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6-08-29 浏览次数:233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到原来的3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81min,将温度提高到3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   )
    A . 9 min B . 27 min C . 13.5 min D . 3 min
  •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1Ba(NO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1 L溶液中含Ba2+、N 的总数是0.6NA B . 500 mL溶液中Ba2+的浓度是0.2 mol•L1 C . 500 mL溶液中N 的浓度是0.2 mol•L1 D . 1 L溶液中含有0.4NA个N
  • 3. 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的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X单质易与水反应 B . X形成的氧化物易与水反应生成酸 C . X易形成氧化物XO D . 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低
  •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   )
    A . 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O、HCO 、SO 、NH B . pH=2的溶液中:Fe2+、Na+、Mg2+、NO C . 能使KSCN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I、NO 、HCO D . 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 5.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如再加水能溶解 B . 蛋白质中的蛋白质分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C .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D . 浓硝酸溅在皮肤上,能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了颜色反应
  • 6. 某课外活动小组,收集了一种合金进行研究:

    ①外观暗灰色,表皮光滑.

    ②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绿色;合金片熔化,但不滴落.

    ③取刮去表皮的金属,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9.96 L.

    ④另取刮去表皮的金属,放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9.96 L.

    试据此判断,合金中含有的成分是(    )

    A . Cu、Fe B . K,Na C . Cu、Al D . Zn、Mg
  • 7. 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由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2SiO3 , 可知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 B . 由SiO2+2C Si+2CO↑,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 C . CO2通入Na2Si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H2CO3>H2SiO3 D . SiO2可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氢氟酸反应,可知SiO2为两性氧化物
  • 8. 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1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H<0;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0.9mol•L﹣1 , 则下列结论中,不能成立的是(  )

    A . 平衡时H2、I2的转化率相等 B . 从反应开始至平衡的过程中,v(HI)=0.04mol•L﹣1•min﹣1 C . 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少量H2 , I2的转化率提高 D . 若将容器温度提高,其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二、<b >解答题</b>
  • 9. 现有前四周期A、B、C、D、E、X六种元素,已知B、C、D、E、A五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B的s能级上电子总数等于p能级上电子总数的2倍.X原子的M能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C、D、E三种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 (2) A原子与B、C、D原子形成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BA2D的分子构型为
    3. (3) 某蓝色晶体,其结构特点是X2+、X3+离子分别占据六面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六面体的每条棱上均有一个BC . 与A同族且相隔两个周期的元素R的离子位于立方体的恰当位置上.根据其结构特点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用最简正整数表示)
    4. (4) 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结构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如图所示),其中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40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KCl、Mg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O2个.

    5. (5) 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2O3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 10.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份、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

    氧化性:IO >Fe3+>I2;还原性:S2O >I

    3I2+6OH═5I+IO +3H2O   KI+I2=KI3

    1. (1) 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中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3. (3) 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       

      A . Na2S2O3 B . AlCl3 C . Na2CO3 D . NaNO2
    4. (4) 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 11.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反应①中生成C、D物质的量之比为3:4,D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除反应③⑤外其他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F、G是气态非金属单质,K是一种常见的非极性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某些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反应③的类型为
    2. (2) A的化学式是;K的电子式
    3. (3) 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组成F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5. (5) E中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6. (6) 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
    7. (7)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 12. 兔耳草醛H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主要用于食品、化妆品等工业中.用有机物A为原料可以合成兔耳草醛H,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A B C D(枯茗醛) E F G H(兔耳草醛,相对分子质量190)

    中间产物D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可用作香料,能发生如下反应:

    D+

    已知:

    Ⅰ.醛与二元醇(如乙二醇)可生成环状缩醛:

    +H2O

    Ⅱ.2RCH2CHO

    Ⅲ.

    1. (1) D的结构简式为,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2. (2) A分子中碳、氢的质量比为12:1,A的分子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
    3. (3)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兔耳草醛H中的含氧官能团易被氧化,生成化合物W,G与W可发生酯化反应,写出G与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W与 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填“是”或“否”),符合下列条件的 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五个取代基

      b.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

      c.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2molNaOH

      d.能发生银镜反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