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复习微专题31 免疫调节

更新时间:2021-11-26 浏览次数:11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理论上,人们接种新冠疫苗只能预防新冠肺炎 B . 新冠病毒的抗原结构可作为人工制备新冠疫苗的依据 C . 灭活的新冠病毒疫苗能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 . 多次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 2. 炎症是人体对感染或损伤的局部免疫反应,伴有发热、发红、局部组织水肿、疼痛及炎症部位功能丧失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机体持续高热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 . 炎症部位发热有助于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 C .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 炎症部位疼痛感觉的产生属于非条件反射
  • 3. (2021高三上·月考) 机体血浆中含有抗体、淋巴因子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这些免疫活性物质(  )
    A . 都可分布于内环境各组分中 B . 都只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C . 都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D . 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
  • 4. (2021高三上·月考) 2019年12月份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一种RNA病毒)引发的肺炎在我国及全球多地爆发。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细胞内可利用自身携带的核糖体合成所需蛋白质 B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遗传物质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 .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为4种核糖核苷酸 D .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肺泡细胞后,效应T细胞会使该肺泡细胞裂解死亡
  • 5. (2021高三上·江西月考) 新冠肺炎治愈者的恢复期血浆可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血浆治疗”,帮助重症患者达到临床救治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治愈者的血浆中含有新冠病毒的抗体,该抗体是浆细胞识别抗原后合成的 B . 该治疗方法可行,是因为输人的血浆中含有抗原,能刺激患者产生更多的抗体 C . 该治疗方法可行,是因为输人的血浆中含有效应T细胞,能使相关靶细胞裂解 D . 治愈者的恢复期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可能成为患者的抗原,加重患者的病情
  • 6. (2021·河南模拟) 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实验小组为探讨TNF-α基因对李斯特菌引起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给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别注射适量的李斯特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敲除TNF-α基因使得小鼠的免疫系统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 B . 敲除TNF-α基因的小鼠在初次免疫时可形成更多的记忆细胞 C . TNF-α基因表达产物会影响到B淋巴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 小鼠只需要依靠细胞免疫就能完全彻底清除入侵的李斯特菌
  • 7. (2021高三上·河南月考) 新冠病毒通过其表面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侵染细胞, 患病后人体会出现发热、咳嗽或更严重的症状。接种疫苗不仅能够降低感染率,还能减少重症率和病亡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处于恢复期的康复者,血浆中可能含有能与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B . 疫苗可在人体中诱导产生记忆细胞,感染病原体时引发二次免疫 C . 感染新冠病毒时,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为体液免疫 D . 使用退烧药物后,患者散热量大于产热量时才能使体温恢复正常
  • 8. (2021·诸暨模拟) 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由外部囊膜和内部核心组成,囊膜上有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下列有关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病毒囊膜上的某些蛋白可能可以识别并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 B . 病毒的一种抗原只能激活一种B淋巴细胞 C . 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密切接触,能使病毒裂解死亡 D . 浆细胞可特异性识别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并产生相应的抗体
  • 9. (2021·新昌模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HIV可由蚊虫叮咬传播 B . HIV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并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C . HIV表面的病毒蛋白可以作为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抗原物质 D . HIV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合成子代HIV的遗传物质
  • 10. (2021·浙江模拟) 某白血病患者接受CCR5基因缺失突变者的骨髓移植治疗后,其艾滋病被“治好”。原因在于CCR5基因缺失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的淋巴细胞表面缺乏CCR5蛋白,HIIV无法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IV内有两条单链RNA,为逆转录病毒 B . 病毒RNA进入细胞后能进行逆转录形成单链DNA,直接整合到宿主染色体DNA上 C . 用药物把细胞表面的CCR5蛋白质隐藏起来,为治疗艾滋病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D . HIV可能通过识别细胞表面CCR5蛋白入侵并破坏辅助性T细胞,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 11. (2021·中山模拟) 人体皮肤破损后,容易感染病菌引起炎症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皮肤破损引起炎症反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结果 B . 炎症反应的发生常伴有发热现象,此时机体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 C . 炎症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 D . 炎症反应过强引起正反馈调节,不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
  • 12. (2021·德州模拟) 结核分枝杆菌(MTB)为一种胞内感染菌,科研人员用适量MTB感染小鼠,使小鼠产生对MTB的特异性免疫。采集这些小鼠(供体)的血清、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注射给未经免疫的正常小鼠(受体),再用MTB感染这些受体小鼠,结果只有注射了淋巴细胞的受体小鼠能够抵御MTB的感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机体产生的抗体可进入靶细胞与MTB结合 B . 若切除胸腺,小鼠将失去对MTB感染的抵抗力 C . 吞噬细胞在抵御MTB感染时不发挥作用 D . 抗生素的使用可引发MTB发生抗药性突变
  • 13. (2021高三下·定远开学考) 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重症肌无力患者和Graves氏病患者所患均为自身免疫病 B .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抗体和Graves氏病患者体内的抗体作用一样 C . 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X激素的分泌增加,Y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D . Graves氏病患者的代谢速率往往比正常人高,产热量大
二、多选题
  • 14. (2021高三上·辽宁开学考) 关于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 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参与体液免疫 B . 病原体首次进入机体时,前者发挥作用;再次进入机体时,后者发挥作用 C . 前者直接杀死病原体,后者杀死靶细胞 D . 前者分泌抗体,后者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三、填空题
  • 15. (2021高三上·靖远开学考) 人体内的信息交流离不开信息分子。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信息分子完成下表:

