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

更新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广东模拟) 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现象具有相同特征的是( )

    A . 母鸡孵卵 B . 种子萌发成幼苗 C . 膝跳反射 D . 排出汗液和尿液
  • 2. (2020七上·武城期末) 关于生物特征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 “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 “蜻蜒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3. (2018七上·惠东期中)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4. (2019·东营) “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 . ①②⑥ B . ③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④⑤⑥
  • 5. (2016七上·江津期中)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B . 边观察边记录 C . 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才是最真实的 D .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
  • 6. (2018·中山模拟) 我市某些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导致在校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为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 )
    A . 观察法 B . 测量法 C . 调查法 D . 实验法
  • 7. 下列关于“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该控制在10℃至20℃以内 B . 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 C . 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没有影响 D .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 8. (2017七上·巨野月考)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松鼠、云雀、玫瑰、喜鹊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

    A .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 . 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 . 按照生物的数量 D . 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 9. (2018·长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 10. (2019·眉山) 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韭菜,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栽培在遮光 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生态因素是(    )
    A . 水分 B . 无机盐 C . 光照 D . 空气
  • 11. (2021·大庆模拟) 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 . B . 温度 C . D . 空气
  • 12. 在 “水藻→水蚤→虾→小鱼→食鱼鸟”这条食物链中,若食鱼鸟全部迁移别处,那么在一个时期内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①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目会减少       ②三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

    ③次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           ④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会减少

    ⑤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减少           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会增加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⑥ D . ②③⑥
  • 13. 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那么甲和乙的关系可能是(  )
    A . 竞争 B . 捕食 C . 互助 D . 捕食和竞争
  • 14. (2018八下·龙口期中) 下面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 . 共生、捕食、竞争 B . 竞争、捕食、共生 C . 竞争、共生、捕食 D . 捕食、竞争、共生
  • 15. 2013年2月2日是17个“世界湿地日”.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湿地中的生产者是浮游动物 B . 小鱼 大鱼是湿地中的一条食物链 C . 湿地中的所有鱼类是一个生物种群 D . 湿地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 16.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 .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 17. (2019八上·成都期末)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 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 在较长时间内与鹿群数量变化相符合的曲线是 ( )
    A . B . C . D .
  • 18. (2019七上·连江期中)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生物圈 B . 城市生态系统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森林生态系统
  • 19. (2019·龙东)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岩石中获得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 20. (2018·芜湖)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 .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 .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 21. (2019·江西) 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物种类

    大鱼

    小鱼

    水蚤

    河蚌

    消化道内的食物

    小鱼

    水蚤

    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A . 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 .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 C . 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 . 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 22.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 . 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 . 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 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 23. (2015七上·东营期中) 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①→④→②
  • 24. 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 . 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 .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 . 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 . 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 25. (2018·乐山会考) 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对光时应选用高倍物镜 B . 降低视野亮度应用反光镜的凹面 C . 当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时,物像向左方移动 D . 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50倍
二、综合题
  • 26. (2018七上·广州期中) 有一次小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华觉得很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 (1) 你的问题是: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 (2)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对叶绿素产生了影响。
    3. (3) 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地方培养,把乙放在地方培养。

    4. (4) 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绿,乙中的黄豆芽绿。(填“变“或”不变“)
    5. (5) 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27. (2019七上·宿州期中) 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 (1) 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试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
    2. (2)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3. (3) 观察:从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⑥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直到物镜离玻片标本2-3mm为止。注视显微镜视野内,双手徐徐转动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该调节⑦
    4. (4) ⑤是,它的作用是使光线射入镜筒。它有平面和凹面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暗时我们一般选择用朝上反光。
  • 28.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最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

    1. (1) 文中的生物分类:植物:动物:
    2. (2) 文中“鱼”适应的生活环境是。离开这个环境将很难生存,这说明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 29. 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和分解者,后者可以促进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 (2) 图(一)的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请你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3. (3) 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4. (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