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三次调研考...

更新时间:2021-07-10 浏览次数:18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一轮初升的太阳“悬浮”在南京长江大桥两座桥头堡之间,金色的光芒洒在桥面的车辆上,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下图为“南京长江大桥位置示意及当日日出景观图”。下表为“不同纬度日出方位角测量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节气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30N的日出方位角(°)

    27.3

    23.3

    13.1

    0

    60°N的日出方位角(°)

    52.7

    43.3

    23.1

    0

    注:日出方位角是指相对于正东方向偏北或偏南的角度

    1. (1) 照片拍摄的日期可能是(   )
      A . 2月上旬 B . 6月中旬 C . 10月中旬 D . 12月下旬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拍摄地点位于大桥公园附近 B . 该日桥面上白玉兰灯照明时间较长 C . 拍摄时间大约为上午5点半 D . 甲车道车辆正朝着西北方向行驶
  • 2. 敦煌(北纬39°40'~41°40',东经92°13'~95°30')具注历日中,漏刻标注呈现的是昼夜百刻制。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漏箭浮在水面上,上面有刻度,随着水位变化,可以指示时间的流逝。漏箭上刻度固定,不能伸缩,需要经常更换,称为“漏刻改箭”。下图为漏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古人“漏刻改箭”是因为(   )
      A . 昼夜不断更替 B . 太阳高度变化 C . 昼夜长短变化 D . 黄赤交角变化
    2. (2) 如果敦煌具注历日显示“昼60夜40”,则该日敦煌日落时的地方时为(   )
      A . 18时10分 B . 19时12分 C . 19时28分 D . 21时12分
    3. (3) 下列地区最适合采用敦煌具注历日的是(   )
      A . 上海(31°23'N) B . 北京(39°56'N) C . 哈尔滨(45°48'N) D . 拉萨(30°16'N)
  • 3.     干旱沙漠地区的花岗岩体,受到自然界各种力量的雕刻,表面易形成极不规则的蜂窝状洞穴。左图为新疆博尔塔拉蜂窝花岗岩地貌图,右图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左图中的岩石对应右图中的岩石类型为(   )
      A . B . C . D .
    2. (2) 右图中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 . 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 . 岩浆喷出-冷却沉积-风力侵蚀 C . 沉积-岩浆侵入-流水侵蚀 D .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 4.     冲积扇根据环境不同分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下图为“旱扇”和“湿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旱扇”和“湿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湿扇”自扇顶至扇缘颗粒物逐渐变粗 B . “旱扇”上河流多发育成辫状水系 C . “湿扇”扇上的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大 D . “旱扇”发育面积通常较“湿扇”小
    2. (2) 我国“旱扇”发育的活跃期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 5.     门源气象站(约90°E)位于祁连山东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为示意2006年8月26日门源气象站所在山谷一次由山谷风环流影响下形成的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门源当地15时,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主要风向为(   )
      A . 偏东风 B . 偏南风 C . 偏西风 D . 偏北风
    2. (2) 图中与此次降水形成时的气流运动及近地面气温、气压状况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洋流(   )
      A . 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 .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 . 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 . 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2. (2) 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 . ②处分布常绿阔叶林 C . 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 . 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 7.     图a为马达加斯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图b为MN沿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a所示岛屿(   )
      A . 西侧河流水能更加丰富 B . 沿岸洋流降温减湿 C . 东侧降水量空间变化大 D . 自然带呈南北更替
    2. (2) 据图b可推测(   )
      A . 甲区域的岩石主要经外力作用形成 B . 乙区域由喷出型花岗岩组成 C . 火山熔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幔 D . 花岗岩形成时间早于变质岩
  • 8. (2021·和平模拟) 开都河全长516千米,注入我国西部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开都河共1142个弯,流经巴因布鲁克草原的河段呈现出"九曲十八弯"的优美形态。在每年特定时间,太阳可在河曲水面上倒映出九个太阳的自然奇观,因此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下图为开都河"九曲十八弯"观赏位置示意图和河面上倒映出九个太阳的自然奇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该河段河道形态弯曲关系最直接的水文特征是(   )
      A . 含沙量大 B . 流速慢 C . 径流量大 D . 结冰期长
    2. (2) 游客欣赏开都河"九个太阳"景观的最佳时间是(   )
      A . 2月日出时 B . 5月日出时 C . 8月日落时 D . 11月日落时
    3. (3) 开都河、孔省河与博斯腾湖的补给关系是(   )
      A . 开都河补给博斯腾湖,博斯腾湖补给孔雀河 B . 开都河和孔雀河共同补给博斯腾湖 C . 博斯腾湖补给开都河,孔雀河补给博斯腾湖 D . 博斯腾湖分别补给开都河和孔雀河
  • 9.     位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植被以丛生的草甸、苔藓为主。在北半球冬季,其附近海域形成阿留申低压,它的强度和位置对北半球的天气、气候有重要的影响。下图是阿留申群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阿留申群岛上草甸、苔藓丛生,几乎无树木分布,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 . 气温低,树木无法正常生长 B . 西风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 C . 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 D . 熔岩广布,不利于树木生长
    2. (2) 若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对我国冬季的影响可能有(   )
      A . 西北季风风力更加强劲 B . 东北地区暴雪频率上升 C . 华北地区出现暖冬现象 D . 东南地区寒潮影响更大
  • 10. 托木尔峰属天山山脉中天山区,海拔7443.8米,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最高峰。下图示意托木尔峰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山地Q坡最可能是(   )
      A . 缓坡 B . 陡坡 C . 背风坡 D . 迎风坡
    2. (2) 高山寒冷垫状植被、地衣带分布上限P坡高于Q坡,说明P坡(   )
      A . 热量条件较好 B . 水分条件较好 C . 土壤发育较好 D . 光照条件较好
    3. (3) 托木尔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主要原因是(   )
      A . 生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 B . 气候冷干、地势起伏大 C . 干热河谷发育,风力侵蚀强 D . 海拔高,雨水冲蚀力大
二、综合题
  • 11. (2021·丹东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地貌的一种,常分布于高纬度沿海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是世界上峡湾地貌最为典型的分布区域。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及峡湾形成过程示意图。

