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期...

更新时间:2021-05-14 浏览次数:1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两侧景观差异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 . 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D . 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 (2) 下列景观属于秦岭以北的是(   )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 河网密布 C . 民居的墙体较厚 D . 冰川广布
  • 2. (2016·云南) 我国区域差异显著,某地区黑土广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 南方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 3. (2020八上·东莞月考)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衰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 . 辽中南工业基地 C . 京津唐工业基地 D .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 (2) 振兴东北工业应重点提高(    )
      A . 劳动力工资 B . 森林覆盖率 C . 粮食产量 D . 工业技术水平
  • 4. 黄土高原上,由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
    A . 黄土塬 B . 黄土峁 C . 黄土墚 D . 黄土川
  • 5. 多年来,黄土高原某地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下图为该模式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图示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气候 B . 土壤 C . 水源 D . 地形
    2. (2) 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草地退化 C . 土壤盐碱化 D . 森林减少
  • 6.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其发展变化为世人所瞩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城市发展目标,与北京市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国家首都 B . 文化名城 C . 工业中心 D . 世界城市
    2. (2) 有四位同学对首都北京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
      A . 城市建设要兼顾古建筑的保护 B . 要吸纳更多的人员和机构,建成世界一流的大都市 C . 建设更多的卫星城,将部分非首都职能的机构迁出,减轻城市压力 D . 将污染企业迁出,让伟大的首都以更美的形象展现给世界
  • 7. (2020·阜新) 黄土高原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艺形式是(   )
    A . 二人转 B . 信天游 C . 花鼓戏 D . 梆子
  • 8. 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①②③④⑤
  • 9. 读“东北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③高海拔山区适合发展(   )
      A . 林业 B . 种植业 C . 畜牧业 D . 渔业
    2. (2) 关于东北三省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B . 河流多为内流河 C . 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D . 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该地山河大势
    3. (3) “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0.     201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主要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迅猛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李华是上海市某单位科研人员,他一有空就到周边市县厂家作技术指导和调研,据此可推测上海(   )

      ①是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②是重要的原材料产地;③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④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干涉过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1. 下列与南方地区相对应的是(   )
    A . 广袤的土地 B . 湿热的红土地 C . 高寒的土地 D . 黑土地和黄土地
  • 12. 下列关于南方地区说法正确正确的是(   )
    A . 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B . 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土壤肥沃 C . 东部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 D . 信天游是当地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
  • 13. 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景观的是(   )
    A . 旱地麦浪苹果香 B . 降水稀少多沙漠 C . 稻田遍野甘蔗甜 D . 黄土遍地常流失
二、解答题
  • 14.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①,③
    2. (2) 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分界线。图中②地区和④地区的地理分界线中,甲是。(山脉名称)。
    3. (3) 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②地区耕地以为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④地区物产富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4. (4) 诗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地区的冬季景观。(填序号)
  • 15. 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和“甲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北方地区地形以为主。
    2. (2) ①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③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主要是由于严重的造成的。
    3. (3) 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4. (4) 甲图代表的是图中①、②,③地区中地区的传统民居。(填序号)
  • 16. 暑假期间,小明从上海出发到北京进行以“区域地理要素研究"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请

    你结合以下材料,帮他完成任务清单。

    1. (1) 由上海到北京应选择的铁路线是。北京有通往全国各地的多条铁路线,是全国最大的
    2. (2) 探究任务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北京地处(地形区)西北部。

    3. (3) 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4. (4) 探究任务二:人文环境

      参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人民大会堂,了解北京是全国的中心这一城市职能。

    5. (5) 游览北京城传统民居了解和品味古都的建筑文化。
  • 17.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2. (2) 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其中“江”是指
    3. (3) 长江三角洲雨热同期,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和稻米产区,被誉“”。
    4. (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位于甲、乙、丙中的处。
    5. (5) 长江三角洲的许多人不在居住的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这种现象称为“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主要借助于发达的
    6. (6) 该区域内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是(    )
      A . 江苏同里 B . 江苏周庄 C . 浙江乌镇 D . 浙江西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