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3月份)

更新时间:2016-08-16 浏览次数:35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所含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的 B . 核糖体合成后以主动运输方式分泌 C . 某些蛋白质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 D . 氧气通过血浆蛋白运输到组织细胞
  • 2.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据此叙述正确的是(  )

    A . 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 .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 C . 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D . 操作中如果滤液线触及层析液,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 3. 科学研究发现:癌变前衰老的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该成果可对癌变前衰老的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 衰老的肝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停止,多种酶活性降低 B . 肝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与癌细胞相似的膜蛋白 C . 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的肝细胞不会积累 D . 细胞癌变后将脱离正常分化,细胞内酶活性进一步降低
  • 4. 下列关于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过程需要加入龙胆紫染液对细胞进行染色 B . 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将下降至与外界溶液等渗 C . 相同条件下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也会发生质壁分离 D . 若外表皮细胞死亡,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复原现象
  • 5. 在田间释放适量的性引诱剂能干扰害虫的雌雄交配,是防治害虫的有效措施.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 对环境无污染,属于化学防治 B . 促进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向衰退型演变 C . 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间化学信息传递 D . 对害虫种群的出生率影响远大于性别比例
  • 6. (2019高三上·厦门月考) 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下列相关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 . 地理隔离导致不同地区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B . 基因a的产生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 . 不同地区基因突变的方向和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D . 基因a增大了种群的基因库,为进化提供了更多原材料
二、填空题
  • 7.

    研究小组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测得温室中的氧气浓度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水稻种子的主要储能物质是 ,种子萌发时需要浸种的目的是

    (2)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开始时间(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第10天~17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的原因是 .种子萌发17天以后限制氧气浓度增加的外界因素可能是 .

    (3)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处理比白光处理能显著抑制水稻幼苗株高的增长.若要通过实验验证该观点,请简述实验思路:

  • 8. 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人工湿地,通过沉降、分解和做鱼的饵料等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人工湿地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原因是 .

    (2)人工湿地中的藻类等植物生长旺盛,主要原因是细菌、真菌分解粪便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藻类等植物提供了丰富的 

    (3)调查发现,该湿地物种数逐年增加,这实际上是群落的 过程,随之其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稳定性增强.

    (4)人工湿地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原因是该生态系统 .

    (5)芦苇能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芦苇能净化水体、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9. 某地野苹果林因遭遇“外来生物”小吉丁虫肆虐,受灾面积高达六成.小吉丁虫将卵产于树干表面,幼虫从果树表皮进入内部蛀食皮层,成虫则以树叶为食,导致果树迅速干枯死亡.

    (1)调查小吉丁虫卵的密度可采用 法.小吉丁虫产卵需要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温度与光照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

    (2)这片野苹果林构成的群落中,野苹果树最高,居于最上层,各种杂草较矮,居于较下层,说明该群落具有 结构;杂草在野苹果树分布较为稀疏的位置比较茂盛,而在野苹果树下则数量很少或者不存在,这说明该群落具有 结构.杂草与野苹果树间具有 关系.

    (3)从野苹果林最初被发现至今,人们为保护野苹果树,大量去除野苹果林中的杂草,人类活动的增强也使野苹果林中的动物大量减少,人类的这些活动使野苹果林的营养结构趋于  , 大大降低了野苹果林的 .

  • 10. 已知黄花蒿茎的形状有圆柱形和菱形,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茎的颜色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表明,相同种植条件下,黄花蒿单株干重圆柱形高于菱形;青蒿素的含量(mg/kg干重)紫色植株>红色植株>青色植株.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孟德尔运用假说 法,归纳得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为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2)若将一青杆植株和一红杆植株杂交,F1全为青杆,F1自交,F2中青杆124株,红杆31株,紫杆10株,则亲本青杆和红杆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F2青杆植株基因型有能 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3)若上述F2各种茎色中均有圆柱形茎和菱形茎的植株,则单株青蒿素产量最高的植株表现型是 .为了确定F2该表现型的植株中是否存在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 11.

    回答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相关问题:

    (1)培育转基因植物过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 , 并且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表达和发挥作用.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利用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 键.

    (3)组成基因表达载体的单体是 .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完成后才能驱动目的基因通过 (填过程)合成mRNA.

    (4)用两种限制酶XbaI和SacI(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下图中的何种Ti质粒? 

    (5)将受体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