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0月...

更新时间:2021-09-03 浏览次数:7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城市跨座式单轨交通(如左图所示),类似“空中小火车”。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和3号线分别是我国第一条和世界最长最繁忙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线(如右图所示)。重庆轨道交通产业积极谋求“走出去”战略,设计适应东南亚当地环境的方案参与多国轨道交通建设竞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与重庆相比,夏季菲律宾城市跨座式单轨交通建设中应额外关注的自然灾害是(   )

    A . 高温 B . 海啸 C . 台风 D . 滑坡
  • 2. 重庆武隆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如图示意该地三维地质模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羊水河出露的地层晚于中石院天坑 B . 大嘴山和三帽山均为断块山 C . 乌江流域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地震 D . 仙女山的地质构造属于向斜
  • 3. 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城”,下图示意重庆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影响重庆市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气候 C . 水源 D . 交通
    2. (2) 重庆市渝中(两江的交汇处,深色区域)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   )
      A . 上班 B . 回家 C . 购物 D . 探亲
    3. (3) 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   )

      ①配套设施完善  ②对外交通便利  ③远离中部组团  ④职住基本平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4. 龙凤溪是嘉陵江重庆市北碚段最大的支流,位于嘉陵江西南岸。某年8月3日到4日,北碚段突降暴雨,洪水在8月4日达到最大水位,洪水位超过两岸的防洪大坝红线。洪水过后,某研究小组在8月中旬完成了对洪水的地貌取样分析。

    下面甲图为龙凤溪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洪水地貌取样示意图,乙图为龙凤溪洪积物粒度及粒级含量频率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龙凤溪边滩洪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呈现“双峰状”的根本原因是(   )
      A . 注人河流的洪水水量大 B . 沉积物分选性较差 C . 沉积时水动力扰动强烈 D . 海拔位置相对较低
    2. (2) 该研究小组通过对本次洪积物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沉积物厚度:高河漫滩>低河漫滩>边滩 B . 沉积物粒度:高河漫滩>低河漫滩>边滩 C . 本次洪水携沙量大,对河道的破坏力较大 D . 粗细颗粒较平时增多,河流的分选能力好
    3. (3) 对北碚段洪水进行监测的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用于(   )
      A . 珠峰高度的测量 B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 . 最佳路径的选择 D . 城市规划和管理
  • 5.   2019年10月14日,重庆日报记者获悉,西南大学教师在北碚境内发现一面巨大的条纹石壁景观,石壁上布满了十分清晰的条纹,保留着波涛汹涌的海浪遗迹。据专家初步判断,这是重庆发现的最大的一处波痕遗迹,其证据是现场找到的一块蠕虫状灰岩,其表面有类似于蠕虫状的斑斑点点、深色小团块,是在野外作为三叠纪早期,也就是2.5亿年前的标志性岩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景观主体显示的主要地球圈层是(   )
      A . 水圈 B . 岩石圈 C . 生物圈 D . 大气圈
    2. (2) 波痕反映当时北碚地区的地表环境是(   )
      A . 海洋 B . 湖泊 C . 高原 D . 盆地
    3. (3) 该灰岩层中几乎没有生物化石,下列推断合理是(   )
      A . 气候恶劣 B . 生物萧条 C . 岩浆活动 D . 人类破坏
二、综合题
  • 6.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

    1. (1) 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 7.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级,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 (1) 重庆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等方式利用土地。这对城市建设有何好处?请列举两项。
    2. (2)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说明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 (3) 三峡水库面临着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重庆工、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并说明调整产生的具体作用。请填表回答。

      产业部门

      结构调整

      具体作用

      农业

      ②③

      工业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群崛起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2016年,成渝城市群被赋予西部大开发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撑等国家定位。《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成渝城市群列为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城市群之后的第四大城市群,并提出支持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近亿人,城镇密度和数量全国最大。成渝城市群规划面积18.5万平方千米;2017年,重庆主城区常住人口865万,成都主城区常住人口1020万。虽古有“蜀道难”之说,但如今路网密集,对内对外开放通道众多,成都和重庆之间有300千米的高速公路及一小时高铁经济圈;开放创新程度不断提升,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近300家。但城镇化水平、人均GDP等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渝双方由于聚能与辐射的矛盾,造成资源争夺和市场冲突,竞争大于合作,如重庆以300多万辆的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成都近年来汽车产量已近200万辆。下图为成渝城市群位置示意图及空间格局示意图。

    1. (1) 分析成渝城市群发展为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主要社会经济优势。
    2. (2) 概括成渝城市群范围内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3. (3) 分析山城重庆发展为一座特大城市的自然条件。
    4. (4) 根据材料,提出重庆和成都两个核心城市在未来合作中的注意事项。
  • 9. (旅游地理)

    仙女山镇地处重庆武隆县中北部,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森林覆盖率65%,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2 ℃。境内拥有“东方瑞士”美誉的“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天生三桥”、喀斯特峡谷地貌的“龙水峡地缝”等景区,散步梦幻谷、仙女湖等诸多新兴旅游景点,几年来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建设,形成了“四季鲜花灿烂、森林植被茂密、路灯灯饰迷人、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独具特色、休闲功能完善”的休闲旅游小镇而闻名遐迩、蜚声海外……下图示意仙女山镇的位置。

    说明仙女山镇休闲旅游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 10.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忌干旱、怕渍水,喜湿润、光热要求充足。重庆酉阳(下图)享有“世界青蒿之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其当地青蒿平均青蒿素含量可达8‰以上,部分优选品种甚至能达16‰,居最高水平。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主治疟疾等。截止2010年底,全球106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估计有2.16亿疟疾病例,其中81%疟疾病例和91%死亡发生在非洲地区。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列为首选指导药,青蒿身价倍增,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野生青蒿遭到严重破坏。

    1. (1) 分析重庆酉阳种植青蒿有利的自然条件。
    2. (2) 说明2004年后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3. (3) 分析2004年后青蒿产业对重庆酉阳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碚区目前已有一个天文科普观测基地(天文馆),该基地位于城区内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海拔240米)。为让市民有更佳星空观测效果,北碚区科技局将在缙云山(最高处海拔951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无居民区)新建一星空观测点。下图为北碚附近山脉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重庆很多地名的由来与地形密切相关,如“槽”就是两边是长条状山岭中间的低地。在北碚区有一个称“槽上”的地方,它位于中梁山顶。下图是中梁山及附近地质剖面、地表地形素描图,槽上的位置如图中所示。

    1. (1) 与北碚现有科普观测基地比,简述拟建星空观测点选址缙云山的优势。
    2. (2)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中梁山的地质构造为_▲_(背斜/向斜),简要说明判断理由并描述该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3. (3) 简述中梁山上形成“槽”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