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右江2021年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02 浏览次数:1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珊瑚 B . 病毒 C . 草履虫 D . 酵母菌
  • 2. (2019九下·玉林模拟) 广西北流市是全国百香果的主要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百香果之乡”的美誉。取健壮的百香果枝段,插在无菌的沙土中,过段时间即可生根成苗,百香果的这种繁育方法是(  )
    A . 有性生殖 B . 扦插 C . 嫁接 D . 组织培养
  • 3. 下列疾病由病毒引起的是(  )
    A . 痢疾 B . 流感 C . 肺炎 D . 脚癣
  • 4. 多吃海带可以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海带是一种食用的海藻,我们食用的部分是海带扁平的(  )
    A . B . 根状体 C . D . 叶状体
  • 5. (2018八上·深圳期中) 据《世医得效方》记载:海螵蛸,槐花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鼻,可治鼻血不止。此处提到的海螵蛸是下列哪一种动物的贝壳(    )
    A . 蜗牛 B . 乌贼 C . 牡蛎 D . 鲍鱼
  • 6. (2019·广安) 如图,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56倍 B . 要由甲视野到乙视野,首先应将装片向左移动 C . 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 D . 外界光线弱时,使用较小光圈和平面镜
  • 7. 癌症是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癌症是正常组织细胞在特殊因素刺激下发生癌变而形成的 B . 癌细胞可以借助血液、淋巴循环移动到身体各处 C . 癌症是因为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以癌症都没有方法治愈 D . 长期吸烟的人其肺癌患病率会大大增加
  • 8.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促进食物及残渣通过肠道,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下列食物中含有最多膳食纤维的是(  )
    A . 鱼肉 B . 豆腐 C . 牛奶 D . 菠菜
  • 9. (2018·长沙) 驾驶员在夜晚会车时应将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 )
    A . 角膜 B . 瞳孔 C . 晶状体 D . 视网膜
  • 10. (2021八上·罗定期末) 李贺的诗句“雄鸡一唱天下白”描述的动物行为是(   )
    A . 节律行为 B . 攻击行为 C . 繁殖行为 D . 取食行为
  • 11. 饭后适当休息是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血液流向(  )
    A . 骨骼肌 B . 呼吸器官 C . 消化器官 D . 大脑
  • 12. (2019·昆明)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然后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猪,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疫苗。该过程未采用的技术是( )
    A . 基因编辑技术 B . 转基因技术 C . 核移植技术 D . 组织培养技术
  • 13. 如图是大豆的种子、幼苗和根尖结构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中的A发育成乙中的2 B . 乙中的1是由甲中的B发育来的 C . 丙中的b和c可以使乙中的3不断长长 D . 3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中的b
  • 14. 目前几乎每个家庭都配备了家庭小药箱,下列药品中,不属于家庭常用药的是(   )
    A . 感冒颗粒 B . 创可贴 C . 牛黄解毒片 D . 青霉素
  • 15. (2019·达州) 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雌雄蚕蛾交尾后形成的受精卵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B . 玉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0对,其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5对 C . 某正常男性产生的某个正常生殖细胞中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 D . 在青蛙变态发育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数量会增加
二、综合题
  • 16.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是既有分工又有协调配合。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A、B、C、D表示系统,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A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含的消化液有
    2. (2)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B系统中的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
    3. (3) C系统中的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当心室时,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4. (4) 正常人的血液进入D系统的入球小动脉后,大部分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肾静脉。(填“a”或“b”或“c”)

      a.肾小管→肾小囊b.肾小囊→肾小管c.出球小动脉

    5. (5)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的整个过程要靠 系统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完成的。(填图中字母)
  • 17. 花卉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业产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近年来,云南省创新研发“互联网+卉绿色生产技术”,实现了云花种植精准化、智能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图A、B、C分别表示发生在花卉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①、②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②表示的气体是。花卉通过图中[]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 (2) 花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作用,该生理过程所需的原料是
    3. (3) 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来自图中字母所示生理过程。
  • 18.   2019年12月以来,全球各地陆续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由于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截止到2021年1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达8000万例左右,死亡170万人左右,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我国的疫情已经进入到比较平稳的时期,疫苗也在各地开始有序地免费接种,我国政府正有效快速地帮助民众建立免疫屏障。目前,青岛市也指定20处预防接种门诊,接受近期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预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疫苗接种极大增强了我们防控疫情的能力和信心。

    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
    2. (2) 截止到2021年1月1日,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对于境外回国人员,一旦确诊,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3. (3) 对新冠肺炎,有人建议用抗生素治疗该病,专家却说不可以,原因是
    4. (4)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5. (5) 新冠肺炎爆发后,在全球迅速蔓延,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两条具体的措施:
  •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①~⑥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填字母)。若图二中的食物链对应图一中的某条含昆虫的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是
    2. (2) 图二中,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生理过程是(填数字)。
    3. (3) 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野兔的数量会先增多后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如果出现昆虫大量增多,导致啃食草皮严重的情况,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 20. 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图中1、4、5为栗色,2、3为白色)。如图为马的毛色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由图解(填“能”或“不能”)判断马白色毛是隐性性状。
    2. (2) 若栗色马Ⅱ4与栗色马Ⅱ5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白色马,则栗色马Ⅱ4与栗色马Ⅱ5的基因组成分别是(假设控制毛色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
    3. (3) 若Ⅱ4和Ⅱ5首次产仔,且已知Ⅱ4为杂合体,Ⅱ5号马为显性纯种,则所产小马的毛色是,是纯种栗马的可能性为
  • 21.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 (1) 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 (2) 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3. (3) 该小组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如下柱状图,请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4) 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5. (5) 通过本题对PM2.5的介绍,你对呼吸道与空气的清洁作用有什么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