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本溪市2021年中考化学五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12 浏览次数:1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0·陕西) 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 空气 B . 干冰 C . 液氧 D . 生铁
  • 2. 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 B . 沼气 C . 石油 D . 天然气
  • 3. 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石蜡具有的性质是(   )
    A . 密度 B . 硬度 C . 溶解性 D . 可燃性
  • 4. (2020·青海) 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纯棉毛巾 B . 塑料袋 C . 蚕丝被 D . 不锈钢餐具
  • 5.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不影响该项监测结果的是(   )
    A . 垃圾焚烧 B . 减少CO2排放 C . 汽车尾气 D . 减少使用煤
  • 6. (2019·辽阳)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滴加液体 B . 量取液体 C . 振荡试管 D . 塞紧橡皮塞
  • 7.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原子体积变大 D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 8.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
    A . K2SO4、KCl B . CaCO3、CaCl2 C . CuSO4、Na2SO4 D . NH4NO3、NaCl
  • 9.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 .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可制取氧气 C .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占78% D . SO2、N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 10.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食盐水可用于厨房中去除水垢 B . 熟石灰可作干燥剂 C . 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D . 液氧用作火箭燃料
  • 11. 土星是太阳系里气态行星,约含有92.4%H2、7.4%He和0.2%CH4等,平均温度为-150℃。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种类太少②氦气含量太高③没有适宜的温度④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pH是水质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某工厂排出废水的pH=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废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 . 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稀硫酸 C . 该废水若直接排放会腐蚀铸铁下水管道 D . 该废水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 13.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 . 铜片和硝酸银溶液 B . 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C . 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D . 烧碱溶液和稀硝酸
  • 1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 .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变蓝,所以能使石蕊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 C .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
  •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H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KClO3

    KCl

    加入少量MnO2 , 加热

    C

    Zn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D

    NaCl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6.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2个氮原子
    2. (2) 金元素
    3. (3) 标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 (4) 葡萄糖
  • 17. 图一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 (2) 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填字母)。
    3. (3) 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
  • 18. 化学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
    1. (1) 某品牌饼干的配料中含有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食用盐、碳酸氢钠等物质。配料中富含糖类的是,食用盐一般为加碘食盐,食盐加碘可预防
    2. (2)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明矾的作用是,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键康,在生活中可用区分硬水和软水。
    3. (3) 医用酒精可以消毒杀菌,预防病毒感染,配制医用酒精使用的溶剂是
    4. (4) 新房装修会产生有毒物质,为了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可采取的措施是(答一点即可)。
  • 19.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A中混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
    2. (2) 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析出固体质量最多的是
    3. (3) t1℃时,取A、B、C固体各10g,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倒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均升温至t3℃,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20. 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曾以不同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

    1. (1) 金、银在自然界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他们的化学性质都
    2. (2) 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人类逐渐掌握了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

      ①比较两种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和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磁铁矿作炼铁原料更具优势”,其原因是

      ②近代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Al2O3)的方法冶炼铝,Al2O3分解后得到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可增加飞机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优良性能。
    4. (4) 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制钛的其中一个反应为: ,X的化学式为
    5. (5) 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 , 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填字母)。
      A . 金属原料的成本 B . 生成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C . 金属的回收利用
  • 21. 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宣布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所谓“碳中和”,就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捉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1. (1) 实现“碳中和”需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请写出一种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控制的加剧。
    2. (2) CO2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捕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2. 已知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C可供给呼吸,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化学式
    2. (2) B的用途(答一点即可)。
    3. (3) 请写出E→C+D的化学方程式
    4. (4) C→D的转化,(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 23. 根据下列图示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 (1) 图一中,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
    2. (2) 图二中,要想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需补充的实验是
    3. (3) 图三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实验结束后,烧杯中液体呈无色,预进一步确定溶液中除NaCl外,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成分,你选择的试剂是
  • 24.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用A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 , 为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要获得干燥的H2 , 应将气体依次通过D、E装置,D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用E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3. (3) 实验室制取O2和CO2均可使用的发生装置为
  • 25. 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

    1. (1) 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说明铁比铜金属活动性更强的现象是
    2. (2) 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 (3) 在图二所示的实验中,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它现象,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4. (4) 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②滤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5. (5) 在上述(4)的实验探究中,步骤1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
四、计算题
  • 26. 近年来一些手机厂商纷纷发布自己的可折叠手机。化学物质吡唑啉是生产折叠手机用到的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其化学式为C3H6N2。请计算。
    1. (1) 1个吡唑啉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2. (2) 吡唑啉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27. 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中H2SO4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00 g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经过滤得到176.7g溶液。请计算: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