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 分子动理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教科版物理九上 1.1 分子动理论

更新时间:2021-08-21 浏览次数:1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下·苏州期末) 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看到的大量碳粒不是分子 B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两种不同颜色的物体间 D .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 2. (2021八下·东海期末) 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 . 姑苏域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欢红 D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3. (2021八下·贵池期末) 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向篮球中打气——分子间有间隙 D . 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一一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 4. (2021·福建) 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
    A . 分子间存在空隙 B .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5. (2021八下·宜州期末) 百灵鸟是散居型蝗虫的天敌,但蝗灾爆发时,聚集型蝗虫会大量分泌苯乙腈,其刺激性气味使百灵鸟放弃捕食,百灵鸟闻到苯乙腈的气味是因为(   )
    A . 分子体积很小             B . 分子间有引力   C . 分子间有斥力         D .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6. (2021八下·宜州期末) 如图所示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照片。该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75~160nm之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病毒分子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 . 新型冠状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C . 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 7. (2020八下·宝山期末) 固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 . 固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 . 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 . 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 8. (2021八下·滨海期中) 新型防菌“纳米纸”是由微颗粒( )制备得到,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也有引力 C . 油分子间斥力使纸面上的油无法汇集成小油珠 D .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 9. (2021八下·泗洪期中) 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下列根据所列现象进行的推测既合理义符合事实的是(   )
    A . 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 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 C . 现象:破镜不能重圆;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 D . 现象:将两块表面平滑的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推测: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 10. (2021八下·太仓期中) 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对于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静置后酒精和水的总质量变小 B . 静置后混合液体的密度变小 C . 静置后液面下降表明分子间有空隙 D . 液体都变红表明只有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11. (2021八下·苏州期中)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 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 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 . 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 12. (2021·瑶海模拟) 医用防护口罩“N95”型对直径为0.075 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一般由如喷布、无纺布、口罩带、鼻夹组成,其中内层是普通无纺布;外层是做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主要用于隔绝患者喷出的液体;中间的过滤层用的是经过驻极处理的聚丙烯熔喷无纺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 . 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C . 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 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
二、填空题
  • 13. (2021·凉山) 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笨、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 14. (2021·宜昌) 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现象,而炒菜时加盐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有关。
  • 15. (2021八下·江阴期末) 人们常在家里种植水仙花,当水仙花盛开时室内弥漫着花香,这是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花盆中的水渐渐消失(填“可以”或“不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
  • 16. (2021八下·江阴期末) 两个探究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甲、乙两种设备,a小组用的是甲图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b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上小下大的容器。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将酒精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通过比较你觉得(填“a”或“b”)小组的实验效果更好,理由是

  • 17. (2021八下·南昌期末) 如图所示,小雯乘坐地铁时发现严禁携带有“异味”的物品,这是因为“异味”物品的分子在,导致整个密闭空间充满了异味,影响其他乘客;且温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这说明了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有关。

  • 18. (2021八下·和县期末) “黄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来相见”,2021年中国滨海梨花节如约而至(如图所示)。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现象,说明。中午时温度升高,香味更加浓郁,说明了。人们在观赏的时候发现树叶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19. (2021八下·松江期末) 小明根据“宏观世界中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的知识,类比得出:微观世界中组成物体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

    ①小明的依据是:由分子动理论可知,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②类比宏观世界中物体的动能有大小,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动能也有大小。如图所示是不同时刻某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情况(箭头越长代表分子运动越快), 图的分子动能较大(选填“A”或“B”),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 (选填 “速度”“温度”或“比热容”)来反映,该物体从A时刻到B时刻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吸收了热量。

三、解答题
四、实验探究题
  • 22. (2021八下·宜兴月考) 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 (1) 如图1,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填“水”“酒精”)至一半位置,再注入另一种液体直至充满,这样做的目的是。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
    2. (2) 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方。(选填“上”或“下”)。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3. (3) 如图3,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
  • 23. (2021八下·江都月考) 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 (1)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 (2) 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 (3) 实验过程中,(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4. (4)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现在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