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2年浙江选考优质题汇编专题四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

更新时间:2021-11-12 浏览次数:5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山水联盟”开学考) 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使酶促反应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下酶活性一定最佳 B . 在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鸡肝或马铃薯块茎若未制成匀浆则与制成匀浆实验结果不同 C . 若添加了淀粉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内呈现轻度阳性反应则说明蔗糖酶不纯净 D . 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所需的最适pH不同
  • 2.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下列属于放能反应的是(  )
    A . 提重物时肌肉的收缩 B . 葡萄糖在细胞溶胶中转化为丙酮酸 C . 乳酸在肝脏中转化为葡萄糖 D . 三碳酸被还原为三碳糖
  • 3. (2021高二上·“精诚联盟”开学考) 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酵母菌的细胞溶胶中能进行过程①、②和④ B . 过程③被乳酸脱氢酶氧化成乳酸 C . ①③共产生少量ATP,是因为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D .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为过程③提供还原剂
  • 4.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某同学将发芽的蚕豆子叶放入加有亚甲基蓝溶液(亚甲基蓝氧化态为蓝色,还原态为无色)的试管中,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并在水面覆盖适量石蜡油,一段时间后取出子叶,整个实验过程子叶颜色由蓝色变浅后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缺少用等量煮熟的蚕豆子叶做为对照 B . 该实验在水面覆盖适量石蜡油的目的是制造富氧环境 C . 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亚甲基蓝被厌氧呼吸产生的[H]还原 D . 取出后子叶蓝色深度恢复的原因是还原的亚甲基蓝被空气氧化
  • 5.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如图为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部分阶段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为柠檬酸循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B . 用于电子传递链的[H]仅来自①过程 C . ②过程产生的ATP比③过程产生的ATP多 D . 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
  • 6. (2021高二下·宁波期末) 如图为细胞呼吸过程简图,其中①~⑤代表不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能进行①②③过程,说明该生物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型 B . 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溶胶内能发生的是①②③⑤过程 C . 催化②④⑤过程的酶存在差异,④和⑤过程不产生ATP D . 经过①⑤过程,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
  • 7. (2021高一下·宁波期末) 人参是一种森林底层生活的植物,胡杨则是适应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是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的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2、b1、c)下的生理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1中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是胡杨和人参 B . 在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应为图2中的Ⅲ状态 C . 图1中d点之后限制乙曲线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有温度、CO2浓度等 D . 为了提高乙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的办法,则d点将向右上移动
  • 8. (2021高一下·宁波期末) 图表示生物重要的储能物质A(糖类)水解后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字母代表物质、序号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③过程中Y均被还原 B . 若M是乳酸,则该过程只发生在动物体内 C . 若物质X是葡萄糖、Y是丙酮酸,则物质A一定是淀粉 D . 若M为乙醇,则①②与①③产生等量气体时,消耗葡萄糖量前者是后者的3倍
  • 9. (2021高一下·慈溪期末) 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体细胞内储存有大量的ATP B .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 C . 线粒体是蓝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D . ADP转化为ATP需要Pi、酶、腺苷、能量
  • 10. (2021高二下·舟山期末) 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①产生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B . 物质②既是需氧呼吸的产物,也是需氧呼吸的反应物 C . 阶段A和阶段B为阶段C提供NADH和ATP D . 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也可以产生物质①
  • 11. (2021高二下·浙江期末) 下图表示葡萄果实细胞呼吸过程中含碳物质的变化过程,其中C2表示2个碳原子的化合物,C3表示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①②③表示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葡萄糖 C3 C2 X

    A . 过程①和②均可能产生ATP B . 过程②和③均可能产生[H] C . 过程②和③均可能产生CO2 D . 过程①和③发生的场所可能不同
  • 12. (2021高二下·奉化期末) 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有氧呼吸过程图,4、7均为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2→3过程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 . 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C . 3必定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D . 6可来自叶绿体
  • 13. (2021高二下·奉化期末) 下图是人体细胞代谢部分简图。图中甲表示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丁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不同 B . 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D . 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细胞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 14. (2021高二下·金华期末) 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
    A . 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 . 用水作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 C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液泡、类囊体等结构 D . 用于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二、实验探究题
  • 15. (2021高三上·“山水联盟”开学考) 为了研究土壤含水量和CO2浓度对番茄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

    光合速率(molCO2·m-2·S-1

    相对气孔开度(%)

