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沪科版 /八年级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四节 光的色散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沪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四节 光的色散

更新时间:2021-09-11 浏览次数:9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桂林) 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 . 光的色散 B . 平面镜成像 C . 光的反射 D . 光的直线传播
  • 2. (2021·张家界)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 天空中的彩虹 B . 池塘中树的倒影 C . 水中的鱼儿 D . 手影
  • 3. (2021·上海) 属于光的三原色的为(  )
    A . 黄色 B . 紫色 C . 红色 D . 橙色
  • 4. (2021·金乡模拟) 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江清月近人”,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 . “对影成三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C . “瀑水喷成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 . “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 5. (2020八上·太仓期末) 如图所示为日晕的景象,即在5000m左右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折射后分解为七色光
  • 6. (2020八上·大埔期末) 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在平静的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高楼大厦的玻璃墙会造成光的污染,是由于光滑玻璃表面产生漫反射的缘故 C .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都是由白光组成的 D .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可以组合成任意一种色光
  • 7. (2020八上·秦都期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红、黄、蓝光被人们称为光的三原色 B .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汽车的后视镜利用凹面镜来扩大视野 D . 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108m/s
  • 8. (2020八上·富平期末) 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B . 光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 D . 小孔成像与日食形成原理不同
  • 9. (2020八上·永定月考)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B . 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 C . 透过蓝玻璃看红花,看到的花是黑色的 D . 红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 10. (2020八上·东台月考) 国庆假期,在西太湖风景区内,小苗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蓝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
    A . 黑色 B . 绿色 C . 红色 D . 蓝色
  • 11. (2020八上·新沂期中) “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彩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小孔成像 C . 光的色散 D . 光的反射
  • 12. (2020八上·秦淮期中) 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   )
    A . 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 B . 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 C . 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 D . 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
  • 13. (2020八上·重庆月考)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置于三棱镜后面的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此现象(   )

    A . 叫光的分解 B . 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最早通过实验研究的 C . 彩色光带中红光位置在最下面 D . 五彩缤纷的烟花形成的原因与它相同
  • 14. (2020·株洲) 据报道,今年6月,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些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明显升高,积雪提前融化。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地面(   )
    A . 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B . 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降低地面附近温度 C . 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D . 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降低地面附近温度
  • 15. (2020·苍溪模拟)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人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B . 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 .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 . 人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 16. (2020·南岗模拟)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7. (2020八上·莲湖期末) 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 . 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 . 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 . 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 . 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 18. (2019八上·江都月考) 国庆假期,在河湖湾风景区内,小明戴着一副墨镜时,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他感到奇怪,于是取下墨镜,这时看到的却是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请问,这幅墨镜的镜片的颜色可能是(    )
    A . 黑色 B . 红色 C . 绿色 D . 白色
  • 19. (2019八上·金坛月考) 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红花的月季,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 . 无色 B . 绿色 C . 红色 D . 蓝色
  • 20. (2019八上·乌兰察布月考) 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 . 远视镜是凹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C . 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 .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 29.

    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四、实验探究题
  • 30. (2018八上·相城期中) 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

    1. (1) 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色带的现象叫做光的;三棱镜对太阳光中的紫色光的偏折能力(填“强”或“弱”).
    2. (2) 若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3. (3) 在图乙中,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玻璃透镜的主光轴射入,A、B两点分别是红光、紫光相交于主光轴上的点,那么点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
  • 31. (2018八上·秦淮期中)                
    1. (1) 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光,将温度计放在B处的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显著变化,(选填“Ⅰ”、“II”或“Ⅲ”)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

    2. (2) 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色的。
    3. (3)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32. (2017八上·泰兴期中)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1. (1) 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①区域,发现温度计的示数,说明这种光线具有
    2. (2) 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现象.自然界中属于这种现象的有(请举一例)
    3. (3) 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防晒伞,属于③区域光线应用的是.(填序号)
    4. (4)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留下(选填“红色”、“彩色光带”或“除红色外其他颜色”,下同).
    5. (5)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
  • 33. (2016八上·汉中期中) 如图所示,通过光的色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

    1. (1)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光;
    2. (2) 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色光的热效应最强.
  • 34. (2018八上·句容期中) 如图为某次小姚同学在暗室里做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 (1) 实验中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
    2. (2) 历史上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科学家
    3. (3) 小姚把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分别放在红光区、红光区外侧,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一样,其原因可能是
    4. (4) 实验时用白屏的主要原因是
    5. (5) 若在三棱镜上贴满红色透明薄膜,在光屏上贴满绿纸则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6. (6) 小姚想利用此实验来检验一张100元纸币的真伪,他应采取的操作是:把纸币放在光的外侧(选填“A”或“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