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更新时间:2021-11-10 浏览次数:19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湖北) 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不耐贮藏 B . 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利于保鲜 C . 冷藏时,梨细胞的自由水增多,导致各种代谢活动减缓 D . 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
  • 2. (2021·辽宁) 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 B . 应保持培养液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同 C . 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D . 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
  • 3. (2021·辽宁) 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指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观察指标

    A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壁的位置变化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

    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

    D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1·天津) 铅可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改变、高尔基体扩张,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这些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   )
    A . 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 B .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C . 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 D . [H]与O2结合生成水
  • 5. (2021·天津) 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实验材料选择不适合的是(   )

    A .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 . 用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C . 用洋葱鳞片叶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D . 用洋葱鳞片叶粗提取DNA
  • 6. (2021·北京) 关于物质提取、分离或鉴定的高中生物学相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研磨肝脏以破碎细胞用于获取含过氧化氢酶的粗提液 B . 利用不同物质在酒精溶液中溶解性的差异粗提DNA C . 依据吸收光谱的差异对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 D . 利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变化的反应来鉴定蛋白质
  • 7. (2021·北京) 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两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 B . 35℃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相等 C . 50℃时HT植株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不能 D . HT植株表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 8. (2021·北京) 在有或无机械助力两种情形下,从事家务劳动和日常运动时人体平均能量消耗如图。对图中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

    A . 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 B . 葡萄糖是图中各种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 C . 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 D . 借助机械减少人体能量消耗就能缓解温室效应
  • 9. (2021·浙江) 渗透压降低对菠菜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图甲是不同山梨醇浓度对叶绿体完整率和放氧率的影响,图乙是两种浓度的山梨醇对完整叶绿体 ATP 含量和放氧量的影响。CO2以HCO3-形式提供,山梨醇为渗透压调节剂,0.33 mol·L-1时叶绿体处于等渗状态。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等渗相比,低渗对完整叶绿体 ATP合成影响不大,光合速率大小相似 B . 渗透压不同、叶绿体完整率相似的条件下,放氧率差异较大 C . 低渗条件下,即使叶绿体不破裂,卡尔文循环效率也下降 D . 破碎叶绿体占全部叶绿体比例越大,放氧率越低
  • 10. (2021·浙江) 需氧呼吸必须有氧的参加,此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

    A . 在细胞溶胶中,参与糖酵解过程 B . 与丙酮酸反应,生成 CO2

 C . 进入柠檬酸循环,形成少量 ATP D . 电子传递链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 11. (2021·湖南)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O2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 B . 在暗反应阶段,CO2不能直接被还原 C . 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 D . 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 12. (2021·湖南)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 B . 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 C . 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 D . 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
  • 13. (2021·河北) 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NaOH与CuSO4配合使用在还原糖和蛋白质检测实验中作用不同 B . 染色质中的DNA比裸露的DNA更容易被甲基绿着色 C .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以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作为层析液 D . 利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 14. (2021·河北) 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 , 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 B . 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 . 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 . 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 15. (2021·广东) 与野生型拟南芥WT相比,突变体t1和t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图1示意图),造成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的不同(图2),进而引起光合速率差异,但叶绿素含量及其它性状基本一致。在不考虑叶绿体运动的前提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t2比t1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B . t1比t2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光合吸收CO2与呼吸释放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C . 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素的含量无关 D . 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
  • 16. (2021·广东) 秸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细胞呼吸(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 B . 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 C . 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 D . 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
  • 17. (2021·广东) 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唯一催化CO2固定形成C3的酶被称为Rubis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Rubisco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 . 激活Rubisco需要黑暗条件 C . Rubisco催化CO2固定需要ATP D . Rubisco催化C5和CO2结合
  • 18. (2021·全国甲) 某同学将酵母菌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不可能得到的结果是(    )
    A . 该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繁殖 B . 该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 C . 该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乙醇 D . 该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
  • 19. (2021·浙江) 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 B . 呼吸作用减弱,精酵解产生的CO2减少 C . 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D . 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
二、多选题
  • 20. (2021·辽宁) 肝癌细胞中的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可通过微囊泡的形式分泌,如下图所示。微囊泡被单核细胞摄取后,PKM2进入单核细胞内既可催化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生成,又可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微囊泡的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微囊泡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 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进行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 PKM2主要在单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起催化作用 D . 细胞因子促进肝癌细胞产生微囊泡属于正反馈调节
  • 21. (2021·山东) 关于细胞中的 H2O 和 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中一定有 H2O 产生 B .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一定消耗 H2 O C . 植物细胞产生的 O2 只能来自光合作用 D . 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中的氧元素只能来自于 H2O
三、双选题
  • 22. (2021·河北)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如图)。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角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 B . 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蔬,有氧呼吸中不需要氧气参与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到抑制 C . 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 D . 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及时清除乙烯,可延长果蔬保鲜时间
四、实验探究题
  • 23. (2021·北京) 近年来发现海藻糖-6-磷酸(T6P)是一种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研究者以豌豆为材料研究了T6P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 (1) 豌豆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在中合成三碳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蔗糖后运输到发育的种子中转化为淀粉贮存。
    2. (2) 细胞内T6P的合成与转化途径如下:

