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璧山区八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

更新时间:2021-10-19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 1. “在建造金字塔之前,一定得先画出一张平面图。 它大概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张平面图了。分析起来,制图人肯定知道,图样和竣工后的建筑物,尺寸尽管可以不同,形状却是一样的。” 这说明古埃及人( )
    A . 懂得了天文历法 B . 掌握了一定数学知识 C . 利用象形文字 D . 知道对称美
  • 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 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据此可知(   )
    A . 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 . 《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社会矛盾 C . 《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 . 《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 3. 让婆罗门的名字带来吉祥,让刹帝利的名字带来力量,让吠舍富裕,但是让首陀罗受到 憎恶。材料体现了古印度(   )
    A . 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 B .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 . 阶级性鲜明,没有贵贱之分 D . 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 4. 伯里克利在殉国将士葬礼上说:“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伯里克利之所以如此自豪,一 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雅典公民(   )
    A . 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 B . 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C . 实现了男女真正平等 D . 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 5.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建筑,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 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领人与东方女子通婚。 东征建立 帝面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文学、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   )
    A . 和平往来促进文明的交融 B .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C . 地区冲突导致文明的衰落 D . 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文明的传播
  • 6. 拉丁语是古代罗马人使用的语言,现在很多语种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 等都从拉丁语衍化而来。这说明(   )
    A . 古罗马人是全欧洲人的祖先 B . 古罗马帝国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C . 古罗马人有很强的语言天赋 D . 古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
  • 7. 西方研究瘟疫的权威专家汉斯•芩塞说:罗马帝国以强大的控制力向其他地区扩张,把整 个世界纳入罗马帝国之中的计划,一次又一次地被唯一更强大的力量——瘟疫所中断。这说 明瘟疫(   )
    A . 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B . 引发了普遍的信仰危机 C . 冲击了罗马法律的权威 D . 影响了帝国的发展走向
  • 8. (2020九上·武威月考) 下列哪一句话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封君与封臣的关系的特点(    )
    A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B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 . 帝王是各级封建主的封君 D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9. (2020·广西) 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 . 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 . 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 . 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 . 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 10. (2020·深圳) 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
    A . 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 . 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 . 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D .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11. 沙特朝觐部于 2020 年 6 月 22 日宣布,为了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不再组织境外穆斯 林赴沙参加 2020 年朝觐活动。朝觐的地点最有可能是(   )
    A . 麦加 B . 麦地那 C . 巴格达 D . 耶路撒冷
  • 12. (2020·常州) 14至17世纪上半期,西欧各国先后掀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希腊罗马热”。出现此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庄园经济的发展 B . 资本主义萌芽 C . 伊斯兰教的传播 D . 城市自由自治
  • 13. 2019 年正值达•芬奇逝世 500 周年,全球各地密集举办纪念活动,被称为“达•芬奇年”。2020 年是拉斐尔逝世 500 周年,拉斐尔成为聚光灯下又一“主角”。达•芬奇和拉斐尔是(   )
    A . 西班牙探寻新航路的航海家 B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C . 英国科学革命时代的科学家 D . 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著名思想家
  • 14. (2020·贺州) 16世纪,美洲的烟草、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小麦、水稻、牛等动植物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种现象出现,得益于(   )
    A . 丝绸之路开辟 B . 地中海贸易商道打通 C . 新航路开辟 D . 美洲的物产十分丰富
  • 15. (2020九上·寿宁期中) “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如图中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路线的是(    )
    A . B . C . D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5分。
  • 16.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日本改革潮流的不断推动,终于迎来了学习大陆先进文化的高潮。早在公元 6  世纪, 苏我稻目采用南朝编制户籍的办法,使部民逐步向自由的国家农民转变。7 世纪初,圣德太 子摄政后实行的推古改革,制定了冠位十二阶,排挤了那些世袭的贵族,使天皇的权力增大, 同时使国家的政府官僚体制有了雏形。 646 年的大化改新“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 山方设国、郡、里,分别派政府官员治理。“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均受唐朝三省六部制 和州县制的影响。同时,《改新之诏》禁止王族和贵族拥有土地和部民,实施“公田公民制”; 编制户籍和账薄,实行“班田收授法”。“班田收授法”及其赋税制度,也是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翻版。大化改新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它使日 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简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 题号后涂“C”。

    1. (1) 大化改新是日本改革潮流不断推动的结果,是苏我稻目改革、推古改革的发展。(   )
    2. (2) 苏我稻目的改革,使部民逐步转化为国家农民,部民不再存在。(   )
    3. (3) 推古改革和大化改新,都打击了贵族集团。(   )
    4. (4) 中大兄皇子以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推动了大化改新的实施。(   )
    5. (5) 大化改新是学习唐朝封建体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日本的进步。(   )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1 题 3 分,第 22 题 2 分,共 5 分。
  • 17.         
    1. (1) 观察下图《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罗马帝国起源地   B.迦太基所在地

      《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2. (2) 从《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概括罗马帝国版图的特点。
  • 18. 观察下图《阿拉伯帝国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 方框内。

    A.伊斯兰教发源地   B.埃及金字塔所在地

    《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共13分。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 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 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 450 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 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 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 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 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伯里克利为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 在政治上湮没无闻”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变动并分析原因
    3. (3) 综上所述,你对民主法制有何认识?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等,可以生产各 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 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 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 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世界通史》

    材料三: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 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 500 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庄园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西欧封建关系的确立过程 中,哪一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 特点。
    3. (3) 材料三中作者是如何看待西欧中世纪的?试从教育角度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5 小题 6 分,第 26 小题 6 分,共 12 分。
  • 21. 古往今来的历史无不表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穆罕默德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请举例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 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
    2. (2) 回想 6 世纪末 7 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危机严重。是谁创立了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 半岛。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内在联系?
    3. (3) 在历史上,有一个帝国曾以保存古典文化著称,终因封闭保守缺乏创新而导致衰亡, 请写出这个帝国的名称?
    4. (4) 综上,给我们什么启示?
  • 22. 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历史学者将 1500 年前后作为世界近代史 的开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1500 年前后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刺破黑暗欧洲的一道光,是呆板的欧洲艺术世界里最 美的芳华。试举例文艺复兴期间的代表人物极其代表作品。
    2. (2) 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 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这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带来什么历史影响?
    3. (3) 1500 年之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开启了殖民掠夺、扩张与争霸。其中被称为“海上马 车夫”与“日不落帝国”的是哪两个殖民国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