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07-10 浏览次数:10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等流时线是指流域上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如图所示,图中数值为相对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等流时线弯曲方向与地形无关 B . 等流时线数值越大,表示离流域出口越远 C . 等流时线数值越小,表示流量越小 D . 等流时线越稀疏,表示流域面积越大
    2. (2) 据图分析,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
      A . 甲河段落差最大 B . 乙区域植被覆盖率最高 C . 丙河段流量最大 D . 丁区域地形最平坦
  • 2.     2018年某月在挪威班纳克(70°N,24°E)测到32摄氏度的高温,引起全球对气候变化和北极熊生存环境的担忧。全球变暖以来,北极地区气温上升的速度明显加快,是其它的地区的2.5倍,这种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粗实线为该月多年平均10℃等温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相关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 . 北京位于甲地东南方向 B . 该月份的罗马正逢雨季 C . 由甲到班纳克的最短航线为先东北再西南 D . 从甲地到班纳克的最短距离约为9900千米
    2. (2) 10℃等温线在班纳克附近分布纬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该海区极地东风较弱,降温幅度小 B . 该海区受暖流影响,导致气温较高 C . 该海区多为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D . 该海区海冰融化慢,吸热少,气温降低幅度小
    3. (3) 下列关于“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A . 周边国家排放温室气体增加,气温上升 B . 纬度高,极昼时间长,太阳辐射收入多 C .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收入增多 D . 冰雪消融,下垫面反射率下降,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 3. 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积极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战略开发决策,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之路。下图表示陕北黄土丘陵区某流域2000年和2017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坡度小的耕地面积增加 B . 果园面积增加数量最多 C . 林草地面积增加比例最大 D . 坡度大的耕地面积减少
    2. (2) 据图推测,该流域农户土地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   )
      A . 农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 B . 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C . 耕地的质量比以前提高 D . 水土流失状况已被遏制
  • 4. 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政府鼓励农户、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将耕地流转过来统一经营,并配合休耕政策,将地力较差的地块休耕。政府对转入耕地的农户、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相应的补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比,现在农村实行“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
      A . 城乡的差距缩小 B . 我国粮食已自给 C . 农村劳动力不足 D . 获取国家的补贴
    2. (2) 推测实施“土地流转和休耕”的意义是(   )

      ①提高单产

      ②有利于扩大我国的耕地面积

      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④促进我国粮食的出口

      ⑤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5. 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严格管理的空间边界线。下表为2014年南京市部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总面积(km2)

    类型

    总面积(km2)

    风景名胜区

    373.16

    生态绿地

    134.70

    洪水调蓄区

    32.6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21.85

    森林公园

    211.30

    重要湿地

    127.42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市只有生态效益 B . 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城市功能分区 C . 生态红线区取决于南京环境承载力 D . 设置红线区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
    2. (2) 保护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城市的生态意义(   )
      A . 调节城市的气候,增强热岛效应 B . 影响城市水循环,减弱下渗 C . 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 D . 提高南京市环境的自净能力
  •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由此引发的海啸,直接冲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多处核设施停止运转,核反应堆无法正常冷却,只有向核反应堆里注入新的冷却水,受到核反应堆的污染,形成大量的核污染水,无处可排,于是日本在核电站周围建造大量的储水罐储存核污染水,预计到2022年核电厂废水储存设施将达到极限。日本必须想办法尽快处理掉这些核污染废水。日本政府提出了五个“可行性方案”,分别是“排入大海”、“用锅炉烧干”、“排入地下”、“电解”、“混入水泥埋进土里”。2021年4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引起世界范围民众的强烈反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断日本最终选择将核污水直接“排入大海”的原因(   )
      A . 环境危害小 B . 处理成本低 C . 回收再利用 D . 海水净化强
    2. (2) 推测对日本政府的决定反对最强烈的民众可能来自于(   )
      A . 印度 B . 冰岛 C . 日本 D . 巴西
  • 7. 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下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区内的河涌,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1997年广州开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   )
      A . 潮汐涨落的影响 B . 流域降水集中 C . 城区地形起伏小 D . 河涌纵横交错
    2. (2) 适宜采用“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的河涌是(   )
      A . 乌涌 B . 猎德涌 C . 海珠涌 D . 大冲口涌
  • 8. 棕榈油被称作“生物柴油”,具有清洁、安全、低碳、燃烧性好等特点。欧盟试图通过使用棕榈油完成围绕全球变暖议题的减排任务。棕榈油出产国之一印尼为满足市场需求,将大量泥炭沼泽森林焚烧转换为油棕种植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泥炭沼泽森林焚烧之前,种植园主往往先开挖河道,其主要目的是(   )

