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4月份)

更新时间:2016-08-16 浏览次数:68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6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成叶绿素、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特有的元素分别是Mg、Fe、I为微量元素 B . 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和质粒中均含有核糖 C . 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D . 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在氧化分解时都释放能量,代谢终产物都相同
  • 2. 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各种生物膜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相同,功能不都一样 B . 只有细胞膜上含有糖类,与蛋白质构成糖蛋白,可以作为判断细胞膜外侧的标志 C . 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排出细胞外不穿过生物膜 D . 无机盐离子的运输需要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
  • 3.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关细胞分裂下列正确的是(  )

    A . 只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B . 有丝分裂后期在纺锤丝牵拉下着丝点分裂,牵引着染色体均分到两极 C .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D . 多倍体细胞的形成可以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纺锤体形成受阻,细胞不分裂
  • 4.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①②③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相同 B . ①②③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进行 C . mRNA、tRNA、rRNA是由一条DNA不同区段转录来的 D . 一条mRNA上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共同合成一条肽链,加快翻译速率
  • 5.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育种叙述正确的是(  )

    A . 依据突变和基因重组原理获得的新品种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 . 单倍体育种可以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最终获得单倍体 C .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是实现基因重组手段之一 D .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6. 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群落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C . 不同的群落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 . 玉米或竹子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二、填空题
  • 7.

    下列是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若用此甲装置研究某种植物细胞的呼吸速率(不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那么完善下列有关的实验设计:

    (1)上述实验装置中,D中的溶液为 ,该玻璃钟罩应  处理,以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然后将此装置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

    (2)红色液滴向(填左,右)移动,代表 物质的消耗量.

    (3)实验开始时,液滴位置读数是0.4mL,30min后,液滴读数为0.3mL,则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应该是 ml/h.

    若用此装置研究某植物细胞的光合速率(不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完善下列有关的实验设计:

    (4)上述实验装置中,D中的溶液为 ,其作用为 . 然后将此装置罝于适宜温度和光照环境中.

    (5)红色滴向 (填左,右)移动的距离代表该植物的 速率.

    (6)实验开始时,液滴位置读数是0.4mL,15min后,液滴读数为0.2mL,则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应该是 mL/h.


  • 8.

    如图所示人体激素调节过程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激素②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①、③的含量变化趋势是 ,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2)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在寒冷环境中,②的分泌量 .

    (3)由图可知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减小时,会促进 激素合成加快: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信号.

    (4)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 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 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 .

  • 9.

    结合下列生物育种或生理过程回答问题

    (1)A过程育种的优点是 ,在图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用字母表示)

    (2)B过程常使用的试剂是 , 在 时期发挥作用.该育种的优点是 .

    (3)若D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4)若某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可育雌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该果蝇性成熟后与一只正常雄果蝇交配,后代可能出现  种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

  • 10.

    某种一年生植物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将这种植物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

    (1)将这种植物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使该植物形成 ,与 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2)在当地生长的这种植物因为环境的变化.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

    (3)在对移植到原产地这种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

  • 11.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能够控制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1)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根据图中的装置,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的方法用 提取,其理由是挥发油具有 的性质.

    (2)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挥发油提取量会 ,原因是 .

    (3)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挥发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

    (4)其工艺为:投料一加水一蒸馏一冷却一一挥发油:

  • 12.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控制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了获取更多的青蒿素,科学家采用多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18条),通过传统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

    方法二: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酵母菌细胞合成靑蒿素(如图所示).

    (1)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青蒿素的工厂化生产,可将青蒿素细胞经培养获得的 细胞置于发酵罐中培养,经方式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多并产生大量的青蒿素.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菌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 ,继而可利用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3)图中①②过程无论发生在青蒿素细胞中,还是发生在酵母细胞中,都能产生相同的物质FPP,原因是 、 . (写出2点)

    (4)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