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温州龙湾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1-10-21 浏览次数:1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我会判断:(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我会选择: ( 本题有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1. 下列几个环境因素中,对于蚕豆种子萌发有较大影响的是( )。
    A . 光照的强弱 B . 土壤的肥沃程度 C . 温度的高低
  • 12. 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后,你认为维护生态平衡最好的方法是( )。
    A . 进行人工饲养和培育 B . 保护适合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少人为影响 C . 人为地把更多种类的生物组合在一起,为生物搭建复杂的食物网
  • 13. (2019五上·丽水期末) 蝙蝠喜欢白天休息,夜晚出来觅食,影响它这种习性的主要因素是(    )。
    A . 温度 B . 光照 C . 空气
  • 14. 下列描述中,属于群落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 . 一个池塘里的全部动物 C . 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
  • 15. 下列哪一种事实能够作为小明推测“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的证据?( )
    A . 放在浅水盆里的蚯蚓不停扭动 B . 在干燥的土壤中很难发现蚯蚓| C . 腐败落叶下的土里能找到蚯蚓
  • 16. 如图,将蚯蚓放入盒子内,用手电筒照射蚯蚓,你最有可能会看到的现象是( )。

    A . 蚯蚓会往右边爬 B . 蚯蚓会待在原地享受光照 C . 蚯蚓会往左边爬
  • 17. (2019五上·丽水期末)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我们将青蛙全部捕杀,下列曲线表示蝗虫的数量变化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 18. 温州流传很多包含科学道理的谚语,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 . “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指的是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分 B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指的是食物关系,包含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C . “少食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指的是平时饮食要适量,吃太多会增加消化负担
  • 19.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
    A . 提供氧气 B . 保持水分 C . 保持一定的温度
  • 20. 下列三种颜色的纸按吸热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A . 黑色、红色、白色 B . 白色、红色、黑色 C . 红色、白色、黑色
  • 2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B . 光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C . 太阳灶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产生高温的原理制成的。
  • 22. 夏天,人们把汽车停在阳光下时,会在汽车玻璃上放上铝箔板,是因为( ) 。
    A . 铝箔板反光能力强,吸热本领弱 B . 铝箔板反光能力强,吸热本领强 C . 铝箔板反光能力弱,吸热本领弱
  • 23. 医生带的额镜能给病人检查耳朵,这是利用光的( )原理。
    A . 直射 B . 反射 C . 折射
  • 24. (2019五上·丽水期末) 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的是(    )。
    A . 表面使用粗糙的材料 B . 表面使用光滑的材料 C . 高楼表面使用玻璃
  • 25. 下面的情况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 . 黑夜打开手电筒,看到直直的光柱 B . 看到阳光从树叶的缝隙直射进树林 C . 在阳光下利用放大镜点燃白纸
  • 26. 许多光源发光时也在发热,同学们想利用光获得更高的温度,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 . 利用多面镜子将光照射到同一处获得高温 B . 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 C . 利用凸面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
  • 27. 潜水艇中的士兵常利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情况,下列潜望镜示意图中镜子放置最合理的是(“m”表示镜子的镜面朝上,“e”表示镜子的镜面朝下)( )。
    A . B . C . D .
  • 28. 如图,星形物体的影子被投影在屏幕上,要使物体的影子变大,可将星形物体( )。

    A . 靠近光源 B . 远离光源 C . 原地不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共44分。)
  • 29. 小明同学把黑色的纸对折做成三个相同的纸袋,在纸袋内插入温度计,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和地面垂直、和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在阳光下,记录下每隔两分钟的温度,数据如下表(单位℃)。

    纸袋摆放的情况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和地面水平

    21

    23

    24

    24

    25

    25

    和地面垂直

    21

    22

    23

    23

    24

    24

    和阳光垂直

    21

    23

    25

    26

    27

    28

    1. (1) 小明同学的实验,研究的是( )。
      A . 光的直射、斜射与吸热的关系 B .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C .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2. (2) 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 . 纸的颜色 B . 纸袋的摆放方式 C . 纸袋的大小.
    3. (3) 分析以上三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4. (4)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三瓶矿泉水在阳光下升温速度最快的是( )。
      A . B . C .
    5. (5) 小明自制了“太阳能热水器”(如图)。实际测试时,发现饮料瓶中的水升温很慢。请你分析:

      ①造成升温慢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把整个饮料瓶用铝箔纸包住

      B.用黑色纸盒

      C.支架调节到合适的角度

      ②不利于保温的做法是()。

      A.不盖盒盖

      B.盖上透明盒盖

      C.在盒子里填充塑料泡沫

  • 30. 生态瓶的研究。
    1. (1) 下图生态瓶中的植物、鱼、虾等都属于,泥沙、水属于。(选填“生物”或“非生物”)

    2. (2) 在生态瓶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要( )。
      A . 先放动物 B . 先放植物 C . 动物和植物一起放
    3. (3) 在生态瓶时,( )为动物提供氧气。
      A . 植物 B . 土壤 C . 微生物
    4. (4) 关于生态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B . 生态瓶中的水最好选用干净的凉开水。 C . 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动物生活得更好,制作好的生态瓶应该放置在黑暗中。
    5. (5) 同学们用正确方法制作了生态瓶,同时开展了研究(生态瓶里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经过观察和记录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对于这种现象,你的解释是: 。

      生态瓶的情况

      一分钟内小鱼浮到水面上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水多

      9

      8

      9

      水少(水倒掉一半)

      16

      16

      15

    6. (6) 关于生态瓶中生物描述正确的是( )。
      A . 浮萍、水草属于消费者,需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 B . 鱼、虾属于消费者,它们要以其他生物为食 C . 浮萍、水草、鱼、虾都属于消费者,它们都需要获取营养
  • 31. 找一根10厘米长的木棒,用橡皮泥将它垂直的固定在平滑的纸板上,做成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装置。
    1. (1) 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为光源。以下物体中,( )肯定不是光源。
      A . 月亮 B . 萤火虫 C . 点亮的手电筒
    2. (2) 在右图中画出阳光下木棒的影子。

    3. (3) 这是一天中的( )。
      A . 上午 B . 中午 C . 下午
    4. (4) 为了提高实验观测的准确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在树荫下进行实验 B . 选一个始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C . 可以不断调整日影观测仪的角度
    5. (5)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A . 西到东,长到短到长 B . 西到东,短到长到短 C . 东到西,长到短到长
  • 32. 下表是小明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

    种子数(颗)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条件均适宜并且相同)

    3

    培养皿底部垫有吸水纸,20℃

    3

    无水,20℃

    3

    培养皿底部垫有吸水纸,0℃

    3

    水淹没种子,20℃

    1. (1) 用培养皿①和②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2. (2) 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以选用( )和( )两组培养皿做对比实验。
    3. (3) 小明在每个培养皿中各放入3粒绿豆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
    4. (4) 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
      A . 胚根 B . 胚芽 C . 子叶
    5. (5) 小明将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每天滴4滴水,保持吸水纸湿润,四天以后,实验结果如图。据此推测,小明的滴水位置最有可能是()。

      A.1号左边

      B.5号右边

      C.在培养皿中均匀滴水

      说说你推测的理由: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