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

更新时间:2021-11-04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的动物是 (   )
    A . 水螅 B . 线虫 C . 钩虫 D . 血吸虫
  • 2. “冰海天使”裸海蝶是一种浮游软体动物,如图所示动物中与裸海蝶同类的是 (   )
    A . B . C . D .
  • 3.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 . 白鲸 B . 霸王龙 C . 穿山甲 D . 大熊猫
  • 4. (2019八上·尤溪期中) 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  )
    A . 体节 B . 环节 C . 环带 D . 体带
  • 5. 在已发现的动物类群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
    A . 腔肠动物 B . 两栖动物 C . 爬行动物 D . 节肢动物
  • 6. 水螅的体壁可向外突起形成芽体,芽体长成小水螅后,就从母体上脱落下来,这种生殖方式是(   )
    A . 分裂生殖 B . 出芽生殖 C . 营养生殖 D . 有性生殖
  • 7. 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这是雄蛙在鸣叫求偶,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这种行为属于(   )
    A . 繁殖行为 B . 攻击行为 C . 领域行为 D . 防御行为
  • 8. 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里,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在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中,不属于寄生生活特点的描述是(   )
    A . 生殖器官发达 B . 体表有角质层 C . 消化管结构简单 D . 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 9. 以下哪项不是家鸽对飞行生活的适应(   )
    A . 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 B . 体外被覆羽毛 C . 前肢变成翼 D . 后肢站立行走
  • 10. 下列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 .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 . 线形动物-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D .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
  • 11. 2020年1月,“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被宣布灭绝,引发广泛关注。白鲟和中华鲟一样,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距今已存在一亿五千万年,是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 少数古代鱼类之一。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 . 鲟鱼体内几乎没有刺,属于无脊椎动物 C . 鲟鱼寿命长的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发生任何改变 D . 鲟鱼在水中不停地吞水和吐水,吐出水与吸入水相比氧气增多
  • 12. 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两栖动物是指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 . 两栖动物的幼体不能在陆地上生活 C . 两栖动物的成体与幼体相比在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上都有显著差异 D . 环境的改变对两栖动物的生存影响很大
  • 13.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对扬子鳄正确的认识是 (   )
    A .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 B . 体表的外骨骼非常坚韧,对身体起保护作用 C . 体温不恒定,具有防御行为 D . 产大型卵,并有孵卵、哺乳等繁殖行为
  • 14. 下列各组动物中,运动形式相同的一组动物是 (   )
    A . 螃蟹、鲤鱼 B . 企鹅、麻雀 C . 袋鼠、猎豹 D . 蝮蛇、蜥蜴
  • 15.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不是社会行为特点的是(  )。
    A . 群体内往往有明显的组织 B . 群体内往往有明确的分工 C . 群体内往往有明显的等级 D . 群体内不需要信息交流
  • 16. 下列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鹈鹕在海滨岩石上筑巢并繁殖后代 B . 两只狗为争夺一块肉而斗争 C . 首领猴子带领一群猴子在丛林中活动 D . 两只蝴蝶在飞舞
  • 17. 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动物行为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属学习行为 的是(   )
    A . 蜘蛛结网 B . 菜青虫取食 C . 蚯蚓走迷宫 D . 红雀喂鱼
  • 18. “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春联,其中的“六畜”指牛、羊、马、猪、狗、鸡。下列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 . 胎生、哺乳 B . 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 . 体温恒定 D . 用肺呼吸
  • 19. (2020八下·济宁期中) 沙漠蝗灾在东非大规模肆虐,已经对几十万亩农田造成破坏。截至2019年12月底,近3600亿只蝗虫摧毁了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17.5万英亩农田。其中,已有近400亿只蝗虫到达中国接壤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并有不断向东北部蔓延的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并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B .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门,共有10对 C . 蝗虫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蝗虫有3对足2对翅 D .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足和触角均分节
  • 20. 动物保护者在偷猎者的营地里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动物颌骨,由此可以判断,被捕杀的动物可能是(  )

    A . 藏羚羊 B . 野驴 C . 野牦牛 D . 野狼
  • 21. (2020八下·铁东期中) 动画片《葫芦娃》伴随了两代人的成长,片中有许多典型“人物”。下列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

