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生物第二轮复习知识点--专题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新时间:2021-04-16 浏览次数:11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福建) 下图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A . B . C . D .
  • 2. (2020·福建) 银杏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银杏属于(   )
    A . 苔藓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3. (2020·福建)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 . B . C . D .
  • 4. (2020·福建) 下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 B . 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C . 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D . 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 5. (2020·福建) 横切某种植物雌蕊的子房如图所示。发育成种子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19·福建) 种子结构中能发育成新植物幼体的是(     )
    A . 胚轴 B . 胚根 C . 子叶 D .
  • 7. (2019·福建) 蕨类植物具有的器官是(     )
    A . B . C . 果实 D . 种子
  • 8. (2019·福建)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     )
    A . 溶解叶绿素 B . 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C . 促进淀粉分解 D . 验证是否产生氧气
  • 9. (2019·福建) 下列为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19·福建) 移栽树木时,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措施是(     )
    A . 进行遮阳 B . 阴天移栽 C . 合理施肥 D . 减少叶片
  • 11. (2019·福建) 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B . 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 . 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 . 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
  • 12. (2018·福建) 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
    A . 子叶 B . 胚乳 C . 胚芽 D . 种皮
  • 13. (2018·福建) 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根、茎、叶,没有种子。桫椤属于(    )
    A . 苔藓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14. (2018·福建) 暴雨过后菜地积水,导致菜苗烂根,主要原因是土壤中(    )
    A . 温度过低 B . 养分流失 C . 光照不足 D . 氧气不足
  • 15. (2018·福建) 下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 B . 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 C . 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 D . 该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16. (2018·福建) 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 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O2)的减少量;然后黑喑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O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设置

    5℃

    10℃

    15℃

    20℃

    25℃

    30℃

    光照12小时CO2的减少量(mg)

    12

    21

    30

    39

    45

    42

    黑暗12小时CO2的增加量(mg)

    6

    9

    12

    18

    27

    36

    A . 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45mgCO2 B . 光照12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C . 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O2减少30mg D . 24小时后,2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 17. (2017·福建) 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①烘干称重得a,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b和c.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 )

    A . c﹣a B . a﹣c C . b﹣a D . b﹣c
二、综合题
  • 18. (2020·福建) 在“稻田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中,稻田为河蟹提供栖息地,河蟹摄食杂草和害虫等,河蟹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1. (1) 稻田中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图中共有条食物链。“稻田养蟹”利用了河蟹与之间存在的捕食关系,使水稻受益。
    2. (2) 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了河蟹粪便中的有机物,为水稻提供生长需要量最大的含、磷和钾的无机盐。
    3. (3) 从环保角度看,“稻田养蟹”的优点是能减少的使用。
  • 19. (2020·福建) 学习小组在学校“开心农场”里种南瓜。
    1. (1) 种子萌发时,一般应提供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
    2. (2) 移栽南瓜幼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保护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3. (3) 同学们发现,南瓜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图1),只有(选填“甲”或“乙”)花才能结出南瓜。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结果率,操作时要将花粉涂抹到[]上。

    4. (4) 搭棚上架能减少枝叶的互相遮挡,使南瓜接受更充分的,促进光合作用。
    5. (5) 图2是南瓜植株两天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曲线中,段(用字母表示)的变化表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曲线表明最终南瓜植株生长了,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0. (2019·福建) 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节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1. (1) “杏花开了”,花的主要结构是
    2. (2) 杏、桃等果树常用嫁接方式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生殖。
    3. (3) “谷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 (4) 布谷鸟的雏鸟由鸟卵中发育而成。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看,布谷鸟比桃树多了这一层次。
    5. (5) 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学会“割麦插禾”属于行为。
  • 21. (2018·福建) 色开花植物各器官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据图回答。

    1. (1) 植物体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功能的是组织。
    2. (2) 图A中,①表示通过气孔释放的气体,它可以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也可以表示蒸腾作用散失的
    3. (3) 花的主要结构是;受精后,图B中[]将发育成种子。
    4. (4) 观察图C,根尖成熟区有利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 22. (2017·福建)

    “桔”与“吉”音似,人们常将桔作为吉祥物和贺年赠品.桔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在[]中填写序号)

    1. (1) ①是由种子的发育而来,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2. (2) 桔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中散放出来,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

    3. (3) E由D图中的[]发育而来,E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4. (4) 从E可判断桔属于(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 23. (2012·福州)

    如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分析回答:

    1. (1) 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A是作用、B是作用.

    2. (2) 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填字母)

    3. (3) 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 . 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 . 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C . 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 .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 (4) 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人类可以做些什么?

  • 24. (2016·厦门) 201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儿童环保教育计划推出“三月去植树,中和碳排放”的植树节特别行动,传播碳中和理念.

    1. (1) 这个特别行动提出的“中和碳排放”的措施是

    2. (2)

      这项措施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有关.请在下列表示光合作用的式子中,填写碳氧平衡所指的两种物质.+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

  • 25. (2016·厦门) 春暖花开时节,小康村漫山桃花争奇斗艳,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果农们“桃花香里说丰年”,憧憬着丰收的日子.

    1. (1) 蜜蜂采蜜,从功能上说,是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上说,属于行为.

    2. (2)

      桃树要结出果实,需经开花、传粉和的过程.观察图,果实是由雌蕊的[3]发育而来,种子是由[5]发育而来.

  • 26. (2016·泉州)

    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小莹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 (1) 小莹探究的是图甲中[]活动,实验变量是

    2. (2) 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运走耗尽.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中[]活动.

    3. (3) 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色.

    4. (4) 用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色.

    5. (5) 小莹想提高她家种植的番茄产量.请你依据本探究活动涉及的知识,提出一个具体措施:

  • 27. (2016·福州)

    永泰嵩口遍植李树.李树林中,空气清新湿润,这与李树的部分生理作用密不可分.

    1. (1) 图中的A、B、C表示李树生活中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将它们和对应的主要结构找出来:

      a.气孔       b.导管      C.根毛

      A B  C

    2. (2) 假设X表示C过程散失的某种气体.请判断以下描述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X为水蒸气时,李树提高了周围大气湿度.( )

      ②X为二氧化碳时,有助于李果营养物质的增加.(

      ③X为氧气时,李树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

    3. (3) 以上若有错题,请选择一题进行订正:;李树大约在每年3月初开花,春去花谢,幼小的李果挂满枝头.

    4. (4) 李树的花经传份、受精后,花中的可以继续发育成李果.李果吃起来酸甜可口的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中.

    5. (5) 新鲜李果经晒干及腌制后,抑制了的生长和繁殖,使制成的李干可保存较长时间.

    6. (6) 李树通常采用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这属于(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李树隶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      ①     、蔷薇目、     ②     、李属.

    7. (7) 李树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这一等级应填入的位置是((选填“①”或“②”),由此判断李树种子中的子叶有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