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物考试

更新时间:2021-11-24 浏览次数:9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七上·德惠期末)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   )
    A . 成熟区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D . 根冠
  • 2. (2021·常州) 超市里用保鲜膜包蔬菜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 . 防止杂菌污染 B . 抑制呼吸作用 C . 促进光合作用 D . 防止水分散失
  • 3. (2019七上·东源期末) 农业生产中,促进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措施是( )
    A . 给农作物松土 B . 粮食晒干后贮藏 C . 给农作物施用化肥 D . 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 4. (2021·长春)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够(  )
    A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 . 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D . 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 5. (2019九下·惠来月考) 当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湿润和清新,而你进入到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会感到气闷,此时你会想到这分别是绿色植物的哪些作用(    )
    A .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B .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D . 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 6. (2021·呼和浩特)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 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到目前为止, 共有 8 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 12 名科学家摘取。下列相关经典实验分析不 正确的是( )

     

    A .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 90 克,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无机盐 被植物吸收利用了的缘故 B .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可以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 污浊了的空气 C .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 . 在上述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 7. (2021·娄底) 小智同学为了更透彻地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了四个实验,你认为哪一不科学(   )
    A . 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在两个密封透明的实验装置中分别放置等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 B . 为了检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用试管收集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然后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C . 为了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设计了有无光照这一变量 D . 为了探究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选用银边天竺葵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 8. (2021·丰台模拟) 在透光塑料袋中放入小番茄后密封,放到见光温暖处24小时后,按压袋子排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改用不透光塑料袋,实验结果一致。以上实验说明小番茄呼吸作用(   )

    A . 需要光照 B . 产生二氧化碳 C . 产生氮气 D . 消耗氧气
  • 9. (2021·广东模拟) 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代表的是氧气 B . A代表的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C . 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 D . 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 10. (2021七上·盐田期末) 某研究小组将绿色植物放在透明的玻璃罩内,在适宜的条件下测量装置内一天24小时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能正确表示测量结果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21七上·云县期末)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 . 呼吸作用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C . 所有的生物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 D .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12. (2017·平凉模拟) 国家粮食部门规定,粮食储存到规定年限后不能再做粮食出售,原因是(    )

    A . 因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营养成分缺乏 B . 粮食的细胞死亡而无法食用 C . 其中产生了很多有毒物质,使用后可能中毒 D . 储存过久,容易生虫而无法食用
  • 13. (2020·朝阳模拟) 在探究植物不同器官呼吸作用强度差异的实验中,选择不同材料各30g置于黑暗密闭容器中,9小时后测定容器中氧气含量,记录数据并绘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不同植物器官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不同 B . 装叶的容器要进行遮光处理,避免光合作用干扰 C . 种子消耗氧气最多,萌发过程中需要能量最少 D . 本实验说明植物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 14. (2021七上·长春期末) 如图表示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影响坐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贮存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 B . 温度越高,呼吸作用强度越高    C . 温度达到50℃时呼吸作用强度最弱   D . 呼吸作用强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 15. (2018·荆门) 将一株天竺葵至于黑暗环境一昼夜,然后移至光下,下图为天竺葵植株随光照强度增强CO2吸收(释放)量发生变化的坐标曲线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O—B段,随着光照增强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越来越强 B . 在B点时,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 . 在C点时,天竺葵植株积累的光合产物有机物最多 D . 在D点时,天竺葵植株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到根茎部位
  • 16. (2021·赤峰) 以下农业生产所采取的措施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种植高粱要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 . 收获的粮食入仓前晒干——抑制呼吸作用 C . 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D . 在温室大棚中安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促进呼吸作用
  • 17. (2021·陕西模拟) 科技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农民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同奔小康。为了提高老高家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适当增加大棚内的昼夜温差②挂果时多喷农药防虫③适当多施有机肥④经常通风⑤喷洒膨大剂⑥阴雨天增加光照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⑥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⑥
  • 18. (2021·沈阳模拟) 小白菜、大白菜、菠菜等叶菜类植物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利于身体健康。农民在种植这类蔬菜时,应适当多施加(   )
    A . 氮肥 B . 磷肥 C . 钾肥 D . 农家肥
  • 19. (2021七上·镇原期末) 小燕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向不同的装片滴加了浓度分别为2%和0.5%的盐水,这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应分别是(  )
    A . 皱缩的;皱缩的 B . 破裂;变大破裂 C . 皱缩的;变大破裂 D . 不变;变大破裂
  • 20. (2021七上·惠城期末) 俗话说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是指在果树的“坐果”期,果农给果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以增加坐果量。“半环状剥皮”的生物学意义是(   )
    A . 促进果树的光合作用 B . 限制水分向茎叶运输 C . 限制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D . 限制“伤口刺激”促进细胞分裂
  • 21. (2020七上·云县期末) 有关植物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木材能逐年加粗是茎中有形成层 B . 茎中的输导组织贯穿植物的全身 C . 树被剥皮后,很容易死亡 D . 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红墨水通过导管向上运输,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
  • 22. (2021七上·普宁期末) 有消息报道称,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A . 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 . “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C . 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   D . “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 23. 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了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产生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 . 叶片下表皮的光照弱 B . 叶片上表皮含叶绿体比 下表皮多 C . 叶片下表皮产生的氧气多 D . 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 24. (2021·五通桥模拟) 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 B . 植物吸收的水分仅有少部分由蒸腾作用散失 C . 晚上植物的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会减弱 D .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拉动体内水分与有机物的运输
  • 25. (2020·赤峰) 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 . 气孔、导管、根毛 B . 根毛、筛管、气孔 C . 筛管、根毛、气孔 D . 根毛、导管、气孔
  • 26. (2020九上·揭西期末) 进行植物无土栽培能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植物能从营养液里获得足够的(   )
    A . 水分和氧气 B . 水分和有机物 C . 水分和无机盐 D . 无机盐和氧气
  • 27. (2021·百色) 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相关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追加钾肥可促进桃树等植物开花,使果实提早成熟 B . 移栽植物时常去掉一些枝叶,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 C . 适时摘除番茄的顶芽可解除顶端优势,有利于多分枝多结果 D . 移栽幼苗要带土移栽,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有利于幼苗成活
  • 28. (2021·湘西)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 . 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 . 减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 . 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 . 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 29. (2021八下·清远期中) 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