    A . ①蜘蛛精+④蝎子精+⑤蜈蚣精同属节肢动物 B . ②蝙蝠精体表被毛,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C . ③蛇精成为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在陆地产卵,用肺呼吸 D . ⑥蛤蟆精幼体用鳃呼吸,成体只用肺呼吸
  • 22. 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枪一响,同学们如离弦之箭向前你追我赶。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一组肌肉参与了运动 B . 除运动系统参与外,人体的其余系统也密切配合 C . 肌肉运动的动力是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舒张而产生的 D . 人体的运动系统有为各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的作用
  • 23. (2020八下·济宁期中) 篮球巨星科比因飞机失事而永远离开了我们,作为曾经的MVP球员,科比在球场上精彩的表现鼓励了一批批青少年开始走上球场学习篮球技巧。下列有关篮球运动员做投篮动作时肌肉的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准备投篮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 . 准备投篮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 将篮球投出后的瞬间,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均舒张 D . 将篮球投出后的瞬间,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均收缩
  • 24. (2015八上·海南期中) 下列是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5. (2020八下·济宁期中)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东京奥运会宣布推迟到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举行。尽管如此,人们健身活动的热情不减,下面关于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引体向上时,将身体拉至最高位置的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关节 B . 做俯卧撑时,仅需要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动作 C . 引体向上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D . 运动时,关节的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使运动更加灵活
  • 26. 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 [蛛]丝[马]迹 B . [豺][狼]当道 C . [虾]兵[蟹]将 D . [虎]头[蛇]尾
  • 27. (2019·青岛) 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 .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 B .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 . 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D .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 28. 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 .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 29. 下列有关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高而恒定的体温增强了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B . 哺乳动物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 C . 所产的卵表面有坚韧卵壳的动物一定是爬行动物 D . 两栖动物交配后在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发育
  • 30. 某校兴趣小组探究了四种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得到的结果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这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丙、丁 C . 丁、丙、甲、乙 D . 丙、丁、甲、乙
二、综合题
  • 31. 如图是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螅的身体呈对称,这种身体结构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2. (2) 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3]和[4]构成。
    3. (3) 水螅吃进去的食物在腔内被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2]排出。
    4. (4) 水螅顶端有多条细长的[1 ]触手,其内有较多的,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用于攻击、防御和捕食等。
  • 32. 如图分别是伸肘动作示意图和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一所示的肱二头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1]是
    2. (2) 图二所示的关节之所以牢固,不容易脱出,是因为外面有[b]的包绕。当我们做立定跳远时,由于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脱臼的现象,也就是(均填字母)中滑脱出来。
    3. (3) 请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骨骼肌三者在运动中的作用:
  • 33.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动物,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请你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 (1) B动物生活在水中,用呼吸;D动物身体外部的壳是由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2. (2) A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3. (3) E动物呼吸时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可辅助呼吸。
    4. (4) 上图所列的脊椎动物中须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的有(填字母)类动物。
  • 34. 如图甲、乙表示两只鸟不同的行为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甲图的行为方式是所有动物为了生存都必须具有的行为。
    2. (2) 乙图用成语表示为“鹦鹉学舌”,这种行为(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3. (3) 甲、乙所示的两种动物行为,(填“甲”或“乙”)所示的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4. (4)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而且学习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越 (填“大”或“小”)。
  • 35. 观察下列各图,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 (1) 观察图一,鸟的身体呈,飞行时可以减少空气阻力。
    2. (2) 鸟的[⑤]胸肌发达,附着在[⑥]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 (3) 鸟类的双重呼吸,能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这主要依赖于暂时储存气体作用和(两空均填名称)的气体交换作用。
    4. (4) 鸟类骨骼的特点是:
三、实验探究题
  • 36. 请根据以下资料,对探究实验进行分析:

    资料一: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资料二: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则无此反应。

    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某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到4个鱼缸中(内有生长状况、大小、重量基本相同的处于繁殖期的雄性三刺鱼各3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重复多次。实验情况见下表:

    鱼缸

    模型

    雄性三刺鱼的反应

    1号

    形似三刺鱼,腹部蓝色

    无攻击行为

    2号

    形似三刺鱼,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形似鲳鱼,腹部蓝色

    无攻击行为

    4号

    形似鲳鱼,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 1 )提出问题:引发繁殖季节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 2 )作出假设:腹部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相互之间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 3 )将1号和2号、3号和4号分别作为两组对照实验,变量都是;分析这两组实验的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 )为了探究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否与体形有关,可选择进行对照。

    ( 5 )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