      底物 T6P 海藻糖

      将P酶基因与启动子U(启动与之连接的基因仅在种子中表达)连接,获得U-P基因,导入野生型豌豆中获得U-P纯合转基因植株,预期U-P植株种子中T6P含量比野生型植株,检测结果证实了预期,同时发现U-P植株种子中淀粉含量降低,表现为皱粒。用同样方法获得U-S纯合转基因植株,检测发现植株种子中淀粉含量增加。

    3. (3) 本实验使用的启动子U可以排除由于目的基因对种子发育产生的间接影响。
    4. (4) 在进一步探讨T6P对种子发育的调控机制时,发现U-P植株种子中一种生长素合成酶基因R的转录降低,U-S植株种子中R基因转录升高。已知R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r的种子皱缩,淀粉含量下降。据此提出假说:T6P通过促进R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中淀粉的积累。请从①~⑤选择合适的基因与豌豆植株,进行转基因实验,为上述假说提供两个新的证据。写出相应组合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U-R基因    ②U-S基因    ③野生型植株④U-P植株    ⑤突变体r植株

  • 24. (2021·湖南) 图a为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叶绿体中某种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及光反应过程的简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b表示图a中的结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过程将水分解成O2、H+和e- , 光能转化成电能,最终转化为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若CO2浓度降低.暗反应速率减慢,叶绿体中电子受体NADP+减少,则图b中电子传递速率会(填“加快”或“减慢”)。
    2. (2) 为研究叶绿体的完整性与光反应的关系,研究人员用物理、化学方法制备了4种结构完整性不同的叶绿体,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实验,用Fecy或DCIP替代NADP+为电子受体,以相对放氧量表示光反应速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叶绿体A:双层膜结构完整

      叶绿体B:双层膜局部受损,类囊体略有损伤

      叶绿体C:双层膜瓦解,类囊体松散但未断裂

      叶绿体D:所有膜结构解体破裂成颗粒或片段

      实验一:以Fecy为电子受体时的放氧量

      100

      167.0

      425.1

      281.3

      实验二:以DCIP为电子受体时的放氧量

      100

      106.7

      471.1

      109.6

      注:Fecy具有亲水性,DCIP具有亲脂性。

      据此分析:

      ①叶绿体A和叶绿体B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双层膜对以(填“Fecy”或“DCIP”)为电子受体的光反应有明显阻碍作用,得出该结论的推理过程是

      ②该实验中,光反应速率最高的是叶绿体C,表明在无双层膜阻碍、类囊体又松散的条件下,更有利于,从而提高光反应速率。

      ③以DCIP为电子受体进行实验,发现叶绿体A、B、C和D的ATP产生效率的相对值分别为1、0.66、0.58和0.41。结合图b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 25. (2021·全国乙卷)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一些植物(如植物甲)具有特殊的CO2固定方式。这类植物晚上气孔打开吸收CO2 , 吸收的CO2通过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 (1) 白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于苹果酸脱羧和释放的CO2
    2. (2) 气孔白天关闭、晚上打开是这类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能防止,又能保证正常进行。
    3. (3) 若以pH作为检测指标,请设计实验来验证植物甲在干旱环境中存在这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五、综合题
  • 26. (2021·湖北)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面积最大和空间尺度最长的一种交错带。近几十年来,该区域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我国生态问题最为严重的生系统类型之一。因此,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成为促进区域退化土地恢复和植被重建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生态措施之一研究人员以耕作的农田为对照,以退耕后人工种植的柠条(灌木)林地、人工杨树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样地,调查了退耕还林与还草不同类型样地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样地类型

    总个体数量(只)

    优势类群(科)

    常见类群数量(科)

    总类群数量(科)

