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复习微专题21 DNA的结构与复制

更新时间:2021-11-24 浏览次数:11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 ⑤的数目及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B . ①与②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C . ③的名称为鸟嘌呤脱氧核苷或胞嘧啶脱氧核苷 D . DNA分子复制时,④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
  • 2. (2021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研究发现DNA复制需要多种蛋白质参与,其中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单链结合蛋白可以和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并随着子链的延伸而与DNA单链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链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结合不利于DNA新链的形成 B . Rep蛋白能使A与C,T与G之间的氢键断裂 C . 低温处理DNA分子也可以使DNA双链解旋 D . 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 3. (2021·河南模拟) 研究发现,RNA聚合酶运行过快会与DNA聚合酶“撞车”而使DNA折断,引发细胞癌变。一种特殊酶类RECQL5可以吸附到RNA聚合酶上减缓其运行速度,扮演“刹车”的角色,从而抑制癌症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 . “撞车”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C . RECQL5可能会使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减慢 D . 发生“撞车”现象的细胞完成细胞周期所需时间可能会变短
  • 4. (2021·浙江) 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个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的A+T占40%,它的互补链中G与T分别占22%和18%,如果连续复制2 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为(   )
    A . 240个 B . 180个 C . 114个 D . 90个
  • 5. (2021·浙江) 在 DNA 复制时,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可作为原料,与腺嘌呤配对,掺入新合成的子链。

    用 Giemsa 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DNA分子的双链都含有 BrdU 的染色单体呈浅蓝色,只有一条链含有 BrdU 的染色单体呈深蓝色。现将植物根尖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取根尖用 Giemsa 染料染色后,观察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 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呈深蓝色 B . 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着色都不同 C . 第三个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着色不同的染色体均为1/4 D . 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还能观察到深蓝色的染色单体
  • 6. (2021·广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7. (2021·新昌模拟) 下图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②③交替连接构成DNA基本骨架 B . 若一条链的下端是磷酸基团,则另一条链的上端也是磷酸基团 C . 取两位同学制作的单链即可连接成DNA双链 D . 丙到丁过程体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的特点
  • 8. (2021·浙江模拟) 某DNA分子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DNA片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 . 该DNA片段进行复制,第三次复制时需要14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 . 用图中现有结构组件为材料制作DNA模型,不同小组最多可构建44种不同结构模型 D . 图中一条链中相邻碱基之间以“—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相连
  • 9. (2021高一下·广东期中) DNA的双螺旋结构具有多种类型,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双螺旋模型为B-DNA,这是细胞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某些因素下(如胞嘧啶核苷酸甲基化)B-DNA可转变为Z-DNA。Z-DNA不稳定,其不稳定区可能成为潜在的解链位点,因此Z-DNA的存在与DNA的多种功能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DNA结构的稳定性与碱基间的氢键有关 B . 与B-DNA相比,Z-DNA更容易解旋 C . 两种类型的DNA相互转化可调控基因的表达 D . 胞嘧啶核苷酸甲基化后发生基因突变
  • 10. (2021·山东模拟) 15N 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2N=8)细胞核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然后放在不含15N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分裂两次。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细胞中含15N 的染色单体的条数是(   )
    A . 2 B . 4 C . 8 D . 4或8
  • 11. 科学家在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胞(如癌细胞)中发现了DNA的四螺旋结构。形成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等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结构是沃森和克里克首次发现的 ②该结构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形成 ③用DNA解旋酶可打开该结构中的氢键 ④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DNA双螺旋中的比值相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2. (2021高三下·武汉月考) 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正链)。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合成其互补的负链,形成闭合的双链DNA分子,之后正链发生断裂,产生3'-OH,再以此为引物,以未断裂的负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使3'-OH端不断延伸。延伸出的长链可切割、环化产生很多拷贝的环化正链,进而与噬菌体的蛋白质颗粒组装产生子代噬菌体。其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噬菌体ΦX174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数量相等 B . 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双链DNA分子时需要解旋酶参与 C . 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方式可称做半保留复制 D . 该过程表明可以只以一条链为模板进行DNA的合成
  • 13. (2021高三上·济宁期末) 某DNA分子双链均为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 DNA分子以15N标记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甲所示结果;若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乙所示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X层全部是仅含14N 的 DNA 分子 B . Y 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X层的 3 倍 C . 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有6300个 D . Z层与W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1:4
  • 14. (2021·信阳模拟) 大肠杆菌拟核DNA是环状DNA分子,将无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含3H标记的dTT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新合成的DNA链中的脱氧胸苷均被3H标记。在第二次复制未完成时将DNA复制阻断,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此实验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DNA复制过程中,双链会局部解旋 B . Ⅰ所示的DNA链被3H标记 C . DNA复制以两条链为模板 D . DNA复制过程中,两条子链是非同步进行复制的
  • 15. (2021·吕梁模拟) 将某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假设该DNA分子有2400个碱基对,含腺嘌呤1000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DNA一条链上的相邻两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B . 该DNA复制两次,共需要游离的鸟嘌呤数为4200个 C . 若进行有丝分裂,得到的四个子细胞中三个有放射性 D . 若进行减数分裂,得到的四个子细胞全部有放射性
  • 16. (2021·郑州模拟)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以大肝杆菌为实验对象,探索 DNA的复制方式,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Ⅰ代

