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邯郸市九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07-27 浏览次数: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下表为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800

    人口

    数量/万人

    73345.1

    19427.8

    8647.5

    10o37.1

    1590.8

    比重/%

    64.9

    17.2

    7.7

    8.9

    1.4

    1. (1) 由表可知,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 高原地区 B . 平原地区 C . 沿海地区 D . 内陆地区
    2. (2) 推测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
      A . 中部丘陵地区 B . 西部内陆地区 C . 东部沿海地区 D . 西南湿润地区
  • 2.     铜川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煤炭、建材等资源型产业在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铜川市虽为陕西省的地级市,人口却不过百万,仅为西安市的1/8。近年来人口的大量外迁,使铜川市趋于一座“空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铜川市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该城市(   )
      A . 沟壑纵横,对外交通不便 B . 煤炭枯竭,资源型产业衰弱 C . 污染严重,危及居民健康 D . 产业低端化,经济发展缓慢
    2. (2) 铜川市人口大量外迁的主体为(   )
      A . 女性劳动力 B . 青壮年劳动力 C . 离退休人员 D . 大中专毕业生
  • 3.     根据非政府组织GRAIN在2008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日本的食品企业于2006~2008年在巴西、非洲和中亚等地租用和购买了大量农田种植有机农作物。目前,日本已拥有超过国内农田面积3倍的海外农田。据日本官方统计,日本60%以上的粮食依靠海外市场供应,18.3%来自中国,22.2%来自美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日本“海外屯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
      A . 粮食供应不足问题 B . 粮食品种单一问题 C . 粮食农药超标问题 D . 粮食单产不高问题
    2. (2) 通过“海外屯田”,日本人口容量的变化特点是(   )
      A . 先大后小 B . 持续减小 C . 变小 D . 增大
  • 4.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该城市盛行西南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 . 乙>甲>丙 B . 丙>乙>甲 C . 甲>丙>乙 D . 甲>乙>丙
    2. (2)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的是(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 5.     我国传统民居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海草房以厚石砌墙,一般有两面屋顶,也有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屋顶用晒干的海草苫盖,最厚处达4米,屋脊的建造左右倾斜为50°(如下图)。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海草房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 . 雨季较长、台风频发 B .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C . 雨多风大、冬寒夏热 D . 夏多暴雨、冬多降雪
    2. (2) 海草房作为传统的生态民居,属于(   )
      A . 民风民俗 B . 文化景观 C . 非物质遗产 D . 非物质文化
  • 6.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国家不同时期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特点是(   )
      A . ①~②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共同提高 B . ②~③阶段,工业化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降低 C . ③~④阶段,工业化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 D . ①~④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2. (2) ②~③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可能是(   )
      A . 第一产业 B . 第二产业 C . 第三产业 D . 第二、三产业
  • 7.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⑤~⑥阶段,该区域城市化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
      A . 逆城市化 B . 郊区城市化 C . 城市郊区化 D . 城市化加速
    2. (2) 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增加②地表水下渗减少③出现城市“热岛”现象④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3. (3) 为了有效防御城市化问题,该区域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 . 限制人口迁入 B . 分散城市职能 C . 压缩工业规模 D . 提高商贸水平
二、综合题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2020年世界部分国家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统计表。

    国家

    日本

    巴基斯坦

    蒙古

    澳大利亚

    面积/×10'km2

    37.8

    79.6

    156.6

    768

    人口/万人

    12470

    20089

    327

    2477

    人口密度/(人/km2)

    329

    252

    2.08

    3.22

    1. (1) 日本与澳大利亚同为发达国家,但人口密度差异显著。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
    2. (2) 蒙古人口密度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在经历了近40年的东移之后,开始陆续返回故居。随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农民工净迁出现象。下图为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地区2018年和2019年农民工净增量统计图。

    1. (1) 比较2018年与2019年京津冀地区农民工的数量差异,说明判断理由。
    2. (2) 江浙沪、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大量迁出,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3. (3) 珠三角地区在农民工大量流出的同时,仍然是人口净迁入地。推测目前珠三角地区迁入的人口特点。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三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1. (1) 推测当①线变成②线时,该城市住宅区的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2. (2) 近年来,该城市的工业企业纷纷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分析其主要原因。
    3. (3) 近年来,该城市大型购物中心和超市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该城市①、②、③工业区分别为纺织工业区、石料开采工业区和钢铁工业区。

    1. (1) 说出图示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2. (2) 评价图中①、②、③工业区布局是否合理。
    3. (3) 该城市计划将长途汽车客运总站由图中④地搬迁至⑤地,分析搬迁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