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

更新时间:2021-10-25 浏览次数:6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4分,共68分)
  • 1. 某学校附近十字路口因为没有设置交通指示灯,经常发生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小明发现这一问题后,多次写信向交通主管部门提出批评建议,呼吁尽快设置交通指示灯。这表明小明(   )

    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②敢于对不合理的事说“不”

    ③不仅有质疑的勇气,还能考虑他人感受

    ④具有独立意识,能够说出独到的见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20·临沂) 对下列同学“微行为”的评价,你赞同的是(    )

    微行为

    微评价

    坚决阻止要饮酒开车的爸爸

    ①有法律意识、安全意识

    春游时男生帮女生提行李

    ②为避嫌,女生应拒绝男生的帮助

    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时:边玩游戏边听课

    ③不珍惜受教育权利,学习不专心

    考试期间拒绝传递答案

    ④面对是非能够做出正确选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3.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含蓄内向;有的女生装扮男性化,粗犷豪放……对此认识恰当的有( )

    ①这是个性化的体现,应该得到理解

    ②这是特殊场合的需要,情有可原

    ③这纯属个人私事,应该受到尊重

    ④这些人性别取向有问题,需要帮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志愿者纷纷行动,为被隔离群众送药送菜、免费接送医护人员、运送抗疫物资等,各地爱心人士也纷纷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材料启示我们要(   )

    ①行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独善其身,保持自我

    ③乐于助人,关爱社会

    ④见贤思齐,心怀天下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0年8月8号,在兰州西开往上海虹桥的G3182次列车上,旅客徐某霸占他人座位,拒不归还,还对乘警和列车工作人员进行辱骂,派出所民警经调查后,依法对徐某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理。下面对此事件认识错误的是(   )
    A . 高铁霸座是不知耻的表现,我们应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B . 这警示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C . 高铁霸座是不道德的行为,只需要受到道德谴责 D . 行己有耻,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 6. 关于情绪,四位同学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处于青春期的人的情绪有着自己的特点 B . 情绪可以通过表情、声调和动作来表达 C . 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D . 人的情绪只有喜、怒、哀、惧四种类型
  • 7.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许多充满智慧的古诗文。以下古诗文所蕴含的道理或从中得到的启示与古诗文一一对应的是(   )

    古诗文

    蕴含的道理或从中得到的启示

    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吾日三省吾身。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A . 善于合作学习转移注意寻求他人帮助生活中不要多管闲事 B . 学无止境改变认知评价学会反省自己注意保持良好心境 C .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合理宣泄要有批判精神成为最好的自己 D . 知行合一放松训练自我评价执着追寻美好生活
  • 8.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关于情感与情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情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有

    ②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感是相对稳定的

    ③情感是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

    ④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绪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 9. “择校,于我而言不是选择学校的名气,而是选择一个优秀的集体,集体优秀才能成就优秀的个人。”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 优秀集体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B . 优秀集体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C . 集体中的师生互取绰号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 D . 优秀集体可以涵养我们的品格、发展我们的个性
  • 10. 小鹏入学前是个很任性、很自我的孩子,刚进入班集体时,他说话总不顾及他人感受,很伤人。后来,在班集体生活中,他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也改变了自己的说话方式。现在,他已经成为班里非常受欢迎的人了。这说明(   )

    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②只要在集体中生活,我们就一定能够获得幸福

    ③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健康成长

    ④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这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一只手,提个篮;两只手,端个盘;十只手,推动船;百只手,把河拦。”这一民谣蕴含的道理是( )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园地

    ②个人力量的汇聚形成了集体的强大合力

    ③集体利益是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④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2. (2020·恩施) 钟南山院士给全国中小学生的寄语:大家时时记住,我们每个人心中除了有一个“小我”,还应该有个“大我”,而且在危难的时刻,在非常的时刻,“大我”是最重要的。只有大家作出了奉献,我们自己才能保得平安……教育我们(    )

    ①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②只有维护好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③保障集体利益是每个人的责任,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④集体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利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2019·辽阳)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B .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 .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 .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 14.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下列行为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的是(   )

    ①某市有关部门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

    ②某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为未成年人小李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未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未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③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

    ④某中学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上海15岁中学生赵珺延2020年寒假旅居海外,他的舅舅得知疫情的消息后,立即收购1.5万只口罩,由赵珺延只身一人从国外带回,捐给家乡的医院。这告诉我们培养亲社会行为要做到(   )

    ①主动了解、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实践

    ②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③牺牲个人利益,在物质上给予他人支持和关怀

    ④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16.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例是(   )
    A . 行政执法人员对网络表演市场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 B . 越来越多的网民使用互联网参与募捐、公益众筹等慈善活动 C . 公安机关加大了对贩卖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D . 政府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向即时、透明方向发展
  • 17. “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也慢,人与人的交往可能要走遍万水千山;现在的生活很快,车马邮件也快,动动手指便与世界相连……”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网络以迅猛之势占领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以下运用网络的说法或行为可取的有( )

    ①利用微博、微信传播谣言

    ②把同学的照片做丑化处理发到网上

    ③网络有利有弊,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拒绝诱惑

    ④网络不是德外之地,也不是法外之地,要文明上网, 遵守道德与法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32分)
  •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学校生活中,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个班级就像一条河,一所学校就像一片海洋。一滴水要想不干,只有把自己融入江河大海中。任何一条河,任何一片海洋,也都离不开小小的水滴。

    材料二: 一棵树微不足道,但许多树就成了一个大森林;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在一起,比花岗岩还要坚硬;一个人只有和集体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

    1.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请你简要分析。
    2. (2) 结合材料二,说说什么是集体,集体的力量来源于什么?
    3. (3) 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做?
  •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活是一个调色板,当你开心的时候,为它涂上鲜艳的玫瑰红;当你伤心的时候,为它涂上单调的黑白色……情感世界也是如此丰富多彩的,有饱含爱意的亲情,有深情厚谊的友情,有地久天长的爱情……如果缺少了这些情感,生活就会变得单调枯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金寨县考察调研时深情地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热土一抷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 (1) “如果缺少了这些情感,生活就会变得单调枯燥。”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2)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情感有哪些作用。
    3. (3) 加强情感培养,我们应如何获得美好情感?
  •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北京西单北大街上,一名年轻人为失明的老乞丐洗脚。这名衣着整洁的男青年随身带了暖壶、塑料盆和装了凉水的可乐瓶,蹲在老人面前,先细心地调好水温,然后将老人的双脚放入盆中搓冼。最后,还仔细地给老入穿好袜子和鞋子。老人感激地问男青年的姓名,男青年笑笑说:“我是北京人,我 就想做做好事。”临走前,男青年还将塑料盆和一个指甲刀送给了老人。 

    1. (1) 这位青年人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 (2) 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亲社会的行为和习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