    1. (1) 描述峡湾地貌的景观特点。
    2. (2) 结合图示说明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3. (3) 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有利于峡湾地貌形成的环境特点。
  •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冷涡是较深厚的冷性低压系统,从对流层中高层延伸到低层的涡旋。其中心附近的气温明显低于四周。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冷涡,多形成于贝加尔湖一带,经蒙古、中国东北、堪察加半岛东移出海。有时会在偏北风的助推下,从东北、内蒙古等地区一路南下,为南方地区带来冷空气。东北冷涡垂直厚度大,可高达300百帕高空,受其影响,大气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春末夏初,东北冷涡活动频繁,是影响东北地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降水多出现在冷涡中心和移动方向的前部。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

    1. (1) 在图中画出5280m等高面的气流运动方向的俯视图。
    2. (2) 推断我国东北地区此时的天气特点,并分析原因。
    3. (3) 高空冷涡常常会带来天空高颜值的“冷涡蓝”。指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出现“冷涡蓝”的位置并说明原因。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早在18世纪就存在海上丝路-海参贸易航线。每年12月份茫咖撒人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再向东至卡奔塔利亚湾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再通过华商输送到中国厦门,能满足当时中国海参需求的1/4;直至19世纪末南澳政府禁止海参捕捞而结束。

    材料二:下图为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下表为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降水资料。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望加锡

    734

    533

    391

    235

    127

    66

    48

     

    15

    32

    83

    273

    549

    艾利安格拉

    204

    243

    269

    181

    37

    10

    4

     

    1.3

    4

    16

    55

    161

    1. (1) 描述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
    2. (2) 根据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茫咖撒人往返澳洲北海岸进行海参捕捞时间的合理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