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更新时间:2021-10-21 浏览次数:1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近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环全线“电通”,为下一步的综合联调联试奠定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火力发电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B . 用不锈钢制造地铁轨道主要利用了其抗腐蚀性好的性能 C . 地铁电缆内部的金属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 地铁车厢采用密度小的铝合金制成,能够减轻车体重量
  • 2.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碘溶解在汽油中 C . 海水晒盐 D . 赤铁矿炼铁
  • 3. (2017·河北)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闻气体气味   C . 熄灭酒精灯   D . 稀释浓硫酸
  • 4.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置换反应 B . 电解水制氧气:                    分解反应 C . 用盐酸除水垢:              中和反应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复分解反应
  • 5.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汽油要密封保存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D

    空气容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体积较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6. 下列用途错误的是(   )
    A .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B . 用不锈钢制炊具 C . 用碳酸钙做建筑材料 D . 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氢气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B . 氧化铜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紫红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C . 红磷燃烧: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出黄白色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 . 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铝固体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 8. 蔗糖(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蔗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B . 蔗糖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C . 蔗糖分子中含有45个原子核 D . 蔗糖属于氧化物
  • 9.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回收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B .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C .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D . 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 10.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1. 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 . 健康人血浆的pH范围0.9-1.5 C . 轻度的一氧化碳中毒可以通过呼吸大量新鲜空气进行自救 D . 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
  • 12. (2021·海东模拟) 欲将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NaN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C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CO2

    HCl

    通过足量NaOH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 . 40℃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 . 4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 将130g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 14. 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种实验方案都合理的是(   )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黄铜和黄金

    硝酸铵和氯化钠

    磷矿粉和尿素

    氧气和氮气

    方案一

    观察颜色

    溶于水测温度

    加熟石灰,研磨

    通入澄清石灰水

    方案二

    灼烧

    加熟石灰,研磨

    加水溶解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现有氧化铁、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80g,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24%,加入1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稀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4% B . 2.4% C . 6% D . 1.6%
二、填空题
  • 16. 哈尔滨冰雪节即将开幕,游客们欣赏冰灯、冰雕的同时也会品尝哈尔滨的特色美食“大列巴”、“格瓦斯”、“里道斯”等都是哈尔滨特色食品,请回答问题:

    1. (1) 制作“大列巴”的面粉是小麦磨制而成的,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施加化肥,其中氮肥有促进植物,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施加钾肥能够增强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请写出硫酸钾的化学式
    2. (2) pH的范围通常为。小麦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是6.3-7.5,现有pH为5.1的土壤,若种植小麦,可以加入适量(填化学式)改良土壤。
  • 17.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之旅。“嫦娥五号”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火箭的芯一级和芯二级采用液氧液氢发动机,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嫦娥五号本身采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发动机。请回答问题:

    1. (1) 火箭发射塔是钢结构,钢属于材料,钢的含碳量比生铁(填“多”或“少”)。
    2. (2) 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两种液体接触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和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填“不变”或“改变”)。
    3. (3) 火箭升空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由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能。
  • 18. 下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问题:

    1. (1) 请将B图补充完整
    2. (2) C图表示的物质属(填“混合物”或“单质”或“化合物”)。
    3. (3) 写出A→B变化的微观实质
    4. (4) 该变化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粒子名称)。
  • 19.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 (1) 初中化学实验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条件的实验、物质性质实验、探究物质含量的实验”等。据此可以将实验D与实验(填字母)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A

      B

      C

      D

    2. (2)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该与(填字母)相同,确定实验室制取氨气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三、综合题
  • 20.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钙、火柴、药匙、镊子及下列仪器,请回答问题:

    1. (1) 仪器④一般情况下的用途是
    2. (2) 若实验室制取氧气,需要补充的仪器是。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是(填药品名称,下同)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随着气体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压(填“增大”或“减小”),瓶中水排出。
  • 21.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B为红棕色固体,C与D发生中和反应,F与B属于同类物质,D、E、F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有些反应条件已略去,有些反应在溶液中进行)。

    1. (1) A的化学式为,A与C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2) B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 (3) 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22. 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分别加到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1. (1) 请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后,同学们将A、B试管内废液同时倒入C废液缸中,发现溶液中有气泡冒岀,大家对C废液缸中的溶质成分进一步探究。
    2. (2) (提出问题)C废液缸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HCl

      丙同学猜想:NaCl、Na2CO3、HCl

      (交流与评价)上述猜想中一定错误的是同学,理由是

    3. (3) (实验探究)乙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C废液缸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于是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同学们发现,只需加入一种试剂就能确定溶质成分,加入的试剂是溶液。经实验最终确定甲同学的猜想正确,则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 (4)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可知:验证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成分时,只需验证即可。
四、计算题
  • 23. 为测定某铁合金中铁的含量,现向14g该铁合金样品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实验过程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1. (1)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4g样品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
    3. (3) 该铁合金中铁的含量为
    4. (4) 若将最终所得滤液蒸发掉10.8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 (5) 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