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08-05 浏览次数:2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40分,每空2分)
  • 1. 将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在不同的液体中沉浮情况不同,以下现象与实际符合的是( )。
    A . B . C .
  • 2. 一根胡萝卜在水中是沉的,把它随意分成四份后,其中最小的一份在水中是( )。
    A . 沉的 B . 浮的 C . 无法判断
  • 3. 人类的计时工具在不断发展,下列三种工具中计时最准确的是( )。
    A . 摆钟 B . 水钟 C . 日晷
  • 4. 以下是小明自制的喷泉装置,将它们放入相同温度的热水中,“喷泉”喷出的水柱最高的是( )。
    A . B . C .
  • 5. 五年(1)班同学学习热胀冷缩知识后,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红说:“瘪了的乒乓球浸泡在热水中,一会儿恢复原状,主要是因为乒乓球外壳受热膨胀。 B . 小明说:“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因为铁轨冬天受冷膨胀,夏天受热收缩。 C . 小刚说:“水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常温下把水银温度计放入冰水中,液柱会下降。”
  • 6. 在餐厅等餐时,服务员会用“沙漏”计时,沙漏的原理和我们课堂上制作过的( )相似。
    A . 日晷 B . 水钟 C . 摆钟
  • 7. 下列所示的三个物体中,如果只有一个物体会浮在水面上,那么这个物体是( )。
    A . B . C .
  • 8.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历史的过程中,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后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又提出了“日心说”。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制作成“韦恩图”,他归纳正确的是( )。

    A . ①——地球是球体 B . ②——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 ③——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 9. 以下现象或实验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 )。

    ①傅科摆实验

    ②恒星周年视差

    ③太阳东升西落

    ④卫星观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 10. 水在4℃以下时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下列物质与它有相同性质的是( )。
    A . 锑、铋 B . 铜、铝 C . 铁、银
  • 11. 为了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小明在试管中装满常温水,用气球皮密封好试管口后再用橡皮筋扎紧,此时用天平称量,天平平衡。小明又继续进行右图中的实验,实验中他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给试管加热后,用天平再次称量,天平向左倾斜 B . 加热一段时间后,气球皮鼓起来了 C . 加热一段时间后,气球皮基本没变化
  • 12. 关于北极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 B . 不同季节,从地球上看北极星的位置,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C . 北极星的位置在我们头顶正上方
  • 13. 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证明地球的公转,当地球上的人处于B位置时,会发现1号星在2号星的( )。

    A . 左边 B . 右边 C . 中间
  • 14.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的实验方法,以下是我们做过的一些实验,其中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 浮力的测量 B . 滴漏实验 C . 研究“谁先迎来黎明”
  • 15. 在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同时倒入同样多的80℃热水,( )中的水凉得快五些。
    A . 不锈钢杯 B . 陶瓷杯 C . 塑料杯
  • 16. 夏天天气炎热,如果商店意外停电,商店的工作人员就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这样做的理由是( )
    A . 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冰柜内的热量向外传递 B . 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冰柜外的热量向内传递 C . 棉被是热的良导体,加快了冰柜内外的热传递
  •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随着时间的变化,竹竿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B . 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C . 天冷时要多穿衣服,衣服可以产生热量
  • 18. 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的“一分钟计时器”(如右图所示),计时器部件中“垂体”的作用是( )。

    A . 美观 B . 转动齿轮 C . 使摆钟更长
  • 19. 小明同学对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提出了几种假说,下图中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 . B . C .
  • 20.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 火星上也有四季交替 B . 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C . 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二、图形题(共10分,每空2分)
  • 2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了A、B、C三个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小球,将它们放入水槽中,分析右图的浮沉情况可知:

    1. (1) 比较A、C两球的重量,A球C球(填“>”、“=”或“<“)
    2. (2) A、B两球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情况:A球B球(填“>”、“=”或“<”)
    3. (3) C球在空气中的重力是6N,C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6N。(填“>”、“=”或“<”)
  • 22. 小明将矿泉水瓶剪开两部分,在瓶盖上钻了一个小孔,组装成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泄水型水钟(如图)。

    1. (1) 小明在制作泄水型水钟时应该把刻度标在部分(填“A"或“B”)。
    2. (2) 下面是小明给泄水型水钟标注的水位刻度,正确的是( )。
      A . B . C .
三、实验探究题(共50分,每空2分)
  • 23. 为了探究某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小明进行一系列实验(如下图),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 (1) 上图中物体排开的水量最小的是图_,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2. (2) 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物体受到浮力最大的是图
    3. (3) 比较甲、乙、丙三个实验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 (4) 要想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性质是否有关,可以选择( )实验进行比较。
      A . 甲和丁 B . 乙和丁 C . 丙和丁
    5. (5) 丙实验中,让物体下沉一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4. 为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表一:

    时间(秒)

    0-15

    16-30

    31-45

    46-60

    摆动次数(次)

    12

    12

    12

    12

    左右摆开的距离(cm)

    6.5

    5.5

    5.1

    4.8

    表二:

    15秒内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甲摆

    12

    12

    12

    乙摆

    8

    8

    8

    丙摆

    10

    10

    10

    丁摆

    12

    12

    12

    1. (1) 小明同学用一根长20cm的木条和细绳做了一个摆(如图甲),让甲摆自由左右摆动,测量甲摆每隔15秒内摆动的次数和左右摆开的距离(如表一)。

      分析表一可知: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摆动的幅度

      进一步分析,小明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你认为他是根据什么现象作出这样的推测呢?

    2. (2) 为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继续制作了如上图乙、丙、丁三个摆,并测量摆每15秒摆动的次数(如表二)。如果选择甲、乙两摆进行研究,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由表二甲摆、乙摆的数据可知:
    3. (3) 为了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是否有关,探究小组同学分别做了以下实验,得出各自的结论:小明选择甲摆和丙摆进行实验,认为摆锤越重摆的越慢:小红选择甲摆和丁摆进行实验,认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你认为小明、小红的说法,哪一个合理,请说明理由。
  • 25. 小明在材料箱里找到两种金属棒,想要用它们探究“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他将甲金属棒和乙金属棒焊接成一个六边形,上部分较粗的是甲金属棒,下部分较细的是乙金属棒(如图)。然后分别在A、B、C、D、E这5个点上用蜡油粘一根火柴,在0点用酒精灯加热。

    1. (1) 关于实验操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在0点加热时,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B . 实验结束后,立即整理材料 C . 用蜡油粘火柴时,要保证蜡油在每个点上涂抹均匀
    2. (2) 热在甲金属棒上的传热方向是(填字母),这种传热方式是
    3. (3) 小明想要比较两种金属的传热性能,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
    4. (4) 右图是甲、乙两种金属传热速度的关系图,推测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

      A . 甲是铝,乙是铜 B . 甲是钢,乙是铝 C . 甲是铜,乙是钢
    5. (5) 在实验中小明还观察到甲、乙两种金属棒受热后会变长变粗,冷却后恢复原来形状,这说明
  • 2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绘制了一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示意图(如图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地球公转的知识进行整理(如图3),但还不完整,以下补充正确的是( )。
      A . ①自东向西②12个月③四季现象 B . ①自西向东②365天③昼夜交替 C . ①自西向东②1年③恒星周年视差
    2. (2) 2021年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此时地球公转到图1中位置,太阳直射在(填“北半球”或“南半球”)。
    3. (3) 该小组同学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太阳照射的情况(如图2),此时地球上①、②、③位置处于白昼的是,让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接下来先迎来黎明的是(填①或②或③)。同时观察到南极圈出现现象(填“极昼”或“极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