    农田

    45

    蜉金龟科、蚁科、步甲科和蠼螋科共4科

    6

    10

    柠条林地

    38

    蚁科

    9

    10

    杨树林地

    51

    蚁科

    6

    7

    自然恢复草地

    47

    平腹蛛科、鳃金龟科、蝼蛄科和拟步甲科共4科

    11

    1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样地中,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产生的原因是
    2. (2) 农田优势类群为4科,多于退耕还林样地,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与农田中较高有关(答出2点即可)。
    3. (3) 该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效应比退耕还林措施(填“好”或“差”)。
    4. (4) 杨树及甲、乙两种草本药用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和甲相比,乙更适合在杨树林下种植,其原因是
  • 27. (2021·辽宁) 早期地球大气中的O2浓度很低,到了大约3.5亿年前,大气中O2浓度显著增加,CO2浓度明显下降。现在大气中的CO2浓度约390μmol·mol-1 , 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一种催化CO2固定的酶,在低浓度CO2条件下,催化效率低。有些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CO2浓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Rubisco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CO2浓度,促进了CO2的固定。回答下列问题:
    1. (1) 真核细胞叶绿体中,在Rubisco的催化下,CO2被固定形成,进而被还原生成糖类,此过程发生在中。
    2. (2) 海水中的无机碳主要以CO2和HCO3-两种形式存在,水体中CO2浓度低、扩散速度慢,有些藻类具有图1所示的无机碳浓缩过程,图中HCO3-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填“细胞外”或“细胞质基质”或“叶绿体”),可为图示过程提供ATP的生理过程有

    3. (3) 某些植物还有另一种CO2浓缩机制,部分过程见图2。在叶肉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可将HCO3-转化为有机物,该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进入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释放CO2 , 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

      ①由这种CO2浓缩机制可以推测,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Rubisco。

      ②图2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属于(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

      ③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技术。

    4. (4) 通过转基因技术或蛋白质工程技术,可能进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以下研究思路合理的有__________。
      A . 改造植物的HCO3-转运蛋白基因,增强HCO3-的运输能力 B . 改造植物的PEPC基因,抑制OAA的合成 C . 改造植物的Rubisco基因,增强CO2固定能力 D . 将CO2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不具备此机制的植物
  • 28. (2021·山东) 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 O2与 CO2 竞争性结合 C5 , O2与 C5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 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向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光呼吸抑制剂 S oBS 溶液,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呼吸强度见下表。光合作用强度用固定的 CO2量表示,SoBS 溶液处理对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

    SoBS浓度(mg/L)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光合作用强度(CO2μmol·m2·s-1

    18.9

    20.9

    20.7

    18.7

    17.6

    16.5

    15.7

    光合呼吸强度

    (CO2μmol·m2·s-1

    6.4

    6.2

    5.8

    5.5

    5.2

    4.8

    4.3

    1. (1) 光呼吸中 C5与 O2结合的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中。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水稻,突然停止光照,叶片 CO2释放量先增加后降低,CO2释放量增加的原因是
    2. (2) 与未喷施 SoBS 溶液相比,喷施 100mg/L SoBS 溶液的水稻叶片吸收和放出CO2量相等时所需的光照强度(填:“高”或“低”),据表分析,原因是
    3. (3) 光呼吸会消耗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农业生产中可通过适当抑制光呼吸以增加作物产量。为探究 SoBS 溶液利于增产的最适喷施浓度,据表分析,应在mg/L 之间再设置多个浓度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
  • 29. (2021·天津) Rubisco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催化CO2固定的酶。但其也能催化O2与C5结合,形成C3和C2 , 导致光合效率下降。CO2与O2竞争性结合Rubisco的同一活性位点,因此提高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效率。
    1. (1) 蓝细菌具有CO2浓缩机制,如下图所示。

      注:羧化体具有蛋白质外壳,可限制气体扩散

      据图分析,CO2依次以方式通过细胞膜和光合片层膜。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可提高羧化体中Rubisco周围的CO2浓度,从而通过促进和抑制提高光合效率。

    2. (2) 向烟草内转入蓝细菌Rubisco的编码基因和羧化体外壳蛋白的编码基因。若蓝细菌羧化体可在烟草中发挥作用并参与暗反应,应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在转基因烟草细胞的中观察到羧化体。
    3. (3) 研究发现,转基因烟草的光合速率并未提高。若再转入HCO3-和CO2转运蛋白基因并成功表达和发挥作用,理论上该转基因植株暗反应水平应,光反应水平应,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 30. (2021·天津) 乳酸菌是乳酸的传统生产菌,但耐酸能力较差,影响产量。酿酒酵母耐酸能力较强,但不产生乳酸。研究者将乳酸菌的乳酸脱氢酶基因(LDH)导入酿酒酵母,获得能产生乳酸的工程菌株。下图1为乳酸和乙醇发酵途径示意图,图2为构建表达载体时所需的关键条件。