    B的子Ⅱ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14N/14N)

    仅为重带(15N/15N)

    仅为中带(15N/14N)

    1/2轻带(14N/14N)1/2中带(15N/14N)

    A . 大肠杆菌拟核中的 DNA 呈环形,且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B . 若将第 4 组在同等条件下继续培养,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轻带和中带中DNA分子的数量都将随着增加 C . 若将第3组中子Ⅰ代DNA 的双链分开,再两两随机结合成双链 DNA分子,离心的结果就会出现轻带、中带和重带 D . 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17. (2021·奉贤模拟) 某小组在进行DNA模型搭建时,依次取用代表碱基A,C,T,G的纸片15、12、11、13个,其它材料足量。已知1bp=1碱基对,该小组搭建的双链DNA模型最长为(  )
    A . 25bp B . 24bp C . 23bp D . 28bp
  • 18. (2021·奉贤模拟) 某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后的产物中,含有黑色子链的DNA分子数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19. (2021·黑龙江模拟) 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的继续培养。下列关于细胞内染色体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二次分裂结束只有一半的细胞具有放射性 B . 第二次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4个 C . 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D . 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 20. (2021·黑龙江模拟) 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个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共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m个 B .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34%,则碱基G占16% C . 含有a个碱基、b个腺嘌呤的双链DNA分子中,共含有a-b个氢键 D . 一个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二、实验探究题
  • 21. (2021·全国甲) 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 , )等材料制备了DNA片段甲(单链),对W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A片段甲时,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原因是
    2. (2) 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操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去除RNA分子的目的是
    3. (3) 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
    4. (4) 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
三、综合题
  • 22. (2021高三上·辽宁开学考) 如图表示某种真核生物DNA片段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④全称是,它是组成(填“噬菌体”或“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这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别是新冠病毒含有
    2. (2) 体内DNA复制时,催化形成图甲中⑩形成的酶是,催化⑨断裂需要的酶是
    3. (3) 图乙过程发生的场所为
    4. (4) 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5. (5) 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杂合双链区的多少来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该技术的依据的原理是。两种生物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可得出的结论是
  • 23. (2021·毕节模拟) 图一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一推测,此双链DNA片段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个。
    2. (2) 根据图一脱氧核苷酸链碱基排列顺序,分析图二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从上往下排序)。
    3. (3) 图一与图二对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G的比值分别为,由此说明了DNA分子具有
    4. (4) 一个含10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占20%,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三次,则第三次复制时需消耗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