      ①运输木材②运输棕榈油③排干沼泽水分④方便生产生活用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将原有泥炭沼泽森林开辟为油棕种植园(   )
      A . 减弱碳汇功能 B . 延缓地表径流 C . 增加生物物种 D . 缓解全球变暖
  • 9. 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砻江锦屏大河弯上(如图),装机规模480万千瓦,是我国“西电东送”“川电东送”战略性关键工程,水电站通过截弯取直开挖隧洞引水发电,首部拦河闸仅高37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锦屏二级水电站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A . 径流稳定 B . 地质稳定 C . 人口密度大 D . 地势落差大
    2. (2) 与三峡水电站相比,锦屏水电站开发方式的优势是(   )
      A . 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B . 航运条件改善明显 C . 减少库区移民搬迁 D . 拦截泥沙效果更好
    3. (3) “川电东送”与“川气东输”对华东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A . 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 B . 保障了能源供给安全 C . 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D . 增加了能源的出口量
二、综合题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罕坝曾经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塞罕坝人根据坝上生态特点,大力营造落叶松人工林。落叶松耐寒性强,最适宜在湿润、排水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成为郁郁葱葱的万顷人工林海,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期,技术人员发现塞罕坝林场内部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得出相关规律(如下图),为林场未来建设提供了依据。

    1. (1) 指出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建设者可能面临的困难。
    2. (2) 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以落叶松为主的理由。
    3. (3) 分别描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树龄、林下草本植被覆盖比例变化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措施以提高林场的土壤肥力。
    4. (4) 推测塞罕坝林场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的途径。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麦茨巴赫冰湖湖面海拔3600m,位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边界的天山托木尔-汗腾格里山区,是该区最大的冰湖。该区多条山脉交汇,沟谷众多,储存了天山40.5 的冰川。麦茨巴赫湖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河最大的支流阿克苏河的上游,是以冰川冰体作为坝体蓄水,当湖水达到一定高度就会把冰坝漂浮起来,湖水开始排出去。当湖面降到一定程度,漂浮的冰坝就会再次阻塞冰湖,排水就结束了,并再次冻结底部。2011年7月18日,我国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上第一个以冰冻圈科学命名的实验室)研究人员成功预警了发生在7月20日的麦茨巴赫湖突发溃决洪水,为中吉两国相关部门及时完成防灾避险的提前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下图为麦茨巴赫冰湖位置图及麦茨巴赫冰湖溃决前后示意图。

    1. (1) 分析近百年来麦茨巴赫冰湖溃决规模大频次高的原因。
    2. (2) 麦茨巴赫冰湖溃决对我国新疆地区影响大的原因。
    3. (3) 针对麦茨巴赫冰湖溃决,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向题。

    辽河口的潮间带景观独特,除了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还有一种潮汐造就的美景-“潮汐树”。“潮汐树”是由发育在海滩上的潮沟组成,潮沟(潮汐通道)是一种淤泥质海岸常见的微地貌,是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类似河流的坡面冲沟,其形状如树,主干朝向海洋,树枝状分叉朝向陆地。成规模、可观赏的“潮汐树”景观目前仅存在于辽河口一带,涨潮时人们甚至能驾着小船深入潮滩几公里。近年来油井钻台和渔业养殖不断蚕食着河口的潮滩。

    1. (1) 指出“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必要条件。
    2. (2) 比较涨潮、落潮在“潮沟”的形成过程中作用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 (3) 推测辽河口盐地碱蓬在“潮汐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 (4) 请就该地区“潮汐树”景观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摩洛哥堪称磷酸盐王国,是世界磷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磷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二,是世界磷矿石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磷酸盐主要出口到印度。自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摩洛哥磷酸盐出口大幅下降,2013年沙特在其北部地区筹建沙玛尔工业城,预计投资70亿美元,建成投产年产量将达到1600万吨,沙玛尔工业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磷酸盐基地。沙特是摩洛哥在该产业里的主要竞争对手,对摩洛哥形成较大的威胁。下左图为摩洛哥区域示意图,右图为沙特区域示意图。

    1. (1) 分析造成摩洛哥磷酸盐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
    2. (2) 说明沙特对摩洛哥磷酸盐产业形成较大威胁的原因。
    3. (3) 试从国家安全角度为摩洛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