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浣纱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七年级...

更新时间:2021-09-02 浏览次数:1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 40 分)
  • 1. (2020七下·仙居月考)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
    A . 热觉、味觉、痛觉 B . 听觉、嗅觉、冷觉 C . 视觉、嗅觉、味觉 D . 触觉、听觉、味觉
  • 2. 地震时会产生频率低于 20 赫的声波。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听觉频率/赫

    蝙蝠

    1000~120000

    海豚

    150~150000

    60~65000

    大象

    1~20000

    A . 蝙蝠 B . 海豚 C . D . 大象
  • 3. 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  )  

    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 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A . ①→④→⑤→③→②→⑥ B . ①→②→④→⑤→③→⑥ C . ①→⑥→⑤→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②→⑥
  • 4.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小吴画了 4 张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 我们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B . 渔夫叉鱼 C . 室内人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色 D . 近视眼的矫正
  • 5.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
    A . 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 . 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 . 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 . 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 6. (2019七下·苍南期末) 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a为玻璃板,b和c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 . 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 . 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 D . 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 8. 如图所示,a点到b点是小球被抛出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小球在b点的速度为v。如果小球在b点突然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了,则小球将沿以下哪条轨迹运动(   )

    A . 1 B . 2 C . 3 D . 4
  • 9. 平静的池面上映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
    A . “鸟”和“鱼”都是虚像 B . “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 . “鸟”和“鱼”都是实像 D . “鸟”是实像,“鱼”是虚像
  • 10. 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如图 所示,外形完全一样,小明想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手摸镜片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镜 B .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 .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 . 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 11. 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 10 g 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 )

    A . 5 g B . 10 g C . 200 g D . 任意质量均可
  • 12. 如图所示为“T”形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我国著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第 5 秒的速度为 9.5m/s,第 10 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 5 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4.75m/s B . 在后 5 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5.1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10.0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9.85m/s
  • 14. (2015·温州)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 力的大小有关 B . 力的方向有关 C .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受力面积有关
  • 15. (2019七下·丽水月考)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到来之际,我国许多地方都要举行“竖蛋”的游戏。下列关于竖立的鸡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鸡蛋受到的重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 鸡蛋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鸡蛋受到的重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16. 如图所示,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的顶棚上,如果小钢球突然向右摆动,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⑴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⑵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⑶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⑷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A . (1)和(4) B . (1)和(3) C . (2)和(3) D . (2)和(4)
  • 17.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 . 2~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8m/s C . 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5s~7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
  • 18. (2020七下·金华期中)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根据如图赛龙舟的情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龙舟前进的力是水对船桨的力 B . 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D .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具有惯性
  • 19. (2020七下·诸暨期中)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 . 5N,0N B . 0N,5N C . 5N,5N D . 5N,10N
  • 20. (2019七下·嘉兴月考) 从右向左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先后投下三枚炸弹,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前三枚炸弹在空中的位置应如图中的( )
    A . B . C . D .
二、<h1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h1>
  • 21. 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至关重要,人通过眼获取了总量 80%以上的信息。如图为眼的纵切示意图。

    1. (1) 由看近到望远时需要由睫状肌调节[]的曲度。
    2. (2) 某同学经常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导致患上近视眼。该同学看物体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④]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可佩戴(选填“凸透镜” 或“凹透镜”)矫正,从而在形成视觉 。
  • 22.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是正立的 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若视力表全长为 0.8 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

  • 23. 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他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了个三角形的小孔。

    1.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2. (2) 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 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3. (3) 当把蜡烛向左(远离易拉罐)移动时,在半透明纸上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4. 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两辆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 25. 甲、乙两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1. (1) 甲车的运动状态为(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在此运动过程中,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 (2) 由图像可得乙车的运动速度为米/秒。
  • 26. 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飞叶拨动后还能继续旋转是因为,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力;飞叶转速变慢时惯性将,(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 27. 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如下实验。

    1. (1) 选用轻薄塑料片作为图甲实验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2. (2) 将图甲中静止的研究对象转到虚线位置,松手后发现研究对象发生转动。据此可以得出结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物体才处于静止状态。
    3. (3) 如图乙,启动电动机让物体向上运动,继续进行研究: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重力大小相等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当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h1 >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h1>
  • 28.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
    1. (1) 如图甲所示,此透镜的焦距为

    2. (2) 用此透镜进行图乙所示实验,将透镜固定在 50cm 处,蜡烛放在 20cm 处,移动光屏直至找到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的性质是

    3. (3) 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 29. 如图(a)所示,将一根原长为 L0 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分别用大小或方向不同的力作用在弹簧的另一端,实验现象如图(b)、(c)、(d)、(e)所示;

    1. (1) 实验过程中,弹簧因受到拉力的作用形状发生了改变, 说明力能
    2. (2) 分析比较图可知,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 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 (3) 分析比较图(b)和(c)可知:
  • 30. 在研究牛顿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接着在三种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 (1) 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是因为小车受到不同,越光滑的表面,受阻力越(选填“大”或“小”),走得越远,车的速度减小的越慢.
    2. (2) 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保持小车受到不同阻力之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这个实验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答:
    3. (3) 这个实验可推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它将
  • 31. 如图甲所示,A 是木块,B 是长木板,C 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实验器材。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则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 (1)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2. (2) 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3. (3) 在图乙中,让A 保持静止,拉动长木板,也可测出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该装置相对图甲所示的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四、<h1 >分析计算题(共 12 分)</h1>
  • 32.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组别

    1

    2

    3

    4

    5

    质量/g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N

    1

    3

       ▲

    5

    1. (1) 第二次实验物体所受重力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2. (2) 第四次实验物体所受重力为多少?(g 取 10N/kg)
    3. (3)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 33. 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声音在 15℃时传播速度 340m/s)。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 2.5,求:
    1. (1) 这架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 (2) 广州到北京的距离约为 1700km,这架超音速飞机以 2.5 的马赫数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