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复习微专题32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更新时间:2021-11-26 浏览次数:15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江西月考) 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盆栽放在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其中甲放在转盘的圆周上;乙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丙放在转盘正中,外面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中的根背着圆心方向生长,茎的生长方向则相反 B . 由于乙盆栽和暗箱一起旋转,所以植物向光源方向生长 C . 如果丙盆栽对应装置中只旋转暗箱而不旋转花盆,则植物向小窗方向生长 D . 图中所示的装置中单方向刺激只有单侧光照
  • 2. (2021·深圳模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许多古诗及古文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下列古诗文与其科学原理对应有误的是(    )

    A.

    凡嫁接矮果及花…以小便浸之…则根生

    小便浸泡插条能使之生根证明人尿中含有生长素

    B.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

    这里提到的气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促进果实的成熟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中的有机物能被植物吸收并使之生长得更茂盛

    D.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引起“红杏出墙”的物质由色氨酸转变而来

    A . A B . B C . C D . D
  • 3. (2021高三上·河南月考) 植物侧芽的生长受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定时测定侧芽长度,实验结果见图1;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实验结果见图2。有关以上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 顶芽合成的IA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下运输,IAA是传递信息的分子 B . 图1中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的原因是Ⅲ组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 C . 图2中b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较高的原因是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 D . 分析图1、图2可知,去顶8h时Ⅰ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大于Ⅲ组
  • 4. 下列有关活动或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具有两重性的是(   )
    A . 根的向地性 B . 植物的顶端优势 C . 除草剂去杂草 D . 植物的向光性
  • 5. (2021·河南模拟) 将豌豆黄化幼苗顶芽下段切取2cm,将其中1cm从中间纵剖开。已知幼茎内部薄壁细胞吸水能力大于外侧表皮细胞。实验组顶芽下段用浓度为10pp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对照组用清水处理,一段时间后,顶芽下段形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照组茎段内侧的薄壁细胞的长度可能大于实验组 B . 实验所用的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必须为最适浓度 C . 生长素对茎段内侧的薄壁细胞生长无促进作用 D . 生长素浓度越大茎段顶端向内弯曲的程度越大
  • 6. 下列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时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 . 幼苗中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的调控又受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C . 植物生长发育从根本上讲是多种激素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D . 光敏色素接受到光照射时会发生结构改变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 7. (2021·柯桥模拟)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 单侧光刺激可引起生长素发生向背光侧的极性运输 C . 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杀除禾谷类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D .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 8. (2021·梅州模拟) 图甲为某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态,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幼苗1 ~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3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分别对应图乙和图丙中的A1、B2曲线 B . 图甲中的茎的背地生长证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 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高 D . 在植物体某些部位,赖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 9. (2021·惠州模拟) 樱桃是近年热卖的冬季水果,为增产并提高果实品质,可用人工对樱桃树形进行主杆横生改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是樱桃的形态学上端,b是形态学下端 B . 樱桃主杆末端的生长方向受生长素浓度调节 C . 樱桃果实生长过程中可喷洒高浓度生长素进行保花保果 D . 主杆横生改造后的树型利于生产并可稳定遗传到下一代
  • 10. (2021·山东模拟) 关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有学者提出了酸生长学说。其要点为生长素与其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转换,提高细胞膜上的质子泵活性,促进 H+运出细胞。在酸性环境下,某些水解酶被激活,促进纤维素转化为可溶性糖,增加细胞壁的可塑性,从而使细胞生长成为可能,如下图所示。根据相关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进入细胞调节生命活动 B . 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引发一系列信号转换,促进细胞生长 C . 由图可知,H+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 . 本示意图无法解释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原因
  • 11. 研究人员将一批大小和生理状态均相似的豌豆植株平均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组,每组的操作及侧芽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mm)。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号

