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第三次调研考...

更新时间:2021-06-28 浏览次数:7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磷脂双分子层能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与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有关。该特点是(    )
    A . 既有疏水基团,又有亲水基团 B . 是由单体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C . 由C,H,O,N四种元素构成 D . 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 2. 诗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下列关于组成蚕和桑树细胞中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都含有DNA和RNA B . 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 C . 都含有糖原这种能源物质 D .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 3.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 B .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 .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 .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 4. 如图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表示麦芽糖酶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生命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的是(    )
    A . 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 B . 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新枝条 C . 蝌蚪尾巴消失的过程 D . 胚胎发育中出现造血干细胞
  • 6.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 B . 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有性生殖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 用该动物的卵巢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这四种细胞 D . 上述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
  • 7.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含有32P或35S的培养基培养并标记噬菌体 B . 搅拌程度不同不影响32P组的沉淀中的放射性强弱 C . 离心后噬菌体的外壳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D . 如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细菌,部分子代噬菌体含32P
  • 8.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30个,其中6个C、10个G、6个A、8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8个,脱氧核糖塑料片、磷酸塑料片、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等材料均充足,则制作出的模型中碱基对最多有(    )
    A . 5对 B . 10对 C . 12对 D . 15对
  • 9. 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B图中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C、D图代表细胞中染色体情况。其中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生物的细胞是(    )
    A . B . C . D .
  • 10. 在孟德尔实验中,如果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的F2进一步自交产生F3植株。F3植株中的高茎所占比例为(    )
    A . 1/4 B . 3/4 C . 3/8 D . 5/8
  • 11. 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B . 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Y的个体 C .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 D . 伴性遗传都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
  • 12. 图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某阶段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图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起始密码位于a端 B . 通常决定氨基酸①的密码子又叫起始密码子 C . 该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A-U、C-G D . 图中过程只涉及mRNA和tRNA两种RNA
  • 13.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红皇后对爱丽丝道:“在这个国度中,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某科学家据此提出了以下进化假说:在无机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进化的动力,因为每个物种都在不断进化以适应其他物种的变化。根据这个假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 该假说的理论基础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B . 在该假说中,生物的进化不影响无机环境的变化 C . 根据该假说,捕食关系有利于提高猎豹和斑马的奔跑速度 D . 根据该假说,寄生者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能导致宿主的进化
  • 14. 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非条件反射可以在动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 B .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C . 条件反射消退之后,就不会再建立相同的条件反射了 D . 条件反射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多选题
  • 15. 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物质,A、B代表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③代表ADP和Pi,④代表C5 B . 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没有①的生成 C . 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参与A过程的色素 D . 参与B过程的酶位于叶绿体基质和内膜上
  • 16. 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 B . 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在性染色体上 C . 若Ⅰ-2不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 . 若Ⅱ-2带致病基因,则Ⅱ-3与Ⅱ-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几率是1/4
  • 17.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R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B . 一种tRNA可以携带一种氨基酸 C . 密码子是mRNA上任意的三个碱基 D . 线粒体中的基因也能进行表达
  • 18.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培育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可取自基因型为RrBb植株 B . 单倍体幼苗高度不育,说明植物的生殖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C . 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能形成可育的二倍体 D . 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相比,产生的后代抗病性更强
  • 19. 下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B . 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C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D . 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尿意
三、综合题
  • 20. 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图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乳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经检测乳汁中的K+浓度大大高于血液中,则K+可通过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2. (2) 为了研究乳腺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经检测放射性依次出现在、内质网、、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法。
    3. (3) 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
    4. (4) 图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物质进入乳腺细胞的方式是。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
  • 21. 下图1为某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图2表示某生物(染色体数为2n)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含量;图3为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G表示细胞,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图1中d对应于图2中的
    2. (2) 人的造血干细胞会发生类似于图1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3. (3)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图2中的所代表的时期;图2中Ⅲ时期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变化主要是
    4. (4) 图3中的细胞分裂是在(器官)中进行的;若图中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XbY,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的G细胞基因型为aaXb , 则E、F细胞的基因型依次为
  • 22. 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一期分到甲箱和乙箱前的全部果蝇属于一个。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后代果蝇体色存在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具有性。
    2. (2) 不同培养箱中的果蝇存在隔离。实验中喂食不同类型的食物模拟的是
    3. (3) 若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了生殖隔离,则甲乙两品系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多样性;若虽有交配的体色偏好,但不影响两者的交配行为或后代的可育性,则体现的是多样性。
    4. (4) 科学家对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E-e]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在第十代时,甲箱中A、E基因频率分别为61%与65%;乙箱A、E基因频率分别为95%与65%。则甲、乙两箱果蝇中的Ee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A-a]等位基因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箱。
  • 23. 大肠杆菌DNA呈环状,下图1表示其复制过程。为证明DNA复制的方式,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大肠杆菌在15NH4C1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再将其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培养,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带的位置,下图2表示几种可能的离心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环状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连接个脱氧核糖,其上基因的特异性是由决定。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鸟嘌呤和腺嘌呤的数量之比为3:5,且两者之和占该条链的48%,则在其互补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的百分比为
    2. (2) 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中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中A-T含量很高,有利于DNA复制起始时的解旋,原因是。酶1是,酶2催化子链延伸的方向是(“5→3”或“3→5”),主要催化形成键。
    3. (3) 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如果DNA为全保留复制,则DNA带的分布应如图2中试管所示;如果为半保留复制,则DNA带的分布应如图中试管所示。
    4. (4) 实验中,如果大肠杆菌增殖三代后,含15N的DNA分子占
  • 24. 某野猪皮毛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位于A、a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部分。只要含有A基因,表现为黑色;含有B基因而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棕色;既没有A基因也没有B基因时,表现为白色。下图是野猪的一个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控制野猪皮毛颜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符合定律,这是因为
    2. (2) I1的基因型是,I2的基因型是
    3. (3) Ⅲ2的基因型是,如果让Ⅲ2与Ⅲ3交配,后代中表现型有,其中黑色猪所占比例为
    4. (4) 如果让Ⅱ3与Ⅱ5交配,所产后代中表现型有,比例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