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1年八年级地理第二次学业水平监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7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1·平江模拟)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 . 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B . 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 . 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D . 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 2. 读冰岛地形和火山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图中地理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图例a表示的海拔在500米以上②区域甲可能是山地③火山乙位于地热丙的西南方向④图中区域全部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 (2) 据图中信息推断冰岛的地理特征,不正确的是(   )
      A .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 B . 平原广阔,适宜发展种植业 C . 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D . 对外联系便利,经济发达
  • 3. 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阴影区域(   )
      A . 地处中高纬度地区 B . 主要属于我国西北地区 C . 仅包含了藏、青、新三省区 D . 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2. (2) 该区域四条旅游线特色为(   )
      A . ①——越峻岭跨深谷,乐山悦水观大佛 B . ②——攀珠峰望冰川,携氧克艰破极限 C . ③——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 D . ④——走大漠迎风沙,千年敦煌探宝窟
  • 4. 我国有大小岛屿数千个,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下图为海南省略图和台湾省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绘制海南省和台湾省地图时,最容易错绘和漏绘的甲处和乙处分别是(   )
      A . 赤尾屿、海南岛 B . 曾母暗沙、钓鱼岛 C . 钓鱼岛、南海诸岛 D .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2. (2) 位于西沙群岛的三沙市是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是距离中国大陆最远的市。但三沙市居民借助信息技术,也能微信聊天、上网购物,主要得益于(   )

      ①国家政策大力支持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③当地繁荣的旅游业④当地丰富的热带海洋资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3. (3) 读图可知,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共同特征是(   )
      A .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B . 河流结冰期比较短 C . 铁路干线均环岛分布 D . 适合种植温带水果
  • 5. 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导致各地的景观、特产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也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方寸邮票是一个国家、地区的“艺术名片”。下列邮票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四幅景观图及对应的区域特征有误的是(   )

      A . ①中东——五海三洲之地——“世界油库”——海水淡化——安卡拉羊——白色人种为主 B . ②美国——跨寒温热三带——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发达国家——“硅谷”——联合国总部 C . ③欧洲西部——多瑙河——畜牧业发达——受海洋影响小——基督教——人口增长速度慢 D . ④南极洲——跨经度最广——冰雪高原——天然实验室——午夜的太阳——水资源丰富
二、解答题
  • 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40°N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

    1. (1) 上图中40°N纬线穿越亚洲和洲,穿过的地区地形类型以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 (2) 图中40°N沿线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下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填字母),该气候类(夏/冬)季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3. (3) 阿拉尔农垦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1000-2000米,年降水量不足150mm,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请简要分析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4. (4)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区,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获,春季进入幼苗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春旱是影响冬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请从气温、降水等角度说明该地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
  • 7. 通过主题研究,简要分析和评价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实例及图文材料,探究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森林资源开发、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探究:读图,了解某地区或国家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

    1. (1) 读图1,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该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植被)。
    2. (2) 探究二:结合实例,说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出现的问题

      (资料1)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指出:卫星数据显示,2019年亚马孙热带雨林火灾数量激增,比2018年同期增加逾八成。数据统计,亚马孙雨林火灾主要是人类行为造成。每年7、8月人们清理农田和牧场,就会进行火烧行为,以去除地表多余的植被。

      据图1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选两项)

      A . 开采矿山 B . 烧荒耕作 C . 修建公路 D . 过度放牧
    3. (3) 探究三:结合实例,寻找森林保护的措施

      (资料2)日本森林覆盖率很高,被誉为“绿色王国”。日本很早就制定相关的法规,规定年采伐量不超过年生长量;每年开展荒山造林,营造防灾林和防护林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几乎到了“爱树成瘾”的程度。

      结合图2,归纳日本森林保护的主要措施。(答两条即可)

    4. (4) 探究四:结合实例,说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资料3)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后来由于树木被大肆砍伐,导致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1962年开始,塞罕坝地区持续植树造林,现在生态恢复,河流量增大,北京沙尘天气减少。

      根据资料3,说明塞罕坝森林破坏后产生的后果是,当地植被恢复后产生的环境效益有。(至少答2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