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6-07 浏览次数:9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
三、连线题
四、综合题
  • 39. (2020七上·安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40.7℃时才会出汗。荒漠中的骆驼刺(一种植物)为了生存,不断地生长根系,以至于根系深达一二十米,辐射范围宽达几亩大。

    材料二:海豹是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哺乳动物。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四肢变为鳍状,适于游泳。海豹有一层厚的皮下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储备,产生浮力。海豹身体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全身被毛,前肢短于后肢。

    材料三: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不仅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分解土壤有机物,提高土壤养分转化效率。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生物能够环境;材料三说明生物能够环境。
    2. (2) 材料一中,影响骆驼和骆驼刺生活的关键非生物因素是
    3. (3) 生活在南极的海豹和企鹅都是以一些海洋鱼类为食,因此它们之间具有关系。
  • 40. (2020·荆门) 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有: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请分析下列事例,回答问题。
    1.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 (2)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3. (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中,草与豆苗的关系是
    4. (4) 荒漠中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的十多倍,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和荷叶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上述事例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1. (2019七上·南昌期中) 下列谚语或诗句均与生物密切相关,请同学们理解作答。
    1. (1)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关系。
    2. (2)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分析,表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3. (3) “草盛豆苗稀”说明草和豆苗之间是关系。
  • 42. (2019七上·杭锦后旗月考) 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会发现树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学校的另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请问:
    1. (1) 鸟和毛毛虫之间存在关系,小树苗与杂草之间存在关系。
    2. (2) 影响我校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两类。其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因素,杂草和毛毛虫属于因素。
  • 43. (2019六上·绥化月考)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1. (1) 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
    2. (2) 请说明判断依据。.
    3. (3) 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前者包括关系、关系、  关系 、 关系 ,后者包括、   等。
    4. (4) 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 而生存。
  • 44. (2018八下·揭西期末) 如图是与小麦有关的生态因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2. (2) 图中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有。 
    3. (3) 小麦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 45. (2018·邵阳模拟)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 (1) 大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
    2. (2) 沙棘地下根的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
    3. (3) 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l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没有动物的原因是
    4. (4) 长期生活在阴暗环境中的植物,叶片发生的变化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