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4章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3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二十三(水、无机盐在植物体中的...

更新时间:2017-04-18 浏览次数:365 类型:同步测试
一、<b>选择题</b><b></b>
  • 1. 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根本原因是(  )

    A . 根细胞不能吸收水分 B . 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C . 根细胞生活在土壤里照不到阳光 D . 根细胞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 2. 炎热的夏天,人站在树阴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是由于植物的(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传粉作用 D . 蒸腾作用
  • 3. 小张同学在做糖番茄时加入了大量的白糖,过了一会儿发现碗中出现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的来历是(      )

    A . 番茄细胞大量失水引起的 B . 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引起的 C . 番茄细胞大量吸水引起的 D . 番茄细胞大部分变成了水
  • 4. 设下图中a、b、c是3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为a>b>c,它们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是(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

    A . 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 . 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 . “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 . 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 6. 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 . 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 . 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 7.

    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②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③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  )

    A . ②为“推论”,③④为“实验” B . ②③为“推论”,④为“实验” C . ②为“假说”,③④为“推论” D . ②③为“假说”,④为“实验”
  • 8. 根从土壤中吸水,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A . 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 . 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 . 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 . 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 9. 进行无土栽培时应适时更换营养液,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A . 有机物 B . 水和无机盐 C . 蛋白质和水 D . 脂肪和无机盐
  • 10. 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  )

    A .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 . 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 . 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 11. 叶片中对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起作用的是(  )

    A . 表皮 B . 气孔 C . 叶肉 D . 叶脉
  • 12. 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  )

    A . 减弱呼吸作用 B . 减弱蒸腾作用 C . 增强光合作用 D . 增强蒸腾作用
  • 13. “滩涂能种菜,海水能灌溉。”这是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曼托夫勒的预言,如今在盐城沿海滩涂上已逐渐变成现实。盐碱地上的植物能强烈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

    A . 根毛细胞吸胀作用大 B . 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C . 根毛细胞呼吸旺盛 D . 叶肉细胞蒸腾作用强
  • 14. 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是(  )

    A . 光合作用 B . 蒸腾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渗透作用
  • 15. 下列对水在植物体中的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

    A . 维持正常形态 B . 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 .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D . 使蒸腾作用消失
  • 16. 隆冬季节,百花凋零,但水仙花却不用土壤照样盛开,一盆清水就能让其开花,那么水仙花生命活动所需养料主要来自(  )

    A . 水中 B . 叶的光合作用 C . 鳞茎中 D . 空气中
  • 17. 降雨过后,荷花宽大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但水分没有渗到叶的内部,其原因是(  )
    A . 气孔关闭 B . 叶表皮细胞排列非常紧密 C . 细胞膜不透水 D . 叶表皮上有一层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 18.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 . 根、茎、叶内的导管是连通的 C . 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 . 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 19. 红树大多生于海边含盐滩涂,它能在海水中生存说明(      )

    A . 海水溶液浓度大于红树根细胞液浓度 B . 海水溶液浓度等于红树根细胞液浓度 C . 海水溶液浓度小于红树根细胞液浓度 D . 海水溶液浓度大于或是小于红树根细胞液浓度
  • 20. 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也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这些电流大多是生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猜猜看,植物产生电流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哪些活动有关(  )

    A . 吸收水分 B . 吸收无机盐 C . 吸收二氧化碳 D . 放出氧气
二、<b>简答题</b><b></b>
  • 21. 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

  • 22. 在植物的茎结构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是
  • 23.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失到体外的现象称为

  • 24. 取2棵相同的大豆幼苗,一棵浸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棵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过些日子后,在里培养的大豆幼苗变得瘦弱萎蔫了,而另一棵则长得健壮。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生活不仅需要水,还需要

  • 25.

    在研究植物的根吸水部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A中幼苗所有根的前端剪去3~5毫米,并在切口处涂上石蜡;B中的幼苗不做处理。将两株幼苗分别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填“A”、“B”)中的植株因缺少水分先出现萎蔫现象,从而证明是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 26. 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 (1) 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2. (2) 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选填一项);
      A . 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 . 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 . 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 . 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 (3) 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作用。
  • 27. 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 (1) 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作用。

    2. (2) 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 28. 栽植好的小树苗,不要用手去摇晃它。这是因为

三、<b>实验探究题</b><b></b>
  • 29. 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但不影响韧皮部的功能。)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

    方法

    A处韧皮

    部环割

    B处韧皮

    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

    断插入云母片

    B处木质部切

    断插入云母片

    不作

    处理

    1. (1) 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 当细胞液的浓度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 (2) 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填组别)。
  • 30.

    取同一植物的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A枝条不处理,B枝条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油,C枝条叶片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油,D枝条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油,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2h记录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下面的曲线图表示:

    1. (1) 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此实验属于(选填“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

    2. (2) 装置中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是为了

    3. (3) 曲线Ⅰ代表的装置是 和 .将装置D与装置 对照,能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是叶.

    4. (4) 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 ;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 .

    5. (5) 如果实验结束时A装置的质量为65g,B装置的质量为75g,则通过分析可知,叶片上表面气孔的相对数量叶片下表面.

  • 31.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  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 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处理, 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目的是为了验证
    2. (2) 油层的作用是
    3. (3) 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原则
    4. (4) 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