    信息分子

    合成部位(或细胞或腺体)

    靶器官(或细胞或结构)

    功能

    (1)

    主要在细胞核中

    与细胞质中的(2)

    结合

    DNA的信使,

    翻译过程的模板

    淋巴因子

    T细胞

    (3)

    (4)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5)

    垂体

    (6)

    (7)

    线粒体基质

    (8)的呼吸中枢

    血浆中浓度升高时,使呼吸加快

四、综合题
  • 16. (2021·河北)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
    2. (2) 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VZV感染引发机体的(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
    3. (3) 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反应,是免疫系统的功能过强的表现。
    4. (4) 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
    5. (5) 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
  • 17. (2021·吉林模拟) 新冠病毒的肆虐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研发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授予疫苗研究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检测新型肺炎的一般策略是检测疑似病例是否携带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主要由构成,如果检测其核酸,一般的方法是
    2. (2) 图中①为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的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失去新冠病毒的,而保留有抗原性,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种,原因是
    3. (3) 图中②所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制作原理是将编码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基因与腺病毒的核酸连接,构建成无害的腺病毒载体。腺病毒和质粒等之所以适合做运载体,是因为其遗传物质是,且具备 条件。
    4. (4) 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入人体后,可表达出新冠病毒的,进而激活人体的免疫功能。
  • 18. (2021高三上·静海期末)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今全球累计报告感染病例超过800万例,近40万人死亡,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现,“炎症风暴”是导致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炎症风暴”是指机体受到感染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引起体液中多种淋巴因子迅速大量产生,造成对机体自身损害的现象。”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 (1) 冠状病毒必须寄生在人体活细胞内,冠状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为:(用带箭头的图示作答):
    2. (2) 人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病毒的刺激,引起下丘脑中中枢活动增强,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填1种激素名)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3. (3) 新冠病毒感染者因为有大量免疫细胞、淋巴因子存在于病毒含量较高的肺部,会引发呼吸障碍,甚至呼吸衰竭,此时会感受到血液中的(信息分子)含量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呼吸变得急促。
    4. (4) 当病菌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机体将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产生大量的淋巴因子,从而出现炎症反应。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
    5. (5) 炎症反应有助于加强机体对病菌的消灭,但是如果病菌没有被清除,人的免疫系统则会产生更多的淋巴因子,活化更多的免疫细胞,并引起机体机械损伤,这种疾病被称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