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淮南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6-19 浏览次数:1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6·聊城)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糖类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提供者 B . 蛋白质是身体构建与修复的重要原料 C . 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 . 维生素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
  • 2. (2020·德州) 当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依靠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维持生命。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   )
    A . 人生病时,喜欢喝葡萄糖 B . 葡萄糖是组成组织细胞的有机物 C . 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D . 有助于患者快速的修复受损细胞
  • 3.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早在公元七世纪,就发现谷白皮具有预防脚气病的作用。谷白皮能预防脚气病是因为含有(   )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1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 4. 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其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 . B . C . D .
  • 5.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狗被切除胰腺后,可能患糖尿病 B . 胰腺是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含有多种消化酶 C . 狗被切除胰腺后,狗的胃消化能力减弱 D . 狗的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定向运输至大肠
  • 6. 下列对“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只有淀粉能透过透析袋 B . 淀粉和葡萄糖都能透过透析袋 C . 只有葡萄糖能透过透析袋 D . 淀粉和葡萄糖都不能透过透析袋
  • 7. 下列叙述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长5~6米 B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且有绒毛 C .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 小肠黏膜上皮凹陷形成肠腺,分泌肠液
  • 8. 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 、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x是大肠。只吸收a、b、c,不吸收维生素 B . ④和⑤中的消化酶起作用的位置是小肠,但不分解蛋白质 C . ①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D . ③内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 9. (2019·株洲) 如图为与人体消化有关的模式图,X代表物质,Y代表结构,Z代表X在Y结构中被分解后所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X代表麦芽糖,Y代表小肠,则Z代表葡萄糖 B . 若X代表蛋白质,Y代表胃或小肠,则Z代表氨基酸 C . 若X代表淀粉,Y代表口腔或小肠,则Z代表葡萄糖 D . 若X代表脂肪,Y代表胆囊或肝脏,则Z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 10.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B .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 C . 每天不喝水,多喝饮料 D . 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 11. 人的血液呈现出红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   )
    A . 血浆 B . 血小板 C . 红细胞 D . 白细胞
  • 12. 右图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含有细胞核,能将进入人体内的病菌包围、吞噬 B . 2的数量最多,能运输氧气 C . 3无细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D . 当人体有炎症时,3的数量明显增多
  • 13. (2020·临沂) 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泸山突发森林火灾,本次火灾致使19名救火队员不幸牺牲,3人烧伤,为救治烧伤患者需要马上进行输血治疗。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 . 由于血库缺乏AB型血,为即是救治烧伤患者,可快速地输入大量的A型或B型血 C . 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于烧伤患者可以只输入血浆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 D .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 14. (2019七下·尚志期末) 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

    A . a、b、c B . b、c、a C . c、b、a D . b、a、c
  • 15. 人体心脏里的瓣膜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 心房→心室→静脉 B . 心房→心室→动脉 C . 心室→心房→静脉 D . 心室→心房→动脉
  • 16. (2018八下·广安期末) 检测人体的某器官时发现:动脉的血液中氧气的含量低于静脉的血液中氧气的含量,该器官是(    )
    A . B . C . 肾脏 D . 小肠
  • 17. (2017七下·乐亭期末)

    如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乙图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血管为体静脉 B . ①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 C . ③血管为肺动脉 D . 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 18. 在“探究食物的热价”实验中,为克服难以避免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应(   )
    A . 选择不同燃烧样品燃烧,取平均值 B . 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 C . 请多名同学读数,取多个读数的平均值 D . 用不同装置进行实验,取不同装置实验的平均值
  • 19. (2020七下·蚌埠月考) 如图是呼吸系统结构模式图,对于相关结构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具有清洁气体的作用 B . ②是形成痰的场所 C . ③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D . ④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 20. (2020·新疆) 下列有关肺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肺泡壁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B . 肺泡小、数目多,总面积大 C . 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 体育锻炼能增加肺泡的数目
  • 21. 下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B . 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 C . 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 . 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 22. (2019·海南) 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23. 下图为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外界氧气进出肺泡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B . 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毛细血管中 C . 氧气在血液中主要和血红蛋白结合 D . 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低
  • 24. 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B . 甲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 C . 乙表示呼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D . 乙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 25. (2017七下·兖州期中) 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 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红蛋白
二、综合题
  • 26. 结合如图分析作答:

    1. (1) 图二③和④中主要的有机物消化过程对应图一中曲线(填字母),该营养物质最终分解成
    2. (2) 牙龈出血,你会选择多吃图二中(填数字)的食物。
    3. (3) 食物的主要消化场所是(填字母),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任写一条)。
  • 27. (2019·邵阳) 如图图示中,图一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血管:图二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一种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甲、乙、丙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图三中,A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在图一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填序号)。
    2. (2) 如果图二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填序号)血管。
    3. (3) 图三中的A血管对应图一中的(填序号)血管。
    4. (4) 某人患有急性肾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次经过左心室才能到达肾脏。在用药之前,要抽出患者的血液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
  • 28. 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组成。
    2. (2) 6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的重要场所。
    3. (3) 2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4. (4) 5是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其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外面缠绕着许多,这有利于肺泡与进行气体交换。
  • 29.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心脏主要由组织构成,分为四个腔,其中心肌壁最厚的是图1中的(请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2. (2) 图2中,①代表的气体是
    3. (3) 请根据图2写出体循途径。(用图中字母、文字和箭头表示)
    4. (4) 图1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_____________
      A . ①③⑥ B . ⑤⑦⑨ C . ②③⑤ D . ①⑦⑨
三、实验探究题
  • 30.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状态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5滴

    (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

    1. (1) 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是号试管。
    2. (2) 要探究牙齿的磨碎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1号和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 (3) 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如表实验方案中的①处进行补充完善:①
    4. (4) 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