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政...

更新时间:2021-12-30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0高一上·深圳月考)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父系社会后期,中国社会已产生贫富分化的现象,到夏朝阶级产生了,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对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认识正确的是(    )
    A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平等变为剥削不平等,是历史的倒退 B . 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 C .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D . 人们拥有人身自由,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
  • 2.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
    A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 地主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 C . 奴隶起义最终推翻了奴隶制度 D . 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 3. (2020高一上·界首月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当时的中国不愿意抵抗

    ③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    

    ④西方文明更为先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4. (2021高一上·白城期中) 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用来再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即工资;另一部分叫“剩余劳动时间”,用来创造新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这表明(   )

    ①资本家与工人间是一种公平的交易      ②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式具有隐蔽性

    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榨取剩余价值      ④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式更具残酷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由此可见(   )

    ①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革命任务不同

    ②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均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③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领导阶级不同

    ④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相互联系、相互衔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0高一上·元氏月考) 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这个“过渡时期”是指(   )
    A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从旧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   C . 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100年,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换了人间。产生这一巨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B .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C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 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8.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对本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描述正确的是( )

    ①规定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规定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  

    ③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公布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1高一上·洮南期中)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A . 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 B . 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 C . 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 . 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
  • 10. 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归根到底,必须(    )
    A . 要在全世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B .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同国际接轨 C . 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D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11. (2020高一上·辛集月考) 在中共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开始于(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 新中国的成立 D . 抗美援朝的胜利
  •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 C . 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D . 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要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要(    )
    A . 大力发展生产力 B . 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C . 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D . 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 14. 大型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用107个改革故事,勾连历史与现实,让改革开放40年的宏伟画卷生动呈现出来,向改革开放致敬,为改革开放写史,为伟大时代讴歌,让广大观众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下列对改革开放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④使中国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习近平指出,    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
    A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四个方面的新的伟大觉醒。按照时间顺序下列四个方面排序正确的是(    )

    ①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②①③④
  • 17. (2021高一上·江西开学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③体现了中国制度自信,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

    ④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②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④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温饱问题得到大幅度缓解,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全部完成。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宣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②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③完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表明(   )

    ①中国发展迅速,已经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只是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

    ③中国人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中国道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

    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2021高一下·吉林开学考)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   )

    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②为世界人民谋和平③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④为中华民族谋未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我们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
    A . 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B . 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C . 把海南省开辟为经济特区 D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其核心要义是(    )
    A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C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24. 下面是从明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的变化: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期)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的变化表明(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表明我国农村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③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5. 中国梦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对这句话理解最贴切的是(   )
    A . 为了实现中国梦,要放弃个人的梦想 B .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 . 中国梦可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同步富裕 D . 中国梦只关注中国人民幸福成功的梦想,与世界无关
  • 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为此,我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  )

    ①努力做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②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③把中国梦融入自己的人生理想中     ④刻苦练就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7. 改革先锋奖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颁授的奖章。改革先锋奖章以“春华秋实”为设计主题。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迎风飘扬的旗帜诠释获奖者砥砺奋进、披荆斩棘、阔步前行的先锋精神,丰碑象征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编织的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携手并肩,众志成城,共同编织“中国梦”。其设计内涵是(   )

    ①改革开放成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   

    ②表明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③体现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说明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A . 我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 .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 . 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 D . 全面小康已经建成,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2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关于中国梦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②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④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0.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这里的“变”与“不变”意味着( )

    ①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已经改变   

    ②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④我国应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由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40年的不断探索,40年的努力奋斗,40年的伟大实践,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

  •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 33. 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即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1. (1) 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材料四  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在给青年学生的回信中深情写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2. (2) 谈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我们青年人应该如何有所作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