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郊尾、枫亭七校教研小片区2020-2021...

更新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8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镜头的组合中,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 目镜5×、物镜5× B . 目镜20×、物镜10× C . 目镜5×、物镜10× D . 目镜10×、物镜15×
  • 2. 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首先要使(  )在一直线上。
    A . 目镜、物镜、通光孔、镜筒 B . 物镜、镜筒、目镜、载物台 C . 目镜、物镜、镜筒、反光镜 D . 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
  • 3. 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这时眼睛应该注视着(  )
    A . 目镜 B . 物镜 C . 反光镜 D . 镜筒
  • 4. 观察临时玻片时不宜将显微镜向后倾斜,其主要原因是(   )
    A . 容易使装片里的液体溢出,污染显微镜 B . 不便于调焦 C . 容易使装片滑动,不便观察 D . 不便对光
  • 5. (2018七上·高要期中)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 . 新鲜的    B . 完整的 C . 薄而透明的  D . 干燥的
  • 6. 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心,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A . 右下方 B . 右上方 C . 左上方 D . 左下方
  • 7. 下列各种做法中,最不利于观察到清晰细胞结构的是(  )
    A . 用碘液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 B . 挑取一大块番茄果肉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玻片标本 C . 慢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镜简缓缓升降 D . 撕取一块透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玻片标本
  • 8. (2020七上·来宾期末)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左图所示操作滴加的液体是(   )

    A . 清水 B . 生理盐水 C . 碘液 D . 红墨水
  • 9. (2016七上·汕头期末)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 B . C . D .
  • 10. 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按观察顺序排列的是(  )
    A . 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B . 放大镜→肉眼→显微镜 C . 放大镜→显微镜→肉眼 D . 显微镜→放大镜→肉眼
  • 11. 用直尺和线测量叶的周长时,某同学连续测量三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cm、11.9cm,这位同学的记录应为(   )
    A . 12cm B . 11.9cm C . 11.6cm D . 11.83cm
  • 12. 一个量筒中原有30mL的水,放入一粒葡萄后,量筒中水的读数为33mL,则这粒葡萄的体积为(   )
    A . 3 cm3 B . 5 cm3 C . 6 cm3 D . 33 cm3
  • 13. (2016·齐齐哈尔) 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组织 B . 细胞 C . 器官 D . 系统
  • 14.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大家熟知的遗传现象。在下列细胞结构中,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5. 切西瓜时会流出一些汁水,这些汁水主要来自(  )
    A . 液泡 B . 细胞质 C . 细胞膜 D . 细胞核
  • 16. (2018七上·防城港期中) 把菠菜放入冷水中几分钟,水不会变色,如果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7. 植物细胞中,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 18. (2017·博兴模拟)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叶绿体 B . 线粒体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 19. (2015七上·江津期中) 细胞分裂前后,遗传物质(  )

    A . 保持不变 B . 数目加倍 C . 数目减半 D . 成分改变
  • 20. 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如果实验者考虑周到,操作认真的话,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B . 无论实验者考虑多么周到,操作多么认真,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C . 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尽可能减少误差 D . 测量时由于测量人和测量工具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 21. 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的是(   )
    A . 对某一区域内的生物进行调查 B . 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C . 对目标生物进行观察 D . 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
  • 22. 莆田市林业部门要了解本市保护树木受白蚁侵害的情况,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 观察 B . 实验 C . 调查 D . 测量
  • 23. (2020七上·永定月考) 在“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吗?”这一探究实验中,变量是( )
    A . 猎物的体温 B . 光线的强度 C . 响尾蛇的视力 D . 响尾蛇的毒液
  • 24. (甲)晓敏发现池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原来是草履虫。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
    A . B . C . D .
  • 25. 为了了解鼠妇的生活环境,小明同学在校园内寻找鼠妇并记录了在各处发现的数量(结果如下表)分析他的记录可知,适于鼠妇生活的环境特点是(   )

    地点

    水泥路上

    水槽边的石头下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干燥的草地中

    鼠妇(只)

    0

    36

    22

    2

    A . 阴暗、干燥 B . 阴暗、潮湿 C . 明亮、低温 D . 明亮、高温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30.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 (1) 对光时,应首先转[],使物镜对准通光孔,再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2. (2) 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是倍。
    3. (3) 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结构是[]
    4. (4) 其他条件不变,由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视野会。(填“变亮”或“变暗”)
  • 31. 根据植物和动物细胞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甲是细胞,乙是是细胞。
    2. (2) 图中的D是,F是,除DF外还有[]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
    3. (3) 甲中的[]含有细胞液。
    4. (4) 若将细胞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
    5. (5) 甲、乙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填标号)
  • 32. 你已经很熟悉多莉了吧,与它的身世有关的母羊不是一只,而是三只。

    1. (1) 多莉羊的长相几乎和(填字母)羊一模一样。
    2. (2) 多莉的三个妈妈中,A提供了;B提供了
    3. (3) 看来,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储存在内。
    4. (4) 细胞的组成成分中,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是
  • 33. 如图是与细胞分裂过程有关的图,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这是动物细胞的分裂还是植物细胞的分裂?答:,判断的依据是
    2. (2) 写出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填写字母即可)。
    3. (3) 细胞分裂结束后,新的细胞和原来的细胞遗传物质一样吗?。(填:一样或不一样)
    4. (4) 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中,除了细胞分裂外,还要经过
  • 34. 某同学探究蟑螂的行为,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蟑螂,观察蟑螂的行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提出问题:蟑螂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1. (1) 该实验的假设是:
    2. (2)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3. (3) 从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由以上实验结论可知,蟑螂一般多在 (“白天”或“黑夜”出来活动)
    5. (5) 如果该同学用两只蟑螂来做实验,能否得出准备的结论?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 35. 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

    1. (1) 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填序号)。
    2. (2) 图①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
    3. (3) 盖盖玻片之后是染色的过程.染色一般用滴加的方法.染色之后可以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地观察到
五、填空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