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10...

更新时间:2021-08-10 浏览次数:7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景观最常见于(   )
      A . 美国 B . 荷兰 C . 巴西 D . 埃及
    2. (2) 此景观中的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
      A . 抽水 B . 发电 C . 运输 D . 灌溉
  • 2.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20年3月,在全球疫情进入“大流行”的关键时刻,中国政府先后向韩国、意大利、伊朗、巴基斯坦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帮助。小明想找到韩国、意大利、伊朗、巴基斯坦这几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他最好查找(   )
      A . 世界气候地图 B . 世界地形图 C . 世界政区地图 D . 亚洲人口分布图
    2. (2) 滴滴出行称为手机“打车神器”,司机能准确接送乘客由出发地去终点,这款“打车神器”使用的地图是(   )
      A . 中国政区图 B . 地形图 C . 景区导游图 D . 电子地图
  • 3. 下面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但比例尺不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四幅图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图中①确定方向,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八个基本方位定位 B . 指向标定位 C . 经纬网定位 D . 太阳光照定位
  • 4.   某校七年级(一)班,面向黑板,右侧是教室的前后门。小强同学用皮尺测得教室长9米、宽7米,用手机指南针测得面对黑板的方向是正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教室的前门朝向(   )
      A . 东方 B . 西方 C . 北方 D . 南方
    2. (2) 小强用30×21厘米的纸绘制教室平面图,宜选用的比例尺是(   )
      A . 1:10 B . 1:40 C . 1:200 D . 1:1000
  • 5.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③④②① D . ①③④②
    2. (2) 下列能够反映地球形状的诗句是(   )
      A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回 D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6.   读“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地球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赤道半径是6357千米 B .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C . 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 D . 极半径是6378千米
    2. (2) 与毛泽东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   )
      A . 赤道 B . 北极圈 C . 南极点 D . 北回归线
  • 7.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学习地理时,借助地球仪可以(   )
      A . 观察经线与纬线的分布 B . 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 . 呈现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过程 D . 精确测量各地的海拔
    2. (2) 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图示地球仪,图中四地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A . B . C . D .
    3. (3) 甲地的纬度是(   )
      A . 23.5°N B . 23.5°S C . 120°E D . 120°W
  • 8.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南半球

    北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海洋比例

    81%

    61%

    62%

    80%

    陆地比例

    19%

    39%

    38%

    20%

    1. (1) 关于海陆分布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 . 任意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D . 任意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陆地面积都大于海洋面积
    2. (2) 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是(   )
      A . 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B . 各占二分之一 C . 九分陆地,一分海洋 D .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 9.   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下图),船队于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A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 .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 .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 (2) 图中数字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 . ①是土耳其海峡 B . ②是白令海峡 C . ③是苏伊士运河 D . ④是巴拿马运河
二、解答题
  • 10.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所提问题。

    材料一: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例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在北方寒冷的地区,尤其在冬季,人们一般爱穿深色的皮制品衣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

    材料二: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鲁、川、粤、闽、苏、浙、湘、皖等地方菜系,被称为中国“八大菜系”。它的形成和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等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口味偏辣,江浙一带菜肴带甜,北方菜味浓重并喜欢放葱蒜,而广东菜偏鲜偏淡。这和各地的气候与地形等因素有关,例如,西南地区较湿,尤其冬季更加阴湿,吃辣是为了驱寒去湿。

    材料三: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例如,因纽特人用冰块搭房子;以往林区的居民用一根根椽木造房子;内蒙古草原上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我国北方的农村以往盖的大多是土房;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商品房的积极开发与踊跃购买,人们在选择商品房时也要考虑到小区内外的环境条件与住房的采光、通风等状况。

    材料四: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冰天雪地的高寒地区,人们有时坐雪橇外出;在莽莽沙海中,骆驼成为人们理想的“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驰骋。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或交通方式。

    1. (1) 阅读材料一,列举两个服饰与地理有关的例子。
    2. (2) 阅读材料二,说说菜系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3. (3) 阅读材料三,说出四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
    4. (4) 阅读材料,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去阿拉伯地区旅游需要带棉衣保暖。(

      四川人喜欢吃辣椒是因为辣椒可以驱寒祛湿。(

      我们去了西南炎热地区可以住竹楼。(

      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出门不需要考虑天气状况。(

  • 11.   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在3月23日各地20点30分启动,全球4000多座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 (1) 关灯接力活动从大洋洲开始,经A洲、欧洲、B洲、C洲,最后在D洲西岸结束;A,B,C,D四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填字母),面积最大的是(填字母)。
    2. (2) 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运河;C,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运河;A、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
    3. (3) C、D两大洲都濒临的大洋是洋和洋;A、D两大洲都濒临的大洋是洋和洋。
    4. (4) 3月23日世界各地举行“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此时北京刚进入春季,悉尼进入秋季,造成季节差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或自转)运动;北京于3月23日晚上举行关灯一小时活动,此时华盛顿当地时间是上午,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或自转)运动;过了3月23日之后,北半球各地的昼越来越长,造成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公转或自转)运动。
  • 12. 根据图文资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2018年7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C(41°N,100°E),我国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巴遥一号”交付后,将成巴基斯坦第一颗光学遥感卫星。

    资料二:2018年,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恩克斯堡岛新站选址奠基完成,预计2020年建成使用。恩克斯堡岛位于D(75°S,164°E)附近的罗斯海海域。

    1. (1) 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坐标:A;B
    2. (2) 将C、D标在图中适当的位置。
    3. (3) A,B,C,D四点中,所在纬线最长的点是,D点位于(低/中/高)纬,位于东半球的点是,位于南半球的点是。(填字母)
    4. (4) 判断方向:C点位于A点的方向,B点位于D点的方向。
    5. (5) 从A点沿着经线一直向北走(是或否)能回到原地。
  • 1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地图的三要素是指,图中的“水电站”表示三要素的,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图中用的式。
    2. (2) 图中箭头所标示的小河的流向大致是自流。一辆汽车从A点沿公路行驶到达B点,其行驶方向应是从
    3. (3) 小明量的图中B、C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千米;小明以300米/分钟的速度从B跑到C地,他大约用了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