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11-25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内液与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的内环境 B . 胰腺合成并分泌的物质均进入内环境 C . 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引起的组织水肿现象发生在内环境中 D . 内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引起机体的自动调节活动
  • 2. 如图为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突触是突触小体的一部分,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B . 乙酰胆碱和5一羟色胺都是信息分子,能与相应突触后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 C . 据图判断,若乙神经元的Ca2+通道被抑制甲神经元兴奋后会引起丙兴奋 D .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离不开神经递质,因而神经递质会全部被回收重复利用
  • 3. 缩节胺(DPC)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大豆节间生长、矮化株高并塑造良好株型,测定不同浓度缩节胺(单位:mg/kg)对大豆叶片中赤霉素(GA3)的含量(g/g)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调控植株矮化的最适宜DPC浓度为62.5mg/kg B . 缩节胺对赤霉素的合成量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C . 缩节胺可以催化与赤霉素合成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D . 赤霉素和缩节胺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根和幼芽
  • 4. 克里斯琴学说(主要用来解释自然界哺乳类动物种群调节)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社群压力会导致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 B . 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C . 社群压力通过神经、体液两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 D . 社群压力会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
  • 5. 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不同成分

    底泥

    水生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

    鲫鱼

    乌鳢

    DDT含量(µg/kg)

    0.1

    0.7

    6.3

    21.0

    37.9

    19.4

    124.4

    A . DDT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复,不能被分解 B . 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成分 C . 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称为生物放大 D . 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
  • 6. 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B . 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能力 C . 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 D . 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
二、综合题
  • 7. 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密切相关。下表为某科研人员的“肾上腺素对饱食小鼠肝糖原和血糖含最的影响”研究结果:

    小鼠血糖含量与肝糖原含量的比较表

     

    饱食组

    未注射肾上腺素

    注射肾上腺素

    血糖(mmol/L)

    7.972

    21.540

    肝糖原(g/100g肝组织)

    0.094

    0.021

    1. (1) 据表判断,注射肾上腺素后,血糖浓度,其作用机理是,因此,人在恐惧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试推断其应激性的意义是
    2. (2) 研究发现,肾上腺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某些突触结构中,突触前膜与后膜均存在相应受体。若肾上腺素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Na内流,突触后膜两侧电位表现由变为,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若肾上腺素与前膜受体结合,可抑制突触前膜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属于调节。
  • 8. 下图所示为人体免疫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左图所示为免疫过程示意图,右图所示为免疫过程示意图。
    2. (2) 左图中b处细胞与密切接触,d处细胞所示过程为
    3. (3) 右图中所示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细胞。右图中B细胞在中成熟,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细胞。
    4. (4) 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肌细胞膜上的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化学基团与Ach受体相似。因此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病。
  • 9.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乡镇企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增加,农村生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乡村级工业园的建立使工业废水污染近村河流。为确定水体污染物对水蚤(体长为1~3mm)数量的影响,可用取样法调查其的变化。河流中的污染物增多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河流中的污染物逐渐增多的原因是
    2. (2) 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给农田施肥的原因是
    3. (3) 美丽乡村需要农民来建设保持,如果草梅园荒废后,会被柳树等木本植物所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从群落水平上看,这是造成的结果,请解释草莓和柳树不能共同繁盛的原因:
  • 10.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
    1. (1) 春来“湖水”绿如蓝是大量的藻类植物繁殖的结果,该湖泊中所有蓝藻(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种群,调查湖泊中某种藻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2. (2) 湖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 (3) 下图表示该湖泊中某些生物的捕食关系。若杂食性鱼类增加的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由水藻类提供,则要使杂食性鱼类能量增加m kJ,至少需要消耗水藻类的能量kJ。

    4. (4) 绿水青山具有价值。随着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三、实验题
  • 11. 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其生理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下面是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请你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 1 )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性。

    ( 2 )实验过程与方法:

    ①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 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②实验:将插条分别用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如图1)8~12 h后,再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建模: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 3 )结果分析与评价:

    ①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除图2外,数学模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③为了提高所建数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请改正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一处明显的不足:

    ④若利用上述实验相同的方法,探究萘乙酸对葡萄插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时,除第一组外其余各组均没有长出不定根,最可能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