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1-25 浏览次数: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大脑皮层是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A . 细胞内液 B . 血液 C . 组织液 D . 淋巴
  • 2.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浆中的水分子能渗出毛细血管 B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由 Na+和 Cl-的含量决定 C . 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D . 氨基酸、神经递质和抗体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3. 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中有感觉神经末梢 B . ②表示传入神经 C . ③中只有1个突触 D . ⑤可表示肌肉或腺体
  • 4. 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b处处于静息状态 B . b处电位产生时,Na+内流会消耗ATP C . a处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K+外流 D . 处于c处状态时,细胞不发生离子的跨膜运输
  • 5. HIV侵入人体后能破坏T细胞,阻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最终引发艾滋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 . 免疫细胞不能清除侵入人体的HIV C . 对输入人体的血液要进行HIV抗体检测 D . 免疫系统被破坏后,人体容易感染病原体
  • 6.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较短 B . 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 C . 所有动物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 神经调节往往受激素的调节
  • 7. 如图表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不同的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是垂体,丙是下丘脑 B . 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 . 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D . 若血浆中激素c的浓度偏低,则激素a的分泌量会减少
  • 8. 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B . 人在炎热环境中,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 C .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人体排出的尿量会增多 D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 9. (2021高二上·云县期末) 人体某激素调节的过程如图所示,激素H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会导致(  )

    A . 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B . 脂肪的合成增多 C . 血糖浓度下降 D . 肌糖原水解为血糖
  • 10. (2021高二上·郴州期末) 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途径。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疫苗的主要目的是(  )
    A . 使机体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 B . 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 . 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D . 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 11.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上图表示反射弧﹐则信息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和传递的 B . 若图中的a表示吞噬细胞,c表示B细胞,则b表示T细胞,e表示淋巴因子 C . 若上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表示效应T细胞,b表示靶细胞,c表示抗体 D . 若图中的e表示抗利尿激素,c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a表示垂体,b表示下丘脑
  • 12. 通常我们看到的松树等高大乔木的株形呈宝塔状,主要与下列哪种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  )
    A . 生长素 B . 乙烯 C . 脱落酸 D . 细胞分裂素
  • 13. 下列与下图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可以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植物生长 B . 乙图中的 P点可代表幼苗横置后,根弯曲生长部位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与根伸长的关系 C . 两图中的玻璃片阻碍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根尖向右弯曲生长 D . 丁图体现了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
  • 14. 下列叙述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A . 性别比例 B . 瓢虫的集群分布 C . 物种丰富度 D . 迁入率和迁出率
  • 15.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其形成过程为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幼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夏季菌核萌发,由死亡的幼虫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形似直立的小草。上述真菌与蝙蝠蛾幼虫的关系属于(   )
    A . 寄生 B . 竞争 C . 捕食 D . 共生
  • 16. 下图是某动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 . 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少 C . 该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可能小于死亡率 D . 该动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
  • 17. 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  )
    A . 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 . 苔藓阶段→地衣→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C . 苔藓阶段→地衣→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 . 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 18. 下图表示某海域中某种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cd 时间段内,该种群的数量增长缓慢是受种内斗争的影响 B .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的捕捞该种鱼,则可在e点时进行捕捞 C . d 点时,该种群的数量约为 K/2 D . de 时间段内,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19. 用样方法调查某种乔木植物种群的密度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先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 .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的数量 C .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D .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 20. 图是某田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ab时间段内,环境阻力相对较小 B . c点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 C . d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D . e点后,该种群的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 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B . 记名计算法可用于统计土壤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 C . 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动态 D . 单子叶植物相对于双子叶植物更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 22. 下图是某种群的数量特征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M指的是迁入率 B . 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C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 . G与 N 的差值变化不会影响该种群的数量
  • 23. 下列与生物学调查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调查作物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B .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采用抽样检测法 C .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 D . 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 24. 图是在a、b两支试管中接种相同数量的酵母菌后,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a试管的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可能高于b试管的培养液中的 B . 向a试管中通气的量可能小于向b试管中通气的量 C . t1时刻,两支试管中都会产生较多的酒精 D . t2时刻,即使改善培养条件,酵母菌的数量也不再变化
  • 25. 封山育林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森林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其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B . 封山育林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 . 封山育林后,群落中某些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 D . 封山育林后,群落的结构会更稳定
二、综合题
  • 26.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右图是人体多个系统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 ( 填字母)。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调节网络。
    2. (2) 正常情况下,b处(血浆)的葡萄糖浓度为 g·L-1。若血糖浓度升高,则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增多。血糖被组织细胞吸收后,主要去路是
    3. (3) 若b处蛋白质的含量降低,则会引起c处 , 出现组织水肿现象。正常情况下,c处液体渗入d处的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渗入b处的量。
  • 27. 下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示意图,其中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吞噬细胞可以参与免疫过程。免疫系统能消灭人体内衰老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 (2) 图中所示的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填字母)。淋巴因子由细胞(填字母)产生,能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g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进而被吞噬消化。
    3. (3) 当同种病毒入侵已免疫的人体时,人体能产生更强的生理反应来清除病毒,包括。可以用对侵入人体的抗原进行检测。
  • 28. 下图表示某林科院对某废弃农田最近30年来出现的几种植物的数量进行调查统计后,得到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1) 调查上述几种植物的密度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而该方法的取样关键是。其中罗汉松和苏铁之间存在关系。
    2. (2) 在2010年到2020年这段时间内,该废弃农田中罗汉松的年龄结构属于;在202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逐渐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
    3. (3) 到2020年,该废弃农田中的植物有高大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以及低矮的草本植物,这说明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该结构的形成通常与植物对的利用有关。
    4. (4) 该废弃农田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该林科院对这几种植物进行调查后绘制的数量统计图属于模型构建中的
  • 29. 下图是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 B是,它具有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 (2) 处于静息状态时,C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神经元能维持静息电位,主要与有关。
    3. (3) 物质 F 合成后会储存在中,F释放后能使突触后神经元
    4. (4) 若给予E处适当的刺激,则在C处(填“能”或“不能”)检测到电信号的变化,原因是
  • 30. 植物体内部分激素的相对浓度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部位

    激素的相对浓度

    a

    赤霉素

    B

    脱落酸

    茎尖

    +++

    +++

    +

    -

    幼叶

    +++

    +++

    +

    -

    伸长茎

    ++

    ++

    -

    -

    侧芽

    +

    +

    -

    -

    成熟叶

    +

    +

    -

    +++

    +

    +

    -

    -

    根尖

    ++

    -

    +++

    -

    注:+++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1. (1) 表中的激素 a是,其作用具有的特点;激素b
    2. (2) 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表中的四大类外还有,该激素的主要作用。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
    3. (3) 成熟的香蕉不耐储运,一般采摘青果运输。食用前一般用进行人工催熟。若要探究该生长调节剂的最适浓度,正式实验前一般需要进行
    4. (4) 上述激素在植物体各部位存在着不同分布,从根本上讲是的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