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1-12-11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 B . 试管:“干燥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C .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D .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 2. (2021·泰安)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试剂的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 . 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别的试剂 B . 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C .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 . 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
  • 3. 祖国的发展建设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 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于制作霓虹灯 C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 . 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 4. (2019九上·磴口期中) 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燃烧

    Y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混合物

    缓慢氧化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0·肇源模拟)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制取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可能装置漏气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结果偏小:可能是红磷不足 C .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刚点燃火柴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
  • 6. “宏观辨析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冰块容易被敲碎——是因为分子可以再分 B .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D . 喷洒消毒液杀灭新冠病毒时闻到特殊气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7. (2020九上·内江月考) 高铁上装有烟雾传感器,主体是放有镅(Am)的电离室,这种镅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5个质子和14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95 B . 146 C . 241 D . 51
  • 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B同周期 B . A,D同族 C . 原子核中质子数D>B D . D,F化学性质相似
  • 9. (2020·苏州) 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 . 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 . 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 . 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 10.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 .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 C .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 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的气体在点燃前必须验纯
  • 11. (2020·西藏)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2H:两个氢元素 B . Mg2+:镁的化合价为+2价 C . NO2: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D . 2NH3:两个氨分子
  • 12.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 C22H19FN4O2 , 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达苯胺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 . 一个西达苯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 西达苯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D . 西达苯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3. (2020·宜昌) 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的值为12 B . 丁属于化合物 C . 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 . 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 14. (2020·无锡) 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将9.3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完全脱水,得到8.3g钴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A . CoO B . CoO3 C . Co2O3 D . Co3O4
  • 15. (2020九上·皇姑期末)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关于碳单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石墨能导电

    石墨可用作电极

    B

    金刚石密度大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C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活性炭可用作净化硬水

    D

    碳具有氧化性

    焦炭可用于治金工业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的实验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装入大理石 B . 加稀盐酸 C . 制取并收集CO2 D . 检验是否收集满
  • 17.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一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 .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一升华吸收热量 C .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 .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能溶于水
  • 18. (2020九上·北镇期中)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B . 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 C . “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 . 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
  • 19. (2020九上·福田期末) 天然气、石油、煤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三大化石燃料。下列有关煤的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煤饼做成蜂窝煤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B . 烧煤的地方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原因是生成了CO C . 煤中含硫元素,燃烧放出SO2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 . 煤在干馏过程中可以产生焦炭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 21.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占 78%的气体是
    2. (2) 空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3. (3) 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实验时若进水的体积超过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 ,原因可能是

  • 22. 下图甲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A,B,C,D 四种粒子中最稳定的是。(填字母)
    3. (3) A在化学反应中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 (4) 写出由B,C两种微粒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23.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 (1) 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进行验证。
    2. (2) 下图中,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 24.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结束后,在左面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在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2. (2) 右面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 化学与能源、环保等方面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改善环境,可在汽油中添加乙醇来调整燃油结构。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不少家庭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的优点是
    3. (3) 我们要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其主要原因是
  • 26.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物质的化学式
    2. (2) C物质的用途(答一点即可)。
    3. (3) 请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4. (4) D生成C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27.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气体的制备

      仪器①的名称为

    2. (2) 请指出装置B中存在的一处不正确,若选用 C 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 (3) 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选填“a”或“b”)端通入。
    4. (4)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5. (5) (实验二)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探究

      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上图中的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6. (6) 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对KClO3分解(选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7. (7) 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
  • 28. 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对化学课本中的“实验活动”开展研究。
    1. (1) (实验活动一)下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步骤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如果继续加热较长时间,蘸水的棉球也会燃烧,请从燃烧的角度解释原因:

    2. (2) (实验活动二)指导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步骤二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产物只有两种且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氧气,反应(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3.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4. (4) 已知过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请标注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四、计算题
  • 29. 某校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共热做氧气的制取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如图所示。请计算: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
    2. (2) 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
  • 30. 在一定条件下,用CO2和H2O的混合气体来制备CO和H2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其原理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2. (2) 根据上述原理,若44gCO2参与反应,最多产生CO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