    水分利用效率

    A

    对照

    大气CO2浓度

    12

    100

    1.78

    B

    干旱

    7.5

    62

    1.81

    C

    对照

    CO2浓度倍增

    15

    83

    3.10

    D

    干旱

    11

    47

    3.25

    1. (1) 该实验的光合速率可用吸收的CO2量反映。
    2. (2) 受干旱胁迫的番茄植株,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的光合色素较正常生长植株明显减少,这将直接减弱碳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为反应。
    3. (3) 干旱胁迫可提高番茄植株(填激素)的含量,据表可知,CO2浓度的倍增可(填“增强”或“减弱”)干旱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并可通过提高来增强抗旱能力。
    4. (4) 若将A组的自然光换成相同光强下的红光,则光饱和点(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光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6. (2021高二上·“精诚联盟”开学考) 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实验条件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条件

    叶绿素a(mg/cm2

    叶绿素b(mg/cm2

    最大净光合速率(mmol/m2·s)

    正常光照、正常供水

    1.8×10-2

    0.4×10-2

    1.9×10-2

    弱光照(15%正常光照)、正常供水

    1.7×10-2

    0.4×10-2

    0.7×10-2

    弱光照(15%正常光照)、50%的正常供水

    2.5×10-2

    0.7×10-2

    0.9×10-2

    1. (1) 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主要吸收光,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该过程中水中的将NADP+还原为NADpH。色素经提取和法分离后,组成成分为碳氢链分子的色素分布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第条。
    2. (2) 据表分析,乙组黄瓜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小于甲组的原因是。丙组黄瓜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于乙组的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中,有利于吸收更多可见光。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光照减弱,可适当,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 17.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株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做如下处理:(1)对照组;(2)施氮组,补充尿素(12g•m-2);(3)水+氮组,补充尿素(12g•m-2)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

    气孔导度(mmol·m-2·s-1

    85

    65

    196

    叶绿素含量(mg·g-1

    9.8

    11.8

    12.6

    RuBP羧化酶活性(μmol·h-1·g-1

    316

    640

    716

    光合速率(μmol·m-2·s-1

    6.5

    8.5

    11.4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光反应中H2O光解的产物是
    2. (2) 光合作用必需的含氮物质有(写出两种即可)。相比对照组,施氮组光合速率更大的原因是
    3. (3) 为了检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以用溶剂提取光合色素,并加入防止其分解,再用法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4. (4) 施氮肥同时补充水分,玉米有更大的光合速率,一是有利于,促进根系对氮的吸收,合成更多的叶绿素和RuBP羧化酶;二是有利于,保证叶肉细胞CO2的供应。
三、综合题
  • 18.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人参是喜阴植物,其对光照环境要求严格。科研人员利用不同光质LED灯对人参进行日出前2h和日落后2h补光处理。设置蓝光(B)、红光(R)和红蓝混合光(M)以及不补光(CK)的4种处理,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对人参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研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2. (2) 如果研究人员要测定人参的光合色素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情况,可用(物质)提取色素后进行实验,在可见光范围内测光合色素溶液的吸光率,从而获得人参光合色素的
    3. (3) 图中通过测定从而得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数据,如果要测定人参的呼吸速率,还需要测定。实践表明农田栽人参时用绿色棚膜的效果最佳,原因是
    4. (4) 从图1研究结果中,9:00-11:00时段内,CK和M组的胞间CO2浓度一直下降,但净光合速率却仍然达到了最高峰,推测其原因是。据图2分析,下午到傍晚胞间CO2浓度高的原因是
  • 19. (2021高一下·嘉兴期末) 黑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池塘、湖泊等淡水中,是一种易获得的理想实验材料。某学习小组利用黑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图2表示在适宜温度、较低浓度 NaHCO3溶液下,利用装置1测得的黑藻O2释放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1. (1) 图1装置中,若不更换灯泡,则可通过改变来改变光照强度大小。实验装置装配完成后,要检查装置的
    2. (2) 图1装置中,不能用产热量较高的白炽灯,原因是
    3. (3) 黑藻的O2释放速率(表观光合速率)不能代表叶绿体的O2产生速率(真正光合速率)。若想测得真正的光合速率,则还需将图1装置进行处理来测出呼吸速率。
    4. (4) 据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2时,黑藻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相对值为。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7时,若要提高黑藻光合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20. (2021高二下·慈溪期末) 以黑藻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膜上,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并将转化的能量储存在中,用于碳反应中 的还原。若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所代表的色素主要吸收光。
    2. (2) 观察黑藻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时,将黑藻叶片直接放在较玻片上,不需要撕、切等操作,这是因为黑藻叶片。同时,细胞内的叶绿体存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发生分布位置改变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弱光条件下,叶绿体会汇集到细胞顶面,使其能;强光条件下,叶绿体移动到细胞两侧,以避免强光的伤害。若长期处于弱光条件下,叶绿体还可发生(列出1点)等适应性变化。

    3. (3) 为了探究温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将黑藻置于密闭容器内,利用传感器测定容器内氧气浓度的改变量。

      如图装置研究黑藻的光合作用,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代表黑藻的光合速率。若要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变换图中可调光源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