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1-10-19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1八下·睢宁月考) “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 2. 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经历了这场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这场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 .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 . 1860年前后,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 4.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
    A . 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矛盾 B . 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 .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 . 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 5.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 .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 . 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 . 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 . 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 6. 下列关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目的是促进中国对外开放 B . 使美国获得与列强均等的贸易机会与特权 C . 使中国沦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D . 暂时缓和列强在瓜分中国之间的矛盾
  • 7. 有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8. 义和团运动的伟大功绩是(   )
    A . 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B .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C . 把中国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D . 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9. 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

    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

    A . 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B . 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 .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 10.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 . 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 .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 . 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 .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11. 下列关于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
    A . 清朝湖北当局兵力空虚 B .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准备 C . 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 . 革命党人策划周密完善
  • 12. 20世纪初,有一首歌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到:“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A . 维新法令的颁布 B .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13. (2019八上·沙雅期中) 下面是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的是(    )

    A . 军阀混战的目的是夺取北京政权 B . 军阀的肆意搜刮 C . 各派军阀依仗武力,无视国法 D . 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 14. (2020八上·高州月考) 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 .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 . 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D . 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 15. (2017八上·苏州月考)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 .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 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 .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 . 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30分)
  • 16.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        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1. (1) 请将材料一、二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3. (3) 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条款是什么?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4. (4) 综合以上材料,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成了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图,则莫如制器之器,师其法后不必尽用其人。

    一一《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三:在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复兴之路》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为此,他们掀起了什么运

      动?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2. (2) 你认为出现材料三所描述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你对“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这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 (3) 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三在道路探索上有什么不同?
  • 18. 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进行了艰难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先材料一:

    图1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图

    图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图

    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三: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五: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曺、章、陆去。

    ——摘自《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1. (1) 图1中事件标志着什么?图2所示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2. (2) 从材料二中分别摘录能体现辛亥革命成功和失败的相关语句。
    3. (3) 材料三中的“这两位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4. (4) 你认为材料四的这些口号应该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是由什么事件引起的?材料五中“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曺、章、陆去”说明了什么问题?
    5. (5) 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历程中,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