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中心中学2021-2022学年六年...

更新时间:2021-12-11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七上·海伦期中) 下列选项中全都是生物的一组是(    )
    A . 马、课本、桌子、牛 B . 鱼、砖头、大象、水 C . 人、蝴蝶、蘑菇、鸟 D . 树、太阳、石头、草
  • 2. 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具有( )
    A . 生长现象 B . 适应现象 C . 遗传现象 D . 变异现象
  • 3. 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活动中,某兴趣小组调查到了以下生物:玉米、鸭、猪、哈八狗。如果按照用途,可将它们依次分为(  )
    A . 植物、动物 B .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C .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D . 生产者、消费者
  • 4. (2018六上·黑龙江期末)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 . 有光、无光 B . 有光、无水 C . 干燥、湿润  D . 有空气、无空气
  • 5. 尝试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中,“空气湿度可能随植物叶片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这句话是科学探究的哪一个环节?(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制定和实施计划 D . 得出结论
  • 6.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B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C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
  • 7. (2020七上·东城期末) 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 . 阳光 B . C . 温度 D . 空气
  • 8. 海鱼在淡水里无法生存,这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 B . 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环境只能适应一定的生物
  • 9. (2020七上·长春月考)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数量/只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

    湿土

    明亮

    20

    纸盒的右半侧

    10

    湿土

    阴暗

    30

    A . 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 .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 .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 . 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 10.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生态因素是(   )
    A . 田野里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 . 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 C . A和B的总和 D . A和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 11. (2019七上·赵县期末) 生活在绿草地中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   )
    A .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都能影响环境 C . 生物具有应激性 D . 生物具有遗传特性
  • 12. “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 . 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 . 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 C . 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D . 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 13. (2018七上·丹江口期中) 麦田里的杂草和麦子争夺阳光、养料、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 . 捕食关系 B . 合作关系 C . 竞争关系 D . 互助关系
  • 14. (2015七上·逐鹿月考)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  )

    A . 互生 B . 寄生 C . 共生 D . 腐生
  • 15. (2018八上·西华期末) 草原中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
    A . 牧草 B . C . D .
  • 16. 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

    A . 老虎→狼→羊→草 B . 阳光→草→羊→狼→老虎 C . 草→昆虫→蛙→蛇→鹰→分解者 D . 草→昆虫→蛙→蛇→鹰
  • 17.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

    A .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 18. 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的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  )
    A . 调大光圈,使用平面反光镜 B . 调大光圈,使用凹面反光镜 C . 调小光圈,使用平面反光镜 D . 调小光圈,使用凹面反光镜
  • 19.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看到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若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玻片应(  )
    A . 向左上方移动 B . 向左下方移动 C . 向右上方移动 D . 向右下方移动
  • 20. (2019七上·平川期中) 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物点在(   )
    A . 目镜上 B . 物镜上 C . 载玻片上 D . 反光镜上
  • 21. (2015七上·滑县期中)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 . 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 . 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 . 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 22. 在透明玻片上写“6>9”,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所看到的物像是(  )
    A . 9>6 B . 6<9 C . 9<6 D . 6>9
  • 23. 细胞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
    A . 细胞壁 B . 液泡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24. (2018七上·深圳期中) 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的主要区别是:(    )
    A . 细胞具一定的形态,而气泡多为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 B . 在染色的细胞中都可看到细胞核,而气泡中没有 C . 轻轻按压盖玻片,细胞不移动、不变形,气泡会移动变形 D . A,B,C都对
  • 25. 小红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 . 目镜5╳,物镜10╳ B . 目镜10╳,物镜10╳ C . 目镜5╳,物镜40╳ D . 目镜10╳,物镜40╳
二、综合题
  • 26.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 (1)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 (2) 猫生小猫属于
    3. (3) 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 (4) 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 (5)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27. 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植物是者;图中细菌和真菌是者。图中消费者是
    2. (2) 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
    3. (3) 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4. (4) 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是等。
  • 28.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流动的。
    2. (2) 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3. (3) 完整的生态系统应该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还有
    4. (4) 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含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5. (5)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个我们的共同家园。
    6. (6) 在该生态系统中蛇与鹰的关系是
    7. (7) 生态系统有能力。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的捕杀狐和蛇,则一段时间内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减少,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29. 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其结构模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③],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结构[③]的镜。若在[①]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2. (2) 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⑤]
    3. (3) 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方移动。
    4. (4) 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的,要使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的。
  • 30. 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 (1) ②是盖盖玻片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而影响观察。
    2. (2) (填序号)表示色的步骤。
    3. (3)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倍。
    4. (4) 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机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来表示。
  • 31.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1 )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 2 )假设:

    ( 3 )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为了得出较准确的结论,不能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原因是

    ( 4 )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O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5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2. 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某地曾经发生了一次洪涝,许多稻田被洪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水稻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农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稻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水稻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水稻。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水稻又得到了好收成。

    1. (1) 故事中的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阳光、洪水、田鼠、蛇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活,在生物学上,把影响水稻生活的这些因素统称为,其中阳光、洪水又属于因素。
    2. (2) 稻田里还会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关系。
    3. (3)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一条食物链:
    4. (4)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该生态系统很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