    ①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②清水冲洗③叶片脱色

    ④用黑纸将叶片一部分遮光⑤光照⑥滴加碘液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④⑤③②⑥ C . ②①⑤⑥③④ D . ①②⑤④③⑥
  • 30. (2020七上·长垣月考) 在夜间,菜农采取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的办法来提高蔬菜的产量,这样做的原理是( )
    A . 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细菌的危害 B . 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的消耗减少 C . 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弱,水分的散失减少 D . 温度低,光合作用减弱,有机物的积累减少
二、实验探究题
  • 31. (2021·普宁模拟) 实验探究

    选取一株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前应将整株牵牛花进行,再将牵牛花植株按上,图所示方式处置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甲、乙、丙、丁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漂洗,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隔水
    2. (2) 叶片甲经处理后可以用于探究∶
    3. (3) 叶片丙的白斑部分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变量是∶
    4. (4) 若实验的最后叶片乙滴加碘液不变蓝,叶片丁滴加碘液变蓝色,通过对照则说明∶

    5. (5) 结合本实验,请你提出一项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
三、综合题
  • 32. (2021七上·罗湖期末) 图1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2为该植物在夏季的天气中不同时间点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实线为曲线Ⅰ,虚线为曲线Ⅱ,两线相交于点a和点c),图3为叶的横切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 (1) 图1中的(填字母)和图2中的曲线Ⅱ表示同一种生理活动。
    2. (2) 分析图2中的曲线,在点(填时间点)左右有机物积累最多。曲线Ⅰ在12点左右出现下降,与图3中的[⑥](填结构名称)部分关闭有关。
    3. (3) 人们会给植物施加“气肥”(二氧化碳),目的是增强植物的作用以提高产量。
    4. (4) 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提倡植树造林是因为绿色植物在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圈中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33. (2021·龙东)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年。“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比如:北方地区适合建造温室大棚种植有机蔬菜。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农业技术人员给出了一系列建议:移栽蔬菜幼苗根部要带个土团。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叶片。要进行合理密植,夜间、阴雨天采用人工照明。将大棚与猪舍,鸡含连通,便于施农家肥。夜间,大棚要掀开一角,降低内部温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很多地区快速脱贫。

    1. (1) 移栽蔬菜幼苗时,根部带个土团的目的是
    2. (2) 合理密植,夜间和阴雨天采用人工照明都是为了提高效率。
    3. (3) 种植蔬菜要适量施肥,肥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4. (4) 夜间,大棚降低温度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5. (5) 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叶片,是为了降低
  • 34. (2021·成都)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如图1)于2021年5月22日与世长辞,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团队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种植海水稻,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如图3是图2中海水稻叶片局部放大示意图,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海水稻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3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通过C过程,海水稻能将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变成贮存能量的,并且释放
    2. (2) 海水稻完成图3中的C过程所需的水分,主要通过根尖的区吸收,再经(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叶等器官。进入海水稻体内的大部分水会通过图3中所示的(填字母)过程散失到环境中。
    3. (3) 图3中的A过程主要发生在海水稻细胞的(填细胞内的结构名称)内,该过程对海水稻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4. (4) 在迪拜的沙漠里长出的海水稻,最高亩产达到了520公斤。将同样的海水稻种植在其它沿海滩涂,亩产量往往会发生变化,影响海水稻产量的环境因素有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