    1. (1) 乳酸脱氢酶在转基因酿酒酵母中参与厌氧发酵的场所应为
    2. (2) 获得转基因酿酒酵母菌株的过程如下:

      ①设计引物扩增乳酸脱氢酶编码序列。

      为使扩增出的序列中编码起始密码子的序列由原核生物偏好的GTG转变为真核生物偏好的ATG,且能通过双酶切以正确方向插入质粒,需设计引物1和2。其中引物1的5′端序列应考虑

      ②将上述PCR产物和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筛选、鉴定,扩增重组质粒。重组质粒上有,所以能在大肠杆菌中扩增。启动子存在物种特异性,易被本物种的转录系统识别并启动转录,因此重组质粒上的乳酸脱氢酶编码序列(能/不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③提取重组质粒并转入不能合成尿嘧啶的酿酒酵母菌株,在的固体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基因酿酒酵母,并进行鉴定。

    3. (3) 以葡萄糖为碳源,利用该转基因酿酒酵母进行厌氧发酵,结果既产生乳酸,也产生乙醇。若想进一步提高其乳酸产量,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单选)。
      A . 进一步优化发酵条件 B . 使用乳酸菌LDH基因自身的启动子 C . 敲除酿酒酵母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 D . 对转基因酿酒酵母进行诱变育种
  • 31. (2021·浙江) 不同光强度下,无机磷浓度对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甲;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下,无机磷浓度对大豆叶片淀粉和蔗糖积累的影响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叶片细胞中,无机磷主要贮存于,还存在于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结构,光合作用过程中,磷酸基团是光反应产物的组分,也是卡尔文循环产生并可运至叶绿体外的化合物的组分。
    2. (2) 图甲的O~A段表明无机磷不是光合作用中过程的主要限制因素。由图乙可知,光照下,与高磷相比,低磷条件的蔗糖和淀粉含量分别是;不论高磷、低磷,24 h内淀粉含量的变化是
    3. (3) 实验可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其依据是。为确定叶片光合产物的去向,可采用法。
  • 32. (2021·河北) 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林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做如下处理:(1)对照组;(2)施氮组,补充尿素(12g·m-2)(3)水十氮组,补充尿素(12g·m-2)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

    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

    气孔导度(mmol·m-2s-1

    85

    65

    196

    叶绿素含量(mg·g-1

    9.8

    11.8

    12.63

    RuBP羧化酶活性(μmol·h-1g-1

    316

    640

    716

    光合速率(μmol·m-2s-1

    6.5

    8.5

    11.4

    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包括等(写出两点即可)。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
    2. (2) 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氮与离子参与组成的环式结构使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用于驱动两种物质的合成以及的分解;RuBP羧化酶将CO2转变为羧基加到分子上,反应形成的产物被还原为糖类。
    3. (3) 施氮同时补充水分增加了光合速率,这需要足量的CO2供应。据实验结果分析,叶肉细胞CO2供应量增加的原因是
  • 33. (2021·全国乙卷) [生物-选修:生物技术实践]

    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加入大豆、小麦和麦麸可以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豆中的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
    2. (2) 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这些酶中的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米曲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属于(填“自养厌氧”*异养厌氧”或“异养好氧")微生物。
    3. (3) 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属于(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添加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产物是。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是(答出1点即可)。
  • 34. (2021·浙江) 现以某种多细胞绿藻为材料,研究环境因素对其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中的绿藻质量为鲜重。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可用95%乙醇溶液提取光合色素,经处理后,用光电比色法测定色素提取液的,计算叶绿素a的含量。由甲图可知,与高光强组相比,低光强组叶绿素a的含量较,以适应低光强环境。由乙图分析可知,在条件下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显著。
    2. (2) 叶绿素a的含量直接影响光反应的速率。从能量角度分析,光反应是一种反应。光反应的产物有和O2
    3. (3) 图乙的绿藻放氧速率比光反应产生O2的速率,理由是
    4. (4) 绿藻在20℃、高光强条件下细胞呼吸的耗氧速率为30μmol·g-1·h-1 , 则在该条件下每克绿藻每小时光合作用消耗CO2生成μmol的3-磷酸甘油酸。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