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烟台蓬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1-10-31 浏览次数:9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市民,我区在市区不同位置设立了自行车停取处。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公路两旁的房屋 B . 公路两旁的树 C . 他骑的自行车 D . 对面驶来的汽车
  • 2. (2019·娄底) 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色散
  • 3. (2019八上·江宁月考) 图甲是小明春游时看到的美景,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 4. (2018八上·阜阳月考) 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
    A . 大于30cm B . 小于15cm C . 等于30cm D . 大于15cm小于30cm
  • 5. (2018·铜仁)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 . A物体作变速运动 C . vA>vB D . 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 6.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生活的是(   )
    A . —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 B .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C .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D .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为50N
  • 7.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

    A . 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 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17.4g C . 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D . 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 8. (2020八上·田东期中)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无锡市举办了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 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
    A . 清澈见底——光的反射 B . 坐井观天——光的折射 C .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 . 波光粼粼——光的反射
  • 9.

    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 . 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 . 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 . 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 10. (2016八·连云港月考)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 11.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光屏放在距此透镜20cm处,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12. (2019·徐州)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 . 车胎 B . 车把 C . 车轴 D . 脚踏板面
  • 13. (2018九下·武汉月考) 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t/℃

    0

    1

    2

    3

    4

    5

    6

    7

    8

    ρ/(kg▪m-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A .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B . 水在4℃时密度最大 C .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 . 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有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 14. 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 15. 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 . 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 .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 D . 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 17.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图是乐音的波形.

  • 18. 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 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 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N。
  • 19. 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是平衡力(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人与车的总重力”)。
  • 20. 一只氧气瓶容积为V,刚用时,瓶内的气体密度为ρ,用去一半氧气后,瓶内剩下的气体密度为,体积为。(用字母表示)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 22.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短文后各题。

    眼镜的度数

    透镜焦距f能表示它会聚光线(凸透镜)或发散光线(凹透镜)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透镜折光本领越大,所以可用焦距f的倒数表示透镜的这种折光本领,叫做透镜的焦度D,即 ,式中f单位是m。D的单位是 。平时我们说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D乘100的值。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的眼镜片中,哪些是远视镜片,哪些近视镜片?说出你的理由。
    2. (2) 通过(1)中数据分析,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度数深浅与镜片的焦距有什么关系?
    3. (3) 你如何粗略测量出一只老花镜镜片的度数?
五、实验题
  • 23. 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了

    2. (2)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3. (3) 再拿一支外型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选填“A”或“B”),便于确定的位置。

  • 2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 (2) 操作前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目的是。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其原因可能是。(说出两种可能)
    3. (3) 调整后,凸透镜放在50cm处,把蜡烛放在65cm刻度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 25. 课堂上,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B.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C.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D.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器材有一较长的水平粗糙桌面、一块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个弹簧测力计。

    1. (1) 本实验的原理是,该实验要求用弹簧秤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
    2. (2)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本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有(答出一种即可)。该实验注意保持木块与桌面间的不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次数

      木块运动快慢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较快

      1.6

      2

      1.6

      3

      较慢

      1.6

    3. (3) 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

    4. (4) 为解决上达问题,小娟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请说明图乙装置的好处
六、计算题
  • 26. 小明站在向悬崖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回声,若船行驶速度为36km/h,空气中声速是340m/s,问小明高喊时,船离悬崖多远?
  • 27. 在学校运动会上,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全方位展示了运动会的空前盛况。小明同学找到了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起飞质量

    1216g

    最大上升速度

    5m/s

    最大下降速度

    3m/s

    飞行时间

    约25分钟

    镜头焦距

    2.8mm

    影像传感器

    有效像素1200万

    螺旋桨(实心)质量

    12g/支

    1. (1) 无人机从地面飞到30米的空中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 (2) 小明对无人机的螺旋桨十分感兴趣,查找资料得知:无人机螺旋桨材料一般采用木、塑料或碳纤维(ρ ,ρ塑料 ,ρ碳纤维 ),他用量筒测得一支旋浆的体积为 ,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螺旋桨的材料是什么?
    3. (3) 高端无人机的螺旋桨采用碳纤维包裹木的方式,既减少质量,又增加强度。如果用这种方法制作与上一问同样大小的实心螺旋桨,若外层包裹了4.5g碳纤维,那么内层木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