐壳(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广泛发育。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内相邻但不同海拔的甲、乙、丙三处地下水埋深、盐壳厚度和含盐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三处盐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 . 甲、乙、丙 B . 甲、丙、乙 C . 乙、甲、丙 D . 乙、丙、甲
    2. (2) 丙处盐壳开始形成时,甲、乙、丙三处中(   )
      A . 甲处降水量最多 B . 甲处地下水埋藏最浅 C . 乙处蒸发量最多 D . 丙处地表温度最高
  • 4. 祁连山北坡酒泉盆地南缘发生过强烈褶皱活动,相邻的南部背斜向北推覆到下图所示地区地表之上(这种外来的地层称为推覆体),经长期复杂地质作用后,形成出露下伏地层的安门口构造窗、与周围岩石地质年代不连续的飞来峰-妖魔山,构造剖面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透过安门口构造窗可以看到的构造地貌是(   )
      A . 背斜 B . 向斜 C . 背斜谷 D . 向斜谷
    2. (2) 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该地区(   )

      ①O1与J之间发生过地壳抬升与外力侵蚀②妖魔山是推覆体被侵蚀的残留物③下伏地层被侵蚀形成构造窗④北侧O1、O2为连续地层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5. 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
      A . 1月,海拔1000米以下 B . 4月,海拔1000米以上 C . 7月,海拔1000米以下 D . 10月,海拔1000米以上
    2. (2) 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
      A . 天敌多,食物少 B . 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C . 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 . 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3. (3) 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
      A . 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B . 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C . 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D .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 6. 汩罗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以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形为主。下辖15个乡镇,15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7.87万,农业人口53.47万,农村居民点用地134.79km²。近年来该地人口大量外流,空闲房屋及废弃宅基地大量增加,出现大量“空心房”。2018年开始了农村“空心房”整治行动,主要是对“空心房”地区进行复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汩罗农村出现大量“空心房”的原因是( )
      A . 基础设施落后 B . 农民外出务工 C . 产业结构调整 D . 居住环境恶化
    2. (2) 汩罗“空心房”复垦实践中,复垦为林地的较少,其原因是( )
      A . 平原地形,林木生长差 B . 人口过多,粮食需求量大 C . 靠近湖泊,洪涝灾害严重 D . 直接获取的经济价值较小
  • 7. 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下图示意张掖市区路网和工业用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张掖市区工业布局的特点是(   )
      A . 靠近水源地,方便用水 B . 与住宅区混合,方便通勤 C . 靠近交通线,便于运输 D . 分散布局,均衡发展
    2. (2) 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是(   )
      A . 东西扩展 B . 由分散到相对集中 C . 南北扩展 D . 由中心城区向周围拓展
二、综合题
  • 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11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按植被覆盖度差异,沙丘可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与内蒙古西部的沙地相比,科尔沁沙地中流动沙丘较少,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较多。研究表明,气候、植被等因素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经过长期治沙,近年来科尔沁沙地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日趋改善。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

    1. (1) 指出与固定沙丘相比,流动沙丘土壤含水量的突出特征。
    2. (2) 分析0-10厘米深度范围内,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大于流动沙丘的原因。
    3. (3) 植被覆盖度越高,一般土壤含水量也越高,但科尔沁沙地却相反。试对科尔沁沙地这一反常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 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地区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冻土、冰川广布。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区冻融活动加剧,与底部基岩冻结千年的大陆性冰川也开始变得不稳定。早在2016年7月阿里地区日土县就发生了一次超强的“冰崩”,巨大的冰体在海拔5800米处与基岩断开,从前方狭窄的Ⅴ形谷冲出,掉落至海拔5000米以下,形成“冰崩扇”。下面上图示意青藏地区简况及“冰崩扇”遥感图,下图为日土县的气温、降水变化趋势。

    1. (1) 根据材料,分析阿里地区“冰崩”的主要成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冰崩扇”的形成过程。
  • 10. 阿拉伯半岛东面为波斯湾,西面为红海,两地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读印度洋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下图中用箭头绘出赤道以北附近的印度洋海域垂直方向上大气环流系统的剖面图。

    2. (2) 与红海相比,索马里沿岸夏季气温较低,从海一气作用的角度解释原因。
    3. (3) 索马里沿海有渔场存在,说出该渔场核心地区捕鱼量较大的季节,并解释原因。
  •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7月17-21日,河南郑州市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周边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特大暴雨。下面左图示意2021年7月20日我国500百帕等压面的等位势线(单位:10米,如588线的位势高度就是500百帕等压面距海平面的高度为5880米,副热带高压的范围就是以588线为边界)分布状况,右图是河南省地形图。

    7月25日台风“烟花”登陆舟山普陀区,减弱后的热带低压中心于7月30日运动到渤海湾海面上,继续向东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变性为温带气旋。

    1. (1) 说出副热带高压对台风“烟花”的影响。
    2. (2) 解释郑州市本次暴雨形成的原因。
    3. (3) 说明台风“烟花”减弱为温带气旋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