    操 作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顶芽保留

    0

    0

    0

    0

    0

    去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

    0

    2

    5

    7

    10

    顶芽保留,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

    0

    10

    20

    40

    60

    去顶芽

    0

    20

    40

    60

    80

    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

    0

    30

    65

    100

    140

    A . 豌豆体内各种激素都对豌豆侧芽的生长有调节作用 B . 分析甲组与丁组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C . 分析丁组和戊组可知,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 . 分析甲组、丙组和丁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 12. 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浓度大于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由于生长素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抑制其生长 B .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 . 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促进作用较强 D . 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 , 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 13. (2021·大连模拟)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图甲是生长素类似物对某种植物生长的相关作用,图乙是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该植物细胞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析图甲曲线可发现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B . 分析图乙不足以看出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起协同作用 C . 若图甲中曲线表示植物器官种类,则曲线Ⅰ为植物的茎,曲线Ⅱ为植物的根 D . 图乙中可以看出,生长素溶液和赤霉素溶液在一定浓度下都能促进细胞伸长
二、多选题
  • 14. 植物的向性运动是对单向的环境刺激做出的定向运动反应,主要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 水性、向化性等类型。下列对向性运动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 农业生产上采用蹲苗处理可以限制水分的供应,目的是促使根向深处生长 B . 植物向性运动的方向均与单向刺激相同 C .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D . 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三、实验探究题
  • 15.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 (1) 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分子.

      ②激素甲代表的是

      ③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说明二者在对侧芽萌动的作用上存在的关系.

    2. (2) 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中,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 16. 某同学通过互联网查到了有关“植物向光性生长与光照强度有关”的信息及其关系图(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该同学根据“植物向光性生长与光照强度”关系图,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2. (2) 为验证自己的结论,他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同种生长健壮程度、长度、培养时间基本相同的燕麦胚芽鞘60株,分成6组,依次编号为

      ②将6组胚芽鞘分别种植于6个相同的暗室内,A~E组在距胚芽鞘0.5 m处分别给予功率为30W、60W、90W、120W、150W的白炽灯照射,F组无灯光照射。

      ③培养10天后,测量每株胚芽鞘的弯曲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向光弯曲为正值,背光弯曲为负值),将数据记录于下表,并计算出每组的

      胚芽鞘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A组

      6

      8

      8

      7

      7

      9

      8

      10

      9

      8

      8

      B组

      16

      15

      14

      15

      15

      16

      17

      14

      13

      15

      15

      C组

      22

      20

      21

      22

      23

      23

      22

      21

      22

      24

      22

      D组

      22

      23

      23

      25

      24

      23

      23

      22

      23

      22

      23

      E组

      17

      17

      15

      16

      17

      19

      17

      18

      18

      17

      17

      F组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3) 实验分析:

      ①每组选用适宜且相同数量的胚芽鞘是为了避免造成实验数据的误差。

      ②由于白炽灯通电后有热效应,所以步骤②中因白炽灯的功率不同,已引入一个无关变量,该无关变量是

      ③该同学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发现与其要验证的结论并不完全吻合,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④该同学在测量时还发现,每组胚芽鞘的总长度(L)表现为LF<LA<LB<LC<LD≈LE , 分析导致各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17. 科学家以绿色向日葵下胚轴为材料对植物的向光性进行探究:

    生长素百分比

    黄质醛百分比

    弯曲的角度

    向光侧

    背光侧

    向光侧

    背光侧

    用单侧光照射前

    50.1

    49.9

    49.9

    50

    直立生长

    用单侧光照射后

    50

    50

    65.5

    35.5

    弯向光源15.10°

    1. (1)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它是由经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的。
    2. (2) 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测黄质醛对向日葵的生长具有作用。有人对黄质醛的分布提出了以下假设:光照能够促进向光侧黄质醛的合成,从而使向光侧黄质醛含量升高;现提供向旧葵下胚轴、云母片、琼脂块单侧光源。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性,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可用图示及文字表示)
四、综合题
  • 18. 植物种子的发育、萌发与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经测定,幼嫩的种子中,生长素含量比较高,这说明生长素能促进种子的
    2. (2) 生长素由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变合成。除幼嫩的种子外,在中含量也比较高。
    3. (3) 某些种类的种子发育成熟后,往往有一段时间的休眠,这与(填植物激素名称)有关,农民在播种时,为解除休眠,加快种子的萌发,可以用适宜浓度的来浸泡处理。
    4. (4) 实验表明,植物中的生长素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促进)细胞的伸长作用,这表明各种植物激素间的关系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