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1-05-14 浏览次数:1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年12月底,武汉市报告发现了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读中国省级行政区简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重灾区武汉所在的湖北省位于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2) 为收治重症患者,武汉市筹建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援建。一批急需的试剂盒从哈尔滨运往武汉,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 . 公路运输 B . 铁路运输 C . 水路运输 D . 航空运输
    3. (3) 疫情期间,多地纷纷向湖北捐赠果蔬,下列水果主要产地在四川省的是(   )
      A . 苹果 B . 柑橘 C . 荔枝 D . 香蕉
    4. (4) 在全国抗疫,人们隔离在家期间,以美团为代表的外卖公司成为隔离在家很多人主要的三餐来源。美团外卖属于(   )
      A . 第一产业 B . 第二产业 C . 第三产业 D . 高新技术产业
  • 2. 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规定男子16岁~60周岁,女子为16岁~50周岁,这部分人口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2016年1月起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将影响未来劳动人口数量,图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预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口总数保持不变 B .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 C . 人口分布变得均匀 D . 劳动年龄人口降到8亿的时间推迟
    2. (2) 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需要(   )
      A . 贯彻“全面二孩”政策 B . 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C . 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D . 限制人口高速发展
  • 3. 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北平原 B . 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从植被上看,甲地以草原为主,乙地以森林为主 D . 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了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差异
    2. (2) 乙地生产的稻米因品质优良,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该地稻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 B .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C . 降水较多,光照不足 D . 当地生产技术先进
  • 4. 《黄河妈妈》歌词里写到“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流过那戈壁山岗,你的歌声里就充满苍凉……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完成下面小题。

    1. (1) “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黄河晶莹变浑黄的原因是(   )
      A . 流经青藏高原落差大,水流急 B . 流经内蒙古高原戈壁山岗,土地荒漠化严重 C .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 . 流经华北平原工业集中,污染严重
    2. (2) 在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可能出现凌汛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20年我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左图“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和右图漫画,完成小题。

    1. (1)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土地类型①、②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 B . 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③所占比重最大 C . ④适合发展畜牧业 D .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
    2. (2) 关于漫画中存在的问题,对策不合理的是(   )
      A . 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 B . 为了保护耕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C . 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D . 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档小区,增加农民收入。
  • 6.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某山脉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以北是梨木成林,桃李芬芳,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
      A . 甲、乙之间 B . 甲、丙之间 C . 丙、丁之间 D . 乙、丁之间
    2. (2)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甲——冬季滑雪运动 B . 乙——迎送宾客献哈达 C . 丙——那达慕大会 D . 丁——端午赛龙舟
  • 7.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的主要分布区是(   )
      A . 南方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 (2) 下列对该场景主要分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B . 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C . 耕地多为水田 D .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 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位于黑龙江的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图是“三江平原的变迁”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 环境污染问题 B . 粮食不足 C . 森林资源不足 D . 生态破坏问题
    2. (2) “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 . 退耕还湿地 B . 大力发展木器制造业 C . 扩大耕地面积 D . 发展旅游业
  • 9.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珠三角和香港的发展优势说法错误的是(   )
      A . 香港有资金、技术和市场的优势 B . 香港资源丰富,自给自足 C . 珠三角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D . 香港是祖国内地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
    2. (2) 大湾区要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从经济、环保多方面考虑,以下能源可以在大湾区大量利用的是(   )
      A . 核电 B . 煤炭 C . 石油 D . 水能
二、综合题
  • 10. 读 “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长江发源于(地形区)的唐古拉山脉,因航运价值高,素有“”之称。
    2. (2) 图中字母B所代表的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分析B处水能丰富的原因。
    3. (3) 长江沿江地带有众多铁路干线经过,其中经过武汉的铁路C是铁路。
  • 11. 读“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观察图中等降水量线,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2. (2) 受季风影响,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3. (3) 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生产部门)生产。
    4. (4)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行措施是
  • 12.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A、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河流)线,也是区域①与区域②的分界线。
    2. (2) 区域③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该区域小麦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3. (3) 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④地区的是________
      A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D . 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
    4. (4) 下列四幅图中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所示气候特点与②区域最相符的是

    5. (5) 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的地势剖面图与下图相符的是

  • 13. 读图“我国西北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1. (1) 本区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2. (2) 某同学暑假前往该区旅游后,写了这样一句话,请你辨别是真是假。

      “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大型优质草场上,成群的新疆细毛羊正悠闲地吃着草。”是真是假,理由是:

    3. (3) A,B,C景观中与甲地的植被类型对应的
    4. (4) 从气候条件的角度分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 14.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同处我国东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当前创新发展的先导,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左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

    1. (1) 长江三角洲上海区域的核心城市是;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是(至少答两点)
    2. (2) 铁路A(铁路名称)的建设,使得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3. (3) 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